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是什么?将来会怎样?我是谁?何去何从由预期和把握以及不可确定构成组合。因为从未经历而形成盲目--失败的反射,仅仅有了信念与勇气还不够,因你会走错方向,比方说46年跟了国民党,文革造了反......。
人的日常行为,大多顺从习惯与感受,很少以意识为向导,因大家都错了,于是谬误成为标准,这在中世纪成为普遍现象。
开放的意识在西方是罗马时代衰落而又在十五世纪兴起于海滨。意识的开放是在由封闭走出后,摆脱旧我的种种尝试,在此之前的封闭是为开放打各种基础,使其呈现一种爆炸似的繁荣,其程度视封闭的量度而成。开放与封闭是繁荣与崩解的广义形式,这是索氏未曾领悟的,几千年来,唯一免于崩解的中国在真正的崩解到来前,就做好了足够的意识与物质准备----令入侵者倒牙的幅源人口,还有极度的封闭。
至于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南昌起义----新中国成立----文革都是这次开放到来前的阵痛与洗礼。
经过“这是哪里?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干什么?”的挣扎,过程结果是混乱,因混乱而明悟,从而完成一段寻找与评估的历史。就此踏上另一条路。这就是历史的方向。
公元七世纪,日本在被唐苏定方大败于白玉河之后才系统地师从于华。从而引出了圣德太子和稍后的幕府制度,因为它的对华开放,反而形成了其封闭的底色。直到十六世纪,日本才有新的意向,基督教的传入和火枪的发明引出了织田家的崛起,而后,岛津家统一了九州,长宗我部统一了四国,毛利统一了中国地方,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织田的出现,日本也会最终统一,这是历史的方向。
织田的继任者丰臣,发动了对朝战争,92年、96年两战皆负,于是德川家最终起而代之。但两战使明政府财政几乎崩溃,军力大损,从而为农民起义与努尔哈赤的崛起创造了条件,中国就此进入了一般在科技与经济文化上全无创意的落后中,这也是历史的方向。
正是这个当时把中国引向封闭的方向,最终导致了今日中国的开放。
俄国是在十五世纪金帐汗国的一个附庸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本身在彼得改革前仍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在这里可以断定俄罗斯在意识是东方的,但有趣的是改革使后来的俄国人行为西方化。
正是因为较好的定位才有苏联建国后的经济奇迹(选择了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发展路子),但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不完全的,毕竟它已经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东西,已经不符合苏联经济积累后的开放的要求,斯大林死后的开放仅是昙花一现,领导者很快又陷入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与伪信仰,从此失去了历史机会。
之后那种从根本上分不清自己属亚属欧的个性成为苏联的瓦解内因并导致的改革失败。中国与苏联经历了相类的经济阶段,却拥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源于中国选择了适合自己特色的开放。因有所保留,中国政府顺势运用了内因,虽然他们不甚了之,却自然成章;俄国人则过分为外因左右,一步到位,反而元气大伤。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产党国家多是具有东方色彩的半封建国家内出现,进一步暗示了封闭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几乎只有共产主义国家才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式的原始积累,完成经济的历史积累。
马克思主义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人性,即忽略了人本身也是资本这一特质,也忽略了人有思想这一特性。
理论的缺陷最终引发了理论的崩溃。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