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忽然很想写点什么,那我也来写写我的投资感悟。因为今年我觉得我终于想明白了投资究竟是什么。所以特别有这种冲动。
我是09年入市,原因很简单,想多赚点钱。因为平时经常看书,大致知道价值投资和巴菲特,知道些所谓的低买高卖,所以看当时08年大跌,而且这其中银行股又是明显低估的,就开始陆陆续续的买银行股。这其中也不停的在看书学习,自己的想法也是在不停的改变。回顾一下,发现当时我的想法是多么幼稚,我所谓的明白了投资其实根本没明白。
这四年来,关于投资的认识对我而言就是下面这两个问题:
1 投资和投机有什么区别?投资只有价值投值一种吗?价值投资是不是就是巴菲特一种?巴菲特能不能学,怎么学?
这点很重要,这决定了自己在股市中行为的本质,一定要彻底明白,不然,你不明白你是怎么赠到的钱,那将来必然会不知怎么的就亏掉。
这个问题市面上有各种人的各种说法,有说值投资能学的,有说要和中国国情结合,然后也有什么价值投机,用价值投资的方法选股用投机方法操作,还有什么逆向投资。总之是各种名词,众说纷纭。做为一个年轻人想从这么繁杂的思想中弄明白着实不易,尤其是这些提法的人多是成功人士本身就极具说服力。即使是行骗的成功人士但是也包装的很好让人难以发觉。
为想明白这个问题我开始了大量的阅读从国外到国内各种投资名家,国内各大名博开博时到现在的文章,基本上能找着的都翻过来看了一遍。终于明白了答案:投资就是买公司,投机是买价格,是指望别人用更高的价格从你这买走东西而已。这话很简单,也是很大众化的回答但是会说和真正想明白是完全两回事。我在这个问题上是每当我想明白但是后来发根本没明白 直到付了学费才算明白。
这个学费就是苏宁电器。
当时是11块买的苏宁。理由很多啦,好公司啦,消费股啦,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京东的融资表明京东的估值很高。我心想。苏宁这么优秀的公司发力后不会比京东差吧,那按京东的估计给苏宁估值,那苏宁目前不是明显低估了嘛。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发现我的问题了,我买苏宁是希望将来投资者按京东的估值给苏宁估值,我重点依据的其实是价格!!后来弘毅投资入股苏宁,比我的买价还高,我小得意了一番,觉得我没看错。但是再后来,苏宁利润下降,甚至要开始亏损,因为电商的投入太大,唱衰声一片,大家都觉得苏宁接下来有可能打不过京东,即使能追上,代价也很大,利润会降很多,吧啦吧啦。我开始心神不宁了!完全没有银行股那种越跌越买的勇气,问题出在哪,肯定是我的思维有问题。苦思后才明白。我买苏宁本质是我看重的还是市场对苏宁的估值,我希望市场将来对苏宁的估值能提高。这点是完全错误。我其实根本没明白电商是怎么回事,电商要烧钱,烧完钱呢?我不懂电商这个生意模式。虽然我有可能因为没看明白银行是怎么回事而亏钱,但是毕竟我的依据是建立在我觉得我看懂银行是能赚钱的假设上的,和我对苏宁是建立在希望市场估值变化是完全不同。
明白了这一点。我意识到这个学费是必须要交的,在7块左右全部卖掉。张化桥说过,牛市的好处是可以改正我们犯的错误。但是我不想等那么久了,我觉得有错一定要改,要舍得付学费。
那么说说投机。投机关注的的价格。这里并不是说投机不好,而是想说明投机和投资是完全两回事的东西,做投资和做投机需要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可以做投机,怕的是做着投机但以为自己在做投资。投机我认为分两种,一种是索罗斯那种宏观对冲基金,这需要对宏观经济,政治,文化等了解深入,在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中找到做多做空的机会。
做空次贷的保尔森也是类似,他的做空是基于美国房价会下跌这个宏观经济表现的。第二种是技术分析,从传统的技术分析长级到现在的量化交易。传统的技术分析是用过去的图表推知将来,量化交易也类似,只是由简单的画图变成了复杂的数学建模计算机计算。多年来传统的技术分析已经被证实是没法赚钱了,即使能够赚一阵子但是能持续赚钱的也少,最后善终的人好像还基本没有。因为历史样本太少太简单,可以复现出几次,但没办法次次复现,甚至有可能是由于大的环境的变化,例如宏观,例如中国特有的政策变化,以前成功的样本再也不出现了。这而量化交易呢,现在能看到的就是西蒙斯的文艺复兴公司靠这个赚到了钱。其余的像早的长期资本公司,倒了,还有一些在07年次贷危机中也损失惨重。
同时,投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对风险的控制,这点类似于赌博。要按照概率合理的分散管理本金。这点就更难了。
对于我而言,选择什么赚我的方法呢。第一别想了,能力完全不够,另外很重要的我不想做空,即使你判断准确,但是时间不一定会站在你这边,很有不正常的状态会持续很久,做空就是在和时间赌博。这个风险太大了。我不敢玩。第二种呢,也别想了,首先还是能力不够,虽然我是理工科出身,看懂数学模型和写程序实现对我来说不是难事。但是真正能赚钱的数学模型是你能接触到的模型吗。西蒙斯手下全是一群顶尖的气象学物理学数学等等的科学家。这群天才才做出了那种的成绩,我一个普通人还是算了吧。其实,我认为经济世界目前来说不像物理世界那样,可以让我们很容易的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这是一门现在还非常不成熟的学科。走这条路,太难了。最后,赌博能力那也是完全没有。总之我没有投机的能力,并且我觉得投机太累,对人的要求更高,假如有更好的赚钱的方法,为什么要把自己弄的这么苦呢。
那剩下的路就只有投资了。
明确了投资是什么,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价值投资是什么。基本上大家立马想到的就是巴菲特,想到他的合适的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那难道价值投资难道就是像巴那样买入并长期持有?
其实这个问题书上写的很明白,很多人没认真看书而已。
狭义的价值投资是指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买入公司,留好足够的安全边际,基本上是捡便宜货保证不亏的思路。
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则复杂的多。认真读巴菲特的传记,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他做类似私募基金时,这时个他就是格式的价植投资,到处找便宜货,然后等待价值实现卖出,或是自己加入董事会要求现金分红,或是买下公司然后清算让这个公司的价值实现。第二阶段是他所说的认识芒格后,学会了用合理的价格买入好的公司,大致也就是在买下伯克希尔后。这一阶段他的投资为世人津津乐到,像喜诗,运通,可口可乐,吉列,盖可保险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都发生在这个阶段。护城河理论也是在这个阶段最能表现出来的,这些公司大多是有很深护城河的消费金融类公司。第三阶段是近几年,典型的是老巴买入伯林顿铁路,ibm,这些公司不像第二阶段那样的公司,反而倒是更像是债券类的投资。另外很重要的是从第二阶段开始。巴菲特不再只是一个投资者的角色,他开始进入董事会帮助公司经营,甚至完全全买下公司,物色经理人管理,这时候他的角色向着一个做实体公司的企业主方向转变。
所以老巴严格来说只有一小段是格式的价值投资,但他为什么强调自己是百分之八十的格雷厄姆加上百分之二十的费雪呢。因为格最大的作用是告诉他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点是最最重要的。后来他所做的只是把价值这个词扩大了而已,他的投资思想随着他的资金,随着他向一个企业主转向而转变,所以他会说“成长和价值不矛盾,成长也是价值的一部分”,成长,品牌,甚至人都是价值的表现。再到后来钱实在太多了,他的投资又有点类似于投资债券,铁路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现在手上的钱那么多哪有那么多好的消费公司,金融公司可买?假如巴菲特活的很长,铁路公司都不能满足他了呢,我想他会买地,买矿等等,再后来可以把整个地球都得买下。
再举一个例子,船王包玉刚70年代准备弃船登陆,与置地展开了收购九龙仓的大战,最终成功拿下了九龙仓,但是买的价格并不便宜。再后来,船运业大簫条,而包玉刚因为及早将资产转移到了陆地上而保存了家族产业。从我们的投资角度来说,这笔生意亏了,但是从大的角度来看,是赚翻了。所以从广义来说价值投资就是投资,因为投资买的是实体,实体必然是有价值的,投资就像老板做生意,VC风投,买成长股看重的是成长后的价值,包玉刚买九龙仓为了战略转移。
所以从巴菲特那里我最学到的重要的就是买股票等于买公司,是买一个实在的资产,这一条就足够了。
落到个人来分析,我适合细化做哪一种投资呢。格式价值投资没法操作,中国现在去哪里找那么多净资产低于股价的公司,哪有那种多烟屁股可捡。假如买大家常说的高成长股呢,我自认没那么深的商业眼光,看不出现在很多普通的公司哪些能长成为参天大树。所以我的决定是要买已经能赚钱的好公司,价格要便宜。为什么是便宜而不是巴菲特的合适的价格呢,这点后面说。
2 是否要长期持有,何时卖出,买入是否等于持有。
这个问题看似是一个操作上的细节问题,但是仔细想想其实很有深意,它体现的是你是不是真正的明白了上述说的第1点,即投资是什么。
这个问题实质是要解决的是什么卖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有很公式化的回答,当你不准备再买时,就可以卖了,不准备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公司发生了变化啊,高估啊啊。
公司发生变化这点很好理解,不是一个好公司了当然要卖掉。难在估值这里,大家都会说低买高卖,可是操作起来是这么一回事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好公司,5倍市盈,大家肯定知道是低估,可以买进,这个好说。20倍市盈,高估了,要卖出吗,但是巴菲特不长期持有吗,不卖的话掉到正常的估值了岂不是没赚到这个钱,万一又跌回到5倍市盈的低估区间呢。最后10倍到15倍呢,这是个正常估值,一般我们会说继续持有,但是你买吗,可能会犹豫,因为不便宜了,但是你都不想买了为什么还要持有呢,那是不是你连买入的标准也同时受到了影响呢。那你的便宜买入的原则是不是其实也是有问题的呢。所以卖出的问题比买入更大。
呵呵。这个问题问下去就跟绕口令一样招人烦。
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答案全在第1点讨论的投资是买公司这句话上,从这句话可以引申出两个意思:
(1)买公司买的是公司本身,而不是市场对这个公司估值的变化,估值的变化也就是价格的变化,那其实是投机范围赚钱的方法。所以我们卖出公司的决定因素就非常明显了,决定因素是公司本身发生了变化。那市场高估值要不要卖呢。这其实就无所谓了,那个高估值的钱就像是额外的钱一样。本来就不是你该赚的,你能赚就赚呗,赚不到就拉倒呗。我们要赚的实实在在的这个公司的经营而赚到的钱。
例如,假如我认为一家公司未来五年的盈利情况是很不错的,我打算持有五年,但是忽然某天市场高估了,而且这个估值的差价已经反映了五年后利润的增幅,那卖不卖呢,无所谓,卖了,当然可以,因为我也就能看明白这个公司五年的情况,相当于我提前把这五年的利润增长赚到了,然后拿着钱直接去买债券,可以多赚点,或是如果遇到别的标的也可以,但是不卖呢,当然也可以,可以当玩游戏,等着继续高估,假如可能第二天忽然就不高估了,甚至马上进入低估状态,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我认为这公司未来五年会经营的很好,五年后再卖一样的嘛,当然五年后市场得正常些,给个合适的估值(当然有可能市场五年后也不给合适的估值,这点的说明见下面的(2))。我们是业余投资者,不需要竞争什么收益排名,我想我只赚我能赚我该赚到的钱,超出的部分就当玩游戏吧。
从这点来看,我很能理解巴菲特为什么在可口可乐高峰时不抛。不是他的资金量大的原因,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资金量小就找借口。他赚的是可口可乐长期经营的钱。至于高估的钱,不赚就不赚吧。那为什么他在高点抛了中石油呢。我认为中石油对他来说,像是一个小游戏。中石油的投资是标准的格式价值投资,老巴捡个烟头玩玩而已,老巴可不认为中石油能像可口可乐那样稳健经营百年吧。
(2)这点更重要。投资就是买公司,那公司是买什么呢。买的是未来的现金流啊。这么简单!!!
那么未来的现金流是什么呢,债券啊!!!用债券来替代分析就非常清晰了。
假设有一个面值是100的债券,年息是10%,20年后到期。我们近似的认为这张债券的正常估值就是100块。
那么,假设我们要持有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债券的价格忽上忽下,按照(1)的分析,高估时我们是不会卖的,因为我们赚的是那个利息,也就是持续的现金流,到期后本金也能全拿回来。
但是,假如我们只持有三年呢,或是五年呢。我们以100块的价格买入,但是这三五年间债券的价格很有可能会跌的很低。市场呢。鬼知道。那么利息是无法弥补本金的损失。
因此。你为一项资产愿意付出的买入价格留出和安全边际是和你的持有期限紧密相关的。时间越长。你的安全边际就没必要留的那么多,只要能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即可,反正时间长的很,总会有估值正常的时候,那时候从容的卖掉即可,从容的把利息收入也就是公司经营的现金流赚到。如果你的持有期限是永远,那更完美了。那这不就是巴菲特说的合理的价格买入长期持有么。
但是注意,是不是人人都做到的呢。答案是不行。巴菲特为什么可以呢。首先,他看企业的眼光强于我们,他能看到一个企业未来十年,二十的情况,甚至他可以换经理人来保证公司持续赚钱。东博老股民对银行的研究之深入大家都没有异议吧,但就是这样老股民都说他自己只有能力看到三五年的情况。那我们能看到几年呢,就算我们达到了老股民的水平,能看到三年到五年企业的经营情况吧。那如果我们没留足安全边际,以一个合理的价格或是略贵的价格买入了,计划持有三五年,三年到五年企业的基本发生了变化,但是该死的市场忽然发了神经,估值大幅下跌,这时候怎么办。卖出就亏了,不卖可是企业又看着基本面不行了。
所以我们没办法做到长期持有,我们的持有期限短,所以为了应付市场的波动,我们就必须在买入时留出安全边际。这不是为了低买高卖赚市场的钱。只是为了能安全的把企业经营带来的钱给赚着。
第二点的理由其实不是什么重要的理由,就是我们的钱支持不了那么长期的投入期限,例如我的钱我可以做到五年在股市里不动用,但是十年真不好说,这万一到了要用钱的时候,市场又发了神经?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留足安全边际。当然这个钱如果我是准备养老的。那就可以长期持有了。
这样看来我觉得老股民和sosme的行为其实从本质上都一致的。老股民说他不长期持有,他就喜欢捡便宜货,那是在他对企业经营认识的情况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安全边际的行为。sosme动态再平衡策略也是一种为获得稳定现金流而不断在资产类别上做调整的行为,不停的把安全边际留出来。
有时想想投资真不容易,光光这一个投资理念我就想了四年,那么具体的投资包括财务分析,企业分析呢,那需要多少时间啊。
投资理念这东西不宜花太多精力,虽然要持续的思考,因为这是行动的根本,但是不能花太多的精力或是说多了,就变成像一些私募经理那样,整天叫嚣自己的投资理念,但实际上就是想骗骗管理费赚钱,他们对企业的认识估计并不深刻。
因此很敬佩东博老股民,流水白菜,sosme 等把自己的各种操作方法,以及对企业的分析无私的大量贡献出来,确实受益良多,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