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视剧大时代在剧中股神叶天对方展博说下这么一段话:
贪心输钱赢,输血不输钱,人人去输血,杀人不刮风,下雨去离岛,离家喝牛奶,见人领遗产,出狱嫌钱腥,快乐无人格,出家无工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矣!
在剧末,展博破译之后的文字如是:
股市原意,乃让集资投资有其地,社会向荣,人皆有赚,惜人性贪婪,耗尽心思,巧取豪夺,乐土成炼狱,血雨醒风,杀戮不息。无数人荡产倾家输性命,胜者则丧良知人格,余于股坛数十载,未尝见一真正赢者,智者应知此乃一处永无赢家之战场,取胜唯一法“及早离去”。
在中国股市发展了二十余年以后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以上的那段话,其中深意很让人回味,不管是原文还是破译后的文字,其中对股市和股民的人性的描述都有可以算是十分前卫的描述。
首先来看看原文,看似没有什么意义的一些文字。其实好好体会一下,每句话结合上下文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而且可以说是对投资者心理和人性的一种判定。赌徒的心态,也是人的心态包括投资者的心态,似乎都存在着对“钱”这个事物的特殊感情。为了钱,赌徒可以一掷千金,输的稀里糊涂之后,却仍然乐此不疲的人远远多于那些知难而退的人们。抱有这样心态的投资者,看重钱甚于一切,在钱和自己的血之间,宁可去卖血以换钱,再去投资,继续赌博。其实每个人内心对风险都会有个看法,财富管理者们会喜欢用“风险承受程度”和“风险承受意愿”来描绘这两个看法。很显然,对于宁可卖血换钱继续参与游戏的人们,他们的风险承受意愿远远大于他们的承受程度。对于那些崇尚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当代中国经济大家们,他们自然是不屑一顾的。可是站在人道主义和社会平等的基础上,政府对这类的行为是需要监督和克制的。
接下来的几句话看上去似乎更凌乱,杀人和刮风,下雨和离岛看上去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这也可以是来形容股市的。很多人认为股市是个随机漫步的市场,事实上,很多学者在对美国股市过去70年的数据分析所显示的股市回报分布,基本显示是正态分布。我们知道,正态分布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各事件之间相对独立,没有联系;如此反推,我们似乎也可以说股市或许真的是如是的随机市场。那么,很自然的,杀人未必是在风高夜,分手也未必一定是在雨天。股市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和幸运轮是差不多的。
离家喝牛奶和见人领遗产似乎也可以反映出金融行业的一些问题。第一是门面功夫,可是往往其实难副,金融行业处于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当下发展的财富管理行业,究竟多少投资者是了解哪怕是最简单的金融投资常识的,或者能够看得懂财务数据的已经相当稀少,更别提还需要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对所投资股票的认识了;可是金融行业究竟又为这些投资者提供了足够的服务吗?如果金融行业出于自身的利益局限不能提供这些服务的话,国家是否需要建立一些机构对投资者进行一些辅导和提供咨询服务呢?第二是,金融行业利益为先的原则往往和投资者利益相抵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作为核心得到保护,而金融业只是作为受托机构获得附着利益,是不仅中国,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金融监管当局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接下来的三句话,说得可以是三种人或者三种投资的心态:第一种,在股市里经历过摸爬滚打,吃一堑长一智的投资者,他们更容易看清楚股市的本质,有可能看重股市作为投资的本意,而不是短线套利的投机行为;第二种,投机人士,只为物喜,追逐利益。这类投资者,往往是投机者的主体,可以说在赌场上那时连卖妻儿女都是可能干得出来的;第三种人,更注重精神的追求,自然,这些人往往不会涉足股市。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如果社会里都是这类的人,那么资源如何整合,发挥更大的效用呢?
可以说,破译之后的文字所反映的好懂得多,也同样更为清楚地揭示了股市存在的意义。人们往往善于遗忘,当现在流连于各种咖啡店门前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还记得当年的咖啡店繁荣的原因则是为了信息交换,是最早的保险经纪人和水手谈判保险合约的场所?其实不说股票,好比两兄弟合股经营一家商店,这本来是很好的一桩合作,大家各出其力,各尽其责,各展所长。可是弟弟发现长久经营不如把股权转手给他人赚钱更快。于是弟弟将其一份出售给了他人。的确弟弟现在富有了,可是他经营商店那么久所积累下的经验再无用武之地了。而他再去经营餐馆,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成功的概率可能很小了。当然,股票投资者可以说,我可以依赖经营管理者来管理所投资的企业,不用我自己操心。可是经典的委托代理问题告诉我们,作为投资者,你如何可以信赖一个和你有这利益冲突的人来管理你的资产呢?要知道,最后可以输的分文没有的人是你,而不是他!
当股市真的是集资的场所而不是套利的场所的时候,社会财富的分配可以有一定的保障,这就好像西方曾经盛行的DEFINED BENEFIT养老金计划,你退休之后的生活至少有一定的保障,在这样的条件下,消费才会得到促进,社会生产才会得到顺畅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良好的股市,其实对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也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
常年以来,叶天的这些话都在我脑中浮现回味,我想这才是这部电视剧比“丁蟹效应”更值得让人关注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