古诗“远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得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物理学上有个测不准原理,说得其实是观察者无法保证对所观察系统的客观性。这实际上正是我们人类观察理解世界的一个普遍现象,我们总是拿着自己准备好的“尺子”去感知这个世界的,我们平常所认识的世界是我们所习惯的以及能感知的,比如我们看不到微生物的世界,我们听不到超声波的喧嚣。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所感知的距离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还非常遥远。
也就是说我们所认识到的世界其实是隐含着大量已知和未知条件的,比如在何时,何地,何种光线,何种温度,何种范围。。。。。。
但是认知与真相的不绝对一致并不妨碍我们面对状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为什么我们在“错误的”认知下也能有“正确”的对策呢?这是因为对真相的认知表现为复杂的层面,在某种层面上,我们找出的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只不过是部分地正确,部分地逼近真相,只要在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层面上,这些不是绝对符合真相的理论也能得到我们期望的应用性结论。就譬如尽管经典的牛顿力学没法解决量子世界的很多问题,但我们不能说牛顿力学没有用一样。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提出一个假设,我们认识的世界与我们手中的“尺子”相关,我们有什么样的标准,我们也就会观察到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我们手中的“尺子”不同,我们眼中的世界也不一样。
期市中人看价格走势寻找确认趋势的形成也是如此。做日内短线的,只关心单子下去后几分钟内的价格走势,做中线的则必须了解日线和周线走势状况。趋势中大浪中有小浪,小浪中有细浪,那一浪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个规模的浪呢,这就在于我们手中用什么尺子去衡量,我们所关心的浪的规模和大小,而具体到数字时,就决定于我们通过统计浪的涨跌而制定出的止损数值,也就是说你的止损一定也就决定了你是做短线还是做中线或者做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