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形态的不同,黄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历了从皇权专用品--一般等价物--货币化--非货币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总体来说,形成了“皇权垄断时期”、“金本位制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和“黄金非货币化”等几个发展时期。
一、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以前)
19世纪以前,由于金矿尚未被人们大面积发现,黄金又以奴隶及囚犯人工开采为主,产金量也极其有限。因而黄金作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多为皇室贵族所拥有,用以赏赐、修饰器物和供奉神灵。掠夺和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这个时期,殖民者为得到黄金大肆抢掠和杀戳,写下了人类历史罪恶的一页,同时也造就了古罗马和古埃及文明。
二、金本位制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进入19世纪以后,黄金生产力迅速扩大,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以及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的产量总和。黄金需求有了物质上的保证,被广泛的应用,黄金从帝王专有走向了社会,人类由此进入了金本位制时期。金本位制始于1816年的英国,到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大多数都实行了“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全世界59个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其实行金本位制的年代各不相同,有的国家长达一百多年,有的则仅有几十年。金本位制大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充当着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黄金社会流动进一步增强,各国中央银行都可以按各国货币平价规定的金价无限制买卖黄金,使黄金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此时的黄金市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放开,黄金交易受到官方的严格控制,不能自由发展。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重冲击了“金本位制”,加之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世界各国又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自由买卖和进出口黄金,自由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也被迫关停,直到1954年重新开张。黄金的货币功能被大大削弱,退出了国内流通支付领域。但在国际储备中,黄金仍是最后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职能,黄金仍受国际的严格管制。西方矿产金大部分多被各国中央银行吸收,国与国之间又存在着森严的贸易壁垒,致使黄金流动性很差,市场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
1944年,英美两国达成共识,美国于当年5月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的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其实质是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建立成员国货币单价与确定固定汇率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美元在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实际是一种新金汇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使得金价与美元的信誉地位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美国由于爆发侵略战争,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支极度恶化,美元信誉受到很大的冲击,各国政府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致使金价暴涨。为了抑制金价暴涨,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代理机构来维持伦敦市场黄金价格。60年代后期,由于美国战争及经济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美国已无力维持黄金官价,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美国宣布不再以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政府仍按官价结算,黄金开始了双价制。1971年5月爆发了第三次美元危机,西方外汇市场出现了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美国政府被迫于1971年8月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月初,国际金融市场再一次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美元再次贬值,西方国家放弃了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
四、黄金非货币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牙买加协议”,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作了修改,该协议删除了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会员国可以自由在黄金市场按市价买卖黄金;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将由特别提款权取代。
1978年4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黄金迈上了非货币化的道路。
1983年-1992年,金融自由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推动国际黄金市场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伦敦为黄金交易中心,苏黎士为转运中心,连接东京、纽约、开普敦等地的全球市场运作模式。1988年伦敦黄金市场重组,传统封闭的黄金经纪业务逐步向其它金融机构开放,通过各种形式使黄金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联系更为紧密。1993年以后,黄金银行推出了多样化场外衍生工具及融资工具,各国中央银行在管理黄金时更加积极的利用国际黄金市场。
国际黄金的非货币化,使黄金成为可以自由拥有和自由买卖的商品,黄金从国家金库走向了寻常百姓,黄金交易规模增加,为黄金市场发育、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经济环境。各国中央银行及政府放松对黄金的管理又为黄金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政策条件。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不仅使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同时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在国际货币体制黄金非货币化的条件下,黄金开始由货币属性主导阶段向商品属性阶段发展,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使市场机制在黄金流通及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