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率3.6%3.7%-1.6%
占国际贸易比重19%16%8%
贸易顺差(亿美元)1200-890660
5.3欧元的利弊
按照1992年签署的马垂克条约,加入欧元体系有四项主要条件:
(1)通货膨胀率必须控制在1.5%以下;
(2)公债不得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60%;
(3)政府财政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3%;
(4)至少在两年内在欧洲汇率机制内维持该国币值稳定。这些都是统一欧洲货币市场的必要条件。
欧元的出现唤醒了人们的改革意识。改革的目标和原则都非常清楚。欧元运行的单一目标是币值稳定,而没有把其他目标包括在内。如果今后某个国家出现了失业、财政赤字等问题绝对不能再依赖于货币政策的帮助。在欧元问世过程中,欧洲各国的失业率已经比较高了,但是为了符合欧元区的条件,各国还是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结果使得失业率变得更高,经济回升缓慢。欧洲各国为了搭乘欧元首班车,采取了一些非常规措施,这些特殊措施所带来的副作用将逐渐体现出来。尽管欧元已经亮相,但是欧洲各国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种种矛盾依然如故。例如,欧洲各国仍然为了支付农业补贴比例和“不公平税赋”争个不休。土耳其在申请加入欧元的时候仍然和希腊在领土问题上毫不相让。在欧元区内部贫富差距相当大。欧洲北部比较富,南部几个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比较穷。卢森堡的人均GDP为41900美元,西班牙只有10400美元。奥地利的失业率为6%,西班牙的失业率为22%。欧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富国会补贴穷国。如果不能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那么欧元所提供的外部环境照样不起作用。
欧元自50年代开始,持续努力了40多年。在这个期间,经济动荡、金融危机、政治分歧都没有动摇他们最终建立统一货币的努力。欧元的启动降低了欧洲市场内部贸易风险。同一种商品以同一货币标价,降低了成员国之间货币兑换费用,使得消费者受益。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便于筹资,吸引外部投资。欧洲市场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了欧洲金融市场的实力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欧洲债券市场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欧元仍然面对着许多挑战,是否能够有效制约欧洲中央银行的官员,各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分割,都将在最近数年内考验欧元体系。维护欧元稳定对于每一个成员国都有好处,但是为了实现欧元稳定却需要各国支付代价。对于经济状况不很好,而以宽松标准进入欧元体系的国家来说,紧缩政策要求付出的代价可能比较高。个别国家甚至会出现希望别的国家遵守规则,而本国悄悄违约。因此对于货币区内各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也是一大课题。然而,可以预料,欧元失败的可能性很小。共同利益会把欧洲国家绑在一起,在欧元的波动期中,各国将继续调整,并且不断作出利益妥协。
5.4区域外“不援助政策”
区域经济整合必然具有排它性。欧元国家不大可能放弃对外的非关税壁垒,对区域外的产品构筑了无形的防护墙,使得其他国家在欧洲市场上处于不利的竞争态势。
欧洲中央银行(ECB)已经明确表示,如果其他货币受到金融风暴冲击,欧元将采取“不援助政策”。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国家拒绝参加货币整合,那么悉听尊便。但是,不要指望在受到金融风暴袭击的时候得到欧元货币区的援助。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不援助政策”是合理的。组建欧元需要所有国家都付出一定代价,而汇率稳定将成为所有成员国的一项重要福利。如果不参加货币整合而又能够享受汇率稳定的成果,实际上是在搭便车,对于参与整合的国家是不公平的。随着欧元问世,没有加入欧元区的货币可能会由于公众信心的下降而贬值,从而可能加大其汇率波动。国际投机集团将无法撼动巨大的欧元,而对那些较小的货币更加感兴趣。孤悬于货币区外的这些国家将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和不利的外部环境。
5.5美元区的进展
即使在一个区域内实现货币联盟也需要循序渐进。在欧元的挑战下,美国自然不会没有反应。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恐怕是世界上最容易协调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分别具有资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美国和加拿大在经济上早已结合在一起,如果要建立区域单一货币的话自然以美元为核心。
出于历史原因,在加拿大有相当多的人不愿意混同于美国,他们竭力保持某些区别于美国的特色。例如,美国用英里作距离单位,加拿大就用公里。美国用磅作重量单位,加拿大就用公斤。不过,面对着历史潮流,连最保守的加拿大人也意识到加元并入美元的趋势似乎已经不可阻挡。在民意测验中,有58%的人不欢迎统一北美货币,但是有77%的人认为不管愿意不愿意,在北美实现单一货币是迟早的事情。加拿大的学术界和金融界都在为此做准备。加拿大皇后大学的汤姆·库尔谢纳,皇家银行的约翰·麦卡拉等经济学家都认为独立的加元体系对加拿大不利,他们预测,在未来五年内将出现北美共同货币。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则主张加拿大应当和美国、南美国家统一货币,不少南美国家则对此积极响应。阿根廷、萨尔瓦多、厄瓜多尔等国正在放弃本币,实现美元化。
5.6亚元之梦
虽然许多人都预测在亚洲也必然会出现货币整合,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亚元的出现似乎遥遥无期。亚洲货币一体化远远滞后于贸易和投资合作。显然,如果欧洲、北美完成了金融整合,而亚洲各国依然一盘散砂,那么在经济竞争中非吃亏不可。
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剧烈冲击之下,亚洲各国普遍认识到通过货币整合来增强金融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意义。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由于亚洲各国,除了日本之外,经济规模都不是很大,缺乏相互协调的机制,结果被国际金融投机集团各个击破。一个国家出现的金融危机很快就通过外溢效应蔓延到邻国,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台湾、香港、一直冲击到东北亚的韩国和日本。在金融风暴中各国都竭尽全力应付,也曾经相互磋商,希望能够协调一致,集合地区内更大的力量来制止风暴的蔓延。但是,由于缺乏协调机制,甚至还出现了以邻为壑的做法,结果一个又一个国家在金融风暴中倒了下去。整个亚洲经济遭遇到难以估量的损失。实践证明,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之下,一个孤立的经济体很难独善其身。只有联合起来,建立某种形式的货币联盟才能增加地区的金融稳定性。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泰国外长素林提出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增加“灵活干预”这一原则,希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达成金融货币联动体系。
一般说来,遭遇金融危机之后是金融改革的最佳时机。可是,亚元问世仍然几经坎坷,难以突破。问题的关键就是日本。依照经济实力,日本总以为自己应当成为“亚元”的整合中心。但是,因为日本至今尚未就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侵略行为认真反省,无法取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日本政府在1997年9月建议以ASEAN+3(东盟各国加上中国、韩国和日本)方式筹集1000亿美元,成立亚洲货币基金,作为稳定亚洲金融的基金。尽管韩国和有些东盟国家表示赞同,但是日本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更多国家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