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想到自杀---陶素宇

2011-09-16 09:07:31

3000元小试牛刀

 

1990年,我读大学三年级,当时深圳人炒股票有点儿像电影里搞地下工作,上班族都背地里搞,生怕被单位发现。眼看着有些高中的同学尽管没考上大学,却随着深发展从7、8块钱一股涨到100多元,深金田从15、16元每股涨到200多元,从而在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我的手痒痒的,心里挺不服气。无奈,在香港工作的父母坚决要求我大学没毕业不能炒股票。

 

1991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深圳邮电局工作,那时股票已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局里炒股票的人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有个同事,把亲戚朋友的50多万定期存款全部借了出来,1991年10月份恰逢股市低潮,深发展的私下交易已从100多元跌到10来块钱。于是,该同事全仓杀入,不到两个月,股市开始复苏,到1992年初,深发展已经暴涨一倍,在这个“英雄事迹”的鼓舞下,整个邮电局全民皆炒。

 

自己在学校是学金融专业的,对整个股票市场也算有个整体认识,加上一段时间的研究,对于K线理论也较早掌握,因此,在局里被推上“老师席”。那时还看不到交易系统,只能是下班后,大家聚到一起,在墙上贴一张大白纸,自己画K线。由于工资很低,自己的积蓄当时也只有3000多元,全部买进了深发展,正赶上邓小平“南巡”,股市出现一个小高潮,我的股票市值也由3000元上涨到了4000多。

 

短见怎么寻呢?

 

1992年底,当时掀起一股房地产热潮,股市也出现新的热潮,自己开始不理性起来,自认为是股市高手,小资金挣钱太慢,于是就回老家淡水去借钱。老家有一位堂弟,当时已有5个加油站、5栋楼房和7台车的家产,那时炒股票能挣钱已经传遍全国,他也知道,没费力就借到100万,加上自己的15万,女友的7万,哥哥的8万和父母追加的20万共计150万。拿到这些钱,我似乎都开始想象自己已经发了大财了。1993年3月份,我拿这笔钱全部买进深万科,当时正碰上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买进就被套牢了,大力整顿股市和房地产。结果深万科大跌20%多,由于经历了太多的涨涨跌跌,当时并不是很警惕,相信总有一天会涨回来,谁知越套越深。直到1993年7月23日,市值跌去一半,只好在绝望中割肉。

 

割肉后的我出去旅游了一趟(此前,我已成为职业股民),等回来时,股市刚好三天暴涨,回到深圳,同学都说股市还要大涨,于是我就在14元附近全仓杀进川天歌,不想刚好遇上大B浪反弹的结束,这时我的保证金已经不到40万,并且还要不时地提取保证金维持生活。1993年底到1994年上半年,“债主”与我反目成仇,都要把自己的钱拿走,我也不敢见家人。当时的那种感觉真的是前无退路,后有追兵。1994年7月28日,也就是“三大救市政策”推出的前一天,我细心考虑了怎样寻短见,还向在保险公司工作的同学咨询,想在自杀前买保险,同学告诉我,对自杀,保险公司是不理赔的,同学与我聊了一个通宵,小命才算是给保住了。

 

第二天,“三大救市政策”出台,我依然决定用房产作抵押,取得20万的贷款,把所有的钱都买入凌桥股份,这下全线翻本,并且成功逃顶。

 

从倒霉蛋到经济师

 

1995年,期市、债市火爆,于是我又介入其中,后来遭遇“3.27”事件,被迫转入股市。到1996年,几经抵押的房子终于拿到了房产证,我又拿房产抵押到30万全仓买进深科技。那时任何人炒股都挣钱,翻倍的股票很多,这一轮下来,归还抵押后净收益60多万。

 

这一次倒是见好就收了,但接下来倒霉的事还多着呢。先是到西安办了个股票传呼台,最后亏得连回来的机票都买不起,回来后在龙岗躲债。也就是在这一时间,开始反思自己的经历,最后还是觉得自己的专长在股市,于是就潜心作了近两年的研究,再出来时已经到了1999年初。当时把母亲在深圳花30万买的房子24万给买掉了,后来做的深天马、拉萨啤酒、东方明珠和琼能源都很成功。这一切更加坚定了我把股票作为终生职业的信心,我把经历告诉了深圳某大券商,当即被看中,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专业经济分析师。

 

10年来,我做过的股票不下五、六百只,要说经验的话,我想概括为两句话:对人生,看得远点、远点、再远点;对股市,中线的理念,短线的技术。

绝活话你知

 ■陶素宇/讲述子孟/整理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