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运动显然不仅仅是对市场力量的被动反应,还存在一种促使市场力量自身根据价格运动作出反应的回馈效果。换言之,价格和投资者行为之间存在一种闭路循环的关系。这一观点十分重要,它与传统经济学的假设直接对立(实际上,在传统的理论框架内,需求/供给机制可以根据价格变动进行调整,价格却没有决定需求和供给的作用)。群体行为促成价格运动引发对立群体中成员的情绪反应,从而保证最近的价格运动继续在将来运行。
价格的领导功能和信念
行为依赖于价格的原因在于,特定方向的价格运动代表了两个群体其中之一的信念,帮助实现对该群体的领导功能。因为我们历来的生活经验是(显然是)线形和延续性的,因为我们(我们中的大多数)的思想过程也是同样性质的,所以存在一种自然的倾向,即相信刚刚发生的事件还将在最近的未来时刻继续发生。假如证券价格刚刚上涨,多头们不单单感到满意,而且会产生一种倾向,认定价格上涨还将继续。于是就有一种清晰的“指示”给投资者:如果可能,买进更多作存货。在牛市环境中,价格上涨是号召投资者集结和宣誓忠诚的旗帜;在熊市环境中,价格下跌就象残暴可怖的天神,惊恐的投资者最终向它屈膝。
个体作为群体的领导者(悖论)
实际上,价格运动在领导功能中的角色,并不排除特定个体对投资群体心理的影响。确实,一个发言人出面发布成功群体的信念,极大地放大了最近价格运动的效果。每时每刻,某一市场上,某些交易者或投资顾问确实因为“正确地把握了市场方向”而获得声望。通常,这种声望或者来自在无人信服时作出对市场的精确预告(或号召),或者来自比任何人都更长久地坚持正确的特定市场观点。在市场价格趋势的某些时刻,情绪实际上被这一类个体所影响。
但是,对发挥这类领导功能的个体,有两点重要认识需要明确。第一,注意力向来只给予那些已经获得声望的个体--很少人会相信一个新出世的“大师”所作的首次预言,不论那些预言事后证明何其精确。第二,一个特定的个体在通常意义上去影响价格运动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悖论的发生是因为“越多的人相信一个趋势,留下来坚持它的人就越少”。一个“成功的号召”迟早会因为太多人相信而走向自己的反面,这个号召所推动的价格运动很快就会逆转,一大批追随该领导者的个体将会产生亏损。辛苦赢得的声望很容易就会失去,而一旦失去,就很难挽回。
有效的领导职能的条件
所以,那些有能力影响市场的个体的身份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更迭。而且,这种领导职能当然不能产生持续的影响。它实质上只是在市场条件适合时才会发生的一种过渡现象,特别是要求对立的多头、空头群体之间存在紧张的状态。紧张压力的条件使得特定领导者经报章报道的言论或行为能够引发投资者个体从“不正确”的群体向“正确”群体的大规模叛逃。个体执行的领导职能只有在正确群体的环境中才可能发挥功效。
投资顾问
领导职能的这一特性需要同投资顾问提供给投资者小团体的日常指导区别开来。投资顾问基本上是从大量的经济、政治或金融信息中精选而提炼形成投资观点,以之奉于他们的客户。所以,他们提供的是一种绝对的领导职能,一般而言,都可以被依照执行。
但是,根据我们所作的分析,投资顾问实质上领导着多头或空头群体中的亚群体。群体理论当然适用于每一亚群体。不仅如此,每个亚群体都会听从它所属的主群体的领导,每个亚群体情绪化的反应所实施的策略就是其主群体的策略。成功的投资顾问通常并不提供完全独立于市场条件的投资建议,实际上,他们自己或多或少地成为某一群体的组成部分。
即使有少数个体既能认识市场情绪,又能与之保持远离,从而可以提供观点相反的建议,但是他们却不能实现对整个群体的领导角色。简言之,正是因为他们远离市场情绪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市场群体的领导者。只有幸运的极少数会听从他们的建议,而大多数人对他们不是反应太慢就是根本没有反应。
第三定律上帝换锁效应【关于交易方法】
(以技术交易系统举例)
效率市场理论的逻辑
单在界定的框架内考查,效率市场的逻辑颇具说服力。效率市场逻辑隐含着如下的假设:第一,市场当中有众多理性投资者仔细衡量着各路来源的信息,根据能带来超常回报率的信息作出交易;第二,对所有投资者而言,所有信息都可以获得而且是同时获得。但这衍生出的推论就是没有哪一个投资者可以利用新的信息获取利润,因为任一投资者都不会比其他投资者率先获得信息并据以交易。而这导致的最终局面将是:在任何人能够作成交易并从中渔利之前,价格已变动至最新信息所决定的合理价格水平。
历史价格中的信息
根据效率市场理论,历史价格是最容易获得的信息,也是所有投资者可以同时获得的信息,所以“历史价格中的任何信息内涵都可以瞬间反映到现时价格中去”。最后得出推论,历史价格中不包含证券价格的任何信息。这是随机漫步理论的核心所在——历史价格中不包含指示未来价格路径的任何内容。
这一论断似乎可以适用于任何技术系统,推论出“任何使用历史价格支持交易的技术系统都毫无意义”。诚然,如果一套技术系统或其他任何系统真的有效,而且每个人都蜂拥而至,那么,系统的成功恰恰就变成它失灵的原因。所以,正是它的流行消灭了它的赢利性。
效率市场理论的漏洞
然而,效率市场理论自身又提供了对上述论断的最有力的反驳——“市场当中有众多理性投资者仔细衡量着各路来源的信息,根据能带来超常回报率的信息作出交易。”许多投资者并不满意于真正可能带来赢利的某种方法,大量的历史交易数据也不能说服他们相信过去的超常回报不是侥幸得来。毕竟,没有哪一种交易系统可以每次都产生巨大的交易利润,也没有哪一种系统可以完全规避风险。加上衡量超常回报原因的科学不甚精确,难怪怀疑论者与明显可赢利的交易系统失之交臂、越行越远。
并非只有效率市场论者落入窠臼,另外还有从不愿意看一眼图表的基本分析派投资者(无论邻座的图表专家做得如何好),还有从不愿意看一眼公司损益表的图表专家,当然还有那些根本不依据任何信息的效率市场学派所管理的指数基金。
投资行为中毕竟包含信仰的因素。市场的构成就是如此,虔诚的信念不易动摇,怀疑者也不会轻易被说服。同样,市场当中的理性投资者不会那样快就纷纷采用成功的交易系统而填平了利润的缺口。这样,一套可赢利的交易系统才可能历久不衰。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