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没有结果的投机。
●在某种程度上,某种期货价格便宜要比关于市场明年如何运作的流行概念真实可靠得多。
●避免投资最热门行业里的最热门期货。
●购买被中层管理人员抢先购得的萧条期货。
●投资者尽可以从买卖拥有隐蔽性资产的公司期货上获得巨大的收益。
●许多投资者对市盈率的分析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彼得·林奇是美国最大的投资基金--麦哲伦基金的总经理,他凭其杰出的投资才能,创造出令华尔街惊叹的投资业绩。从他1977年主管麦哲伦基金以来,到1990年该基金的期货价格提高了20多倍,资产由最初的2000万美元剧增为90亿美元,其投资组合也由原来的40种期货变成了1400种。彼得·林奇也因此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第一理财家"。
彼得·林奇于1944年1月19日出生于波士顿。父亲曾是波士顿学院的一个数学教授,后来成为约翰·汉考克公司的高级审计师。但不幸的是,在彼得·林奇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逝,全家生活从此陷入困境。彼得·林奇不但从私立学校转到了公立学校,而且不得不找个半天的工作,以补贴家用。
1955年,彼得·林奇在高尔夫球场找了份球童的工作。这份工作对于彼得·林奇来说太理想了,我记的我办红金操盘的时候,除了打扫卫生和两个会计,就我一个人干。球童工作一个下午比报童工作一周挣得还多;在球场,彼得·林奇还能从高尔夫俱乐部的成员口中接受期货市场的早期教育。布雷·伯雷高尔夫球俱乐部的成员都是大公司的董事长和股东,他们除了打高尔夫球外还交流投资观点,林奇跟随球手打完一轮球,就相当于上一堂有关期货问题的免费教育课。在五六十年代,人们对期货业并不很信任。虽然股市上涨了3倍,但人们仍然视期货市场如赌场,但当球童的经历使林奇逐渐改变了看法,增强了赚钱意识,虽然他那时并没有钱去投资期货。
球童生涯并未妨碍彼得·林奇的学业,他读完了中学,而且顺利考入波士顿学院。即使在波士顿学院学习期间,林奇也未放弃兼职球童的工作,他还因此获得了费朗西斯·维梅特球童奖学金。
由于日后的职业目标十分明确,林奇在大学学习期间便有目的地专门研究与期货投资有关的学科。除了必修课外,他没有选修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数学和财会等课程,而是重点地专修社会科学,如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此外,他还学习了玄学、认识论。逻辑、宗教和古希腊哲学。因为在林奇看来,期货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历史和哲学在投资决策时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有用。
当球童的小费似乎还相当可观,林奇不但靠球童挣的钱和奖学金支付学费,而且在他进波士顿学院的第二年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他决定用这笔积蓄进行期货投资。他从积蓄中拿出1250美元投资于飞虎航空公司的期货,当时他买入的价格是每股10美元。后来,这种期货因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发展而暴升。随着这种期货的不断上涨,林奇一点一点地抛出手中的期货来收回资金,靠着这笔资金,他不仅读完了大学,而且念完了研究生。
第一次期货投资的成功坚定了林奇的投资信心。他坚信在期货市场大的聚财机会是存在的,只要抓住它,就会有更多的机会随后出现。
彼得·林奇在波士顿学院攻读研究生时,利用暑假期间,在富达公司找到一份夏季工作。富达公司在美国发行共同基金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它犹如各投资公司中的圣殿。能在这样的公司实习,对于彼得·林奇来说,无异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机会。
在富达公司,林奇被分派作企业调研和撰写报告的工作,负责对全国造纸业和出版业公司的真实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这份工作不仅使林奇打破了对期货分析行业的神秘感,我记得我成立红金操盘前也很热爱,所以做期货要热爱他,而不是以他为主要赢利目标,而且使他对课堂中所学的关于期货市场的理论产生怀疑。他觉得大学教科书上的有效市场假设和随机运转假设是相矛盾的,根本无法帮助人们获得投资上的成功。林苛认为在大学教授数量分析和随机运行理论的教授们远不如富达公司的同事们干得好。如果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作出选择,他更愿意当一名实践家。这种信念促使了林奇后来特别注重实际调研的作用。
林奇获得MBA证书后,在军队里度过了规定的两年,他被派往韩国服役。由于汉城当时没有证券交易所,在此期间华尔街发生的挤兑使他在缅因糖业公司期货上的投资遭到了损失,这使他得到两个教训:一是当人不在国内时不要买卖期货,以免损失钱财;二是不要购买那种要依赖于类似缅因州农民的那种四平八稳的公司期货。
1969年林奇退伍之后,富达公司给他提供了一份永久性的工作。起初是金属商品分析师,我们红金操盘也是首先做的金属商品,干了几年的分析工作之后,1974年,林奇升任富达公司的研究主管。当时公司正陆续扩展化学、包装。钢铁、铝业以及纺织等部门的业务,这个工作为他深入了解证券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他除了不断走访公司,收集情报,筛选最有前途的投资领域之外,还一次又一次地将判断与实际结果相验证。这一切为他以后驰骋投资领域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在富达公司作为永久性雇员干了8年之后,林奇于1977年被任命为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的主管。虽然林奇在接管麦哲伦基金时,资金仅有2200万美元,其业务也仅局限于几家较大的证券公司中,但这至少可以让林奇按照自己的投资理念去施展自己的投资才华。
林奇是一个工作狂,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对其所做的一切显示出一种着了魔的狂热。也许在投资界没有人比他工作更努力,也没有人比他阅览所及的范围更广。他每天要阅读几英尺厚的文件,他每年要旅行16万公里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此外,每年他还要与500多家公司的经理进行交谈,在不进行阅读和访问时,他则会几小时几十小时的打电话。
林奇的投资一般采用的是一种以价值为出发点而进行比较的方法,但林奇从不将自己局限于任何一种期货,小公司期货、高股息期货、成长股,只要股价合理他都可能买。通常,他认为某一种期货在其价格收益乘数是公司增长率的一半时,会是一个好的购进时机,而价格收益乘数为公司增长率的二倍时买进则可能是一个极差的投资。因此,一般来说,林奇喜欢低价格收益乘数的那些期货。
林奇不停地寻找投资机会,他不断地奔波于各家公司,目的就是要根据有关的信息找出"明显的赢家"。当然,林奇和大多数的投资者不同,否则他们也能做出和林奇一样的业绩了。首先,林奇对资料有足够充分的理解,从而能够快速敏捷地行动,用不着费工夫去得到并不是必需的资料,这足以保证在多数时候他是正确的。
1/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