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交易者都在不遗余力地优化变量,试图找出最完美的方法来钻系统的漏洞。这些尝试是有效的,因为投机要符合现状,而金融世界的纷繁复杂导致了现实世界的行为做不到最完美。因此,我们应避开完美陷阱,平静地面对市场的高音贝噪音。
交易指南是永不完结的,其中充斥着各类盈利头寸的图表和资产负债表。作者精心挑选出这些插图,意在诱导交易者,使其相信他们能依据现有的经验和技巧,找到类似的机会。然而盈利能力是随着价格走势发生变化的,同理想化的场景略有出入的是,信号有时是完全相反的,反而会对抵御风险的行为产生干扰。
近几十年来,理想化的策略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为传统的市场策略已经被对冲基金和其他体系所瓦解。对经典技术信号做出反应的是零售贸易流,而创新者最先创立的方案就与之相对立,头肩模式的瓦解就是个例子。最近十年,演算法取代了这种模式,用闪电般的速度为交易者解决一切不愉快的问题。
事后分析的局限性
系统导向的交易者利用事后分析来判断完美的指标和持有期,而技术流的交易者从无数表格获取最佳模型,两者是殊途同归的。事后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工具,但交易者试图从中找到并不存在的完美切入点,工具因此被严重滥用了。
对某一证券进行事后分析,在一般指标刚分析出来的时候就进行最优化,其效果是极好的,但要知道,有时候数据也会产生偏差。这时进行简单的观察效果更好,因为此时可以稍加留意到影响分析结果的市场噪音。
噪音也是一种市场工具
在碎片化的现代环境中,交易者有两个选择:
1. 将观察名单上所有可疑的候选股票弃之不顾,转去寻找交易指南中描述的完美数据,或者
2. 将常见的市场噪音逐一列出并加以量化,是其转变为有价值的备用信息。
市场噪音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影响行情的因素的集合。其中包括:
• 停止监视
• 流动性不足
• 避空
• 趋势引发峰值
• 大事件
• 情绪的高峰和低谷
也包括上升下降通道中与特征线相对立的证券价格增长。这种价格行为在世纪之交开始升级,与此同时,传统策略也开始加速瓦解。
将噪音信号分门别类有助于攻克完美陷阱,因为这样就能分析出差异的产生原因及持续时间。机警的交易者即可提前计算出赔率,而理想化的策略只会依照理想化的结果来执行,要知道,有些噪音会增加赔率,有些则反之。
举例来说,一个高度情绪化的市场会制造出高音贝的噪音,在剧烈的价格波动中寻找平衡点时会穿过支撑位和阻力位。合成价格走势可以分析出极好的入场点,这是传统分析做不到的。如图所示,塞尔基因(CELG)在十月略有下跌,打破了87点附近的杯柄形态支撑点。下跌持续至84.01点,比“200日指数移动均线”标注的长期支撑点下跌了近3个点位,而后又反弹了30点。
总结
交易者追寻完美的信号,但现代化的市场基本不会遵循流行的交易技术分析手册中的理想化价格行为路线。现在需要做的是分析出高音贝噪音的产生原因,并估量出他们对理想化策略、形态以及资产负债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