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来回忆一下,抚摸人类应对金融风险而留下的累累搏战之迹
针对威胁金钱安全的风险制订因应策略,人类在这个领域留下了累累搏战之迹。下面分四个阶段,顺序地描摩这些智慧。
(一)利贷者的没落
经济体中有一种古老的赘疣,叫高利贷。放高利贷的人,俗称其为羊腿子。羊腿子们保障资金安全(保本取息)的办法很特别。我们知道人所珍惜者,基本的东西不外乎两个:生命与金钱,羊腿子们往往把他的金钱的安全由借贷人的生命作担保。诸君一定熟知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故事。威尼斯的绅士安东尼奥向犹太人夏洛克借一笔债,答应以自己海船的货物作抵押;夏洛克说如果到期还不上,那就从借债人胸前割下一磅肉来抵偿,这就是让债务人拿生命作担保。拿生命为金钱作保,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野蛮作风,自然不能广行于人类间,也不能久行于人类间。人既然不能改掉放款取息的本性,那就必须探索更文明的方式。
风险管理的一般哲学(3)
(二)自偿性贷款理论
近代工业兴起,初期工商资本家们希望摆脱羊腿子的盘剥,一种新的金融机构——银行出现了。1694年英格兰银行建立,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据说这家银行是经英女王特许成立的,银行中有国家的股份。受此鼓励,若干工商资本家参股进来了。与当时遍地游走的高利贷者相比,英格兰银行至少在三个层面上彰显着人类智慧的进境。一是银行建制采取股份制。它不同于单个高利贷者的独资经营,也不同于数个高利贷者的合伙经营,它确立了股权与决策权对等的概念;更重要的,还确立了股权与收益分享权、与风险承担责任对等的概念。这正是现代股份制的雏型,尽管那时的人还不知道“有限责任”,即尚不了解达成经济稳定性的秘诀,但已经很了不起了。合作起来,权责明确,在一个机构里共同地保障金钱既生息又安全,这是了不起的创举。二是银行参与工商业的资金循环。羊腿子是吸血鬼,把金钱从经济体中榨出来,而工商资本家们协力共建的银行却是把资金向经济融进去。一方面,大家都可以把各自经营过程的闲置资金存到银行,以作放款的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在生产和购销的环节短缺现金的话,可向银行申请贷款。这样一来,资金就融合在工商业的循环中了。三是银行只取社会平均利润。有一句古老的名言:“等量资本要求带来等量利润”,银行不过是资本活动的一种形式而已,并不凌驾于工商企业之上,故它在获取利润上也没有什么“取脂优势”。银行资本家与工商业资本家一样,按照各自的资本量,依据社会平均利润率取得资本的收益,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就是近代的市场经济。那种到处游走、重利盘剥的高利贷者,在这种新的资金机构——银行面前,就像阳光下的露水一样消失了。
这里要特别提起银行参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原则。如何保障银行借给工商资本家的资金是安全的呢?银行家的智慧经历了一个沥炼的过程。早期,银行家收到工商资本家的借款申请时,首先警觉地问:你借钱干吗?然后又问:借多长时间?长期借用是不被允许的。当一切盘查清楚,银行家要借款人写明:必须拿本次借款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经营收入归还银行。这就有些奇怪了:借款人假如把本次生意做砸了,他从彼银行家那里借钱归还此银行家,然后再谋划生意上的翻本之策,难道不行吗?这是不行的,因为银行家之间有“行规”。如果“拆东墙补西墙”之风盛行起来,全体银行家将陷入风险漩涡。这种原则,被善于总结的银行家们取了一个称呼,叫“自偿性贷款理论。”
坚持自偿性贷款的原则,银行家好像可以远离风险,但实际运用中难题重重。首先,过分严格要求“自偿性”,许多工商资本家被摒之门外,而银行却有大量富余资金放着,损失利息。其次,自偿性贷款的原则拒绝长期放款,只作短期放款,以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但何谓长?何谓短?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界定,而且各种工商业的资金循环周期长度不同,也无从界定。还有,遇到萧条时期,确实存在大量商品售不出去,债务人要求展期,或干脆宣布破产,这必然影响到银行的存款与贷款的期限匹配。如果不折不扣按“自偿性”原则办事,银行或许寸步难行。事实上,精明的银行家绝不是机器人,他们在侥幸心理支配下,暗中永远在投机取巧。只要不过分,大家心照不宣。如果过于越“轨”,就会惹出大的麻烦。1878年格拉斯哥城市银行因为年深月久的呆帐,尾大不掉,引起存款人恐慌,挤提存款,把这家银行搞垮了。至此,人们强烈地感到“自偿性”堤坝已不足以阻拦银行家们追求利润的欲潮。银行家们不得不以新思维,寻找防控风险的新招。
(三)资产可转换理论
银行家们发现:资金的安全性来源于周转,只要资金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就可以认为资金是安全的,于是,防控风险归结为如何保持流动性这个问题。
风险管理的一般哲学(4)
“自偿性贷款原则”无形中被废除了。幸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年代,股份公司发展起来,市场上充斥着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又加上各国政府开支扩大,国债发行增加,向证券市场上投入了更多工具。证券的特性在于“可转换”,就是持有者随时可以把所持证券在市场上卖出,换得现金。这使银行家们想到可以把一部分信贷资金拿来购买证券,一来在确需放款时,迅速卖出证券,换得现金,用于放款;二来可以在证券市场上相机买入或卖出证券,以赚取价差。这样,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可以同时满足。从此,银行深度介入了证券业。善于总结的银行家们,也给这个防控风险的举措加以理论化,称之为“资产可转换理论”,以取代前此的“自偿性贷款理论”。
但银行家们太迷恋一厢情愿的事情了。首先,股市如海,风吼云从,险恶丛生,你怎么能准保永远是赢家呢?如果你从价差上赚的是“亏损”怎么办?其次,当期限较长的贷款不能收回时,你只能在一个弹性区间里通过售出证券保障流动性,超过这个弹性区间,银行将有崩溃危险。果不其然,1929年的股灾一来,股票市值缩水一半以上,持有股票的商业银行叫苦不迭。1931年5月,奥地利最大的银行——国家信贷银行丧失流动性,宣布破产。紧接着,6月,德国最大的银行之一——丹特银行因在诺德羊毛公司有巨额投资,而诺德公司因羊毛价格下跌破产,连带地被生生拖垮。以此为导火线,全德、全欧的金融恐慌迅速蔓延,以全能化为特征的银行旧体系全盘覆灭了。
(四)预期收入理论
“大萧条”之后,以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并于1935年正式实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为标志,商业银行与证券业间被阻起一道“防火墙”,银行只可以从事自己的主体业务,即存贷款业务,不许越墙到证券业从事证券的发行与买卖业务。商业银行经营进入专业化时代。这恐怕是银行家们最受委屈的一个时代了,他们被捆住手脚与那些投资银行家们竞争。在资产业务上,银行家本能地要去寻找那些资本雄厚、效益优良的黄金客户。可是银行家登门拜访,惊奇地发现他们早成了投资银行家们的客户,人家婉拒他说:我们现在可以直接融资了,就是可以由投资银行家帮忙发行股票和债券,圈到了不少的钱,不需要贵行的贷款了。银行家神情沮丧地回到办公室,更令他惊奇的是,一群不三不四、平时他都不屑正眼一看的那些企业家早涌他的办公室门口,互相挤眉弄眼,似乎在说:瞧,这下你的钱不借给我们,还能借给谁去?无奈之下,银行家们选择贷款对象,只好矮子里面拔将军。但这究竟不是长久之计。真可谓形势逼人。很多银行家们想到了出洋,走进世界上的新兴市场去赚钱。既然“资产可转换理论”的智慧过时了,不敷应用了,银行家只好开掘新知。他们认为,贷款不论是贷给谁,关键是预期借款人可否有足够的收入按约还本付息。那么凡能按约还本付息,就是好贷款。至于借款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公司?是私人公司还是政府?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这些统统不必计较。善于总结的银行家们又把这项智慧称作“预期收入理论”。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