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回首上个百年,世界期货市场的发展是曲折不平的,有初期的茫然,有被连累的打击,也有成功的喜悦。但不管如何,世界期货业走了过来,那个世纪的嘲骂、委曲和褒扬都已远离我们,留下的是其不衰的生命和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期货市场的上个百年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未来期货业又将走向何方?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过去,更为了思考未来,我们在此特编发《期货百年风云录》,将逝去的期货百年沧桑展示给大家。
——编者
在1900年,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话,没有英特网,商品交换的惟一方式是面对面地洽谈交易,人们每天只能从报纸上了解市场上发生了什么。但在100年前,谷物期货市场在美国的主要贸易中心城市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
期货交易发展过程是这样的,最初是以现货交易为主,然后产生了中远期现货交易,出现以保证金进行现货交易的方式,再发展成为现代的期货交易。当时,最初以现货交易为主的地方已经产生了现代期货交易的雏形:交易双方在交易所内以一小部分保证金作为信用担保进行合约交易——这些合约规定在将来以规定价格、在规定地点买卖规定的商品。此类交易活动当时在农产品、奶制品和肉制品等领域极为活跃。
从此以后,期货交易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着。当期货业的脚步跨入21世纪时,风险管理意识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而期货也不仅仅应用于农产品市场,更深入到了商品之最的货币市场。
经历了一战带来的繁荣与二战时期的萧条后,本世纪后半叶,日益增强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企业、政府与个人面临许多新的风险,这带来了期货市场新的发展机遇。这时,在期货市场上,货币、利率、股指期货顺理成章地诞生了,而且,这些金融期货后来取代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是期货市场主流的农产品期货,占据了主导地位。事实上,尽管美国长期国债期货(U.S.Treasurybondfutures)是1977年才推出的(期权交易至1982年才推出),该合约已雄居本世纪期货交易量之首,达15亿张。
进入“2”字头的时代,将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这只有时间能够验证。但当我们站在新的一年、新的一个年代、新的一个世纪的门槛上,在这个拥有电话与手提电脑的时代,可以肯定的是,人们能对发生在世界任何地方的事情作出快速反应,就如他们亲临现场一般。
最初十年:为市场定位
期货交易以昂扬的姿态迈入了20世纪。此时,期货交易所正在为自己定位:自己究竟是什么,应从旧世纪继承些什么,为了下一个百年的收获,现在需要做些什么。
1900年2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与一家公司展开了一场诉讼,直到五年后最高法院才对诉讼作出判决。诉讼的起因是CBOT拒绝向一家将期货报价用于非法目的的公司提供报价。在高等法院辩论案子的过程中,律师亨利·S·罗宾逊提出了期货的套保交易和投机交易及它们与赌博的不同,这可能是最早区分以套保和投机为目的的期货交易与赌博的人之一。自此,CBOT不仅获得了对使用其报价的法定控制权,而且为那些指责期货交易活动为赌博的人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判别期货交易与赌博的界限。
1902年,CBOT会员乔治·菲利普(GeorgePhillips)的破产累及40%的交易所会员,该事件并于次年引发了一场是否成立一个集中的清算所的讨论。然而,由于当时交易所的诉讼案正在进行,交易所无法推进此计划。
1907年,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1872年成立时名为纽约黄油与干酪交易所)成立了一个运输委员会,以帮助改善与运费率及有关规则相关的条件。JohnC.DelaVergne,一位交易所会员,也是位冷藏业的先驱,提请委员会关注,用新型的冷冻车在全国各地运送黄油、鸡蛋和家禽是安全可靠的。
在这个十年的后半个时期,NYMEX还专门抽调一个委员会协助纽约警察局打击交易所所在地6Harrison大街一带的入室行窃犯罪活动。1977年,交易所搬至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期货百年风云录(二)----第二个十年:战争刺激价格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受战争影响,玉米价格达到了1.05美元/浦式耳,这是美国内战以来的最高价,一年后,小麦价格更升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价3.25美元/浦式耳。美国参战后,基础商品价格大涨,政府不得不介入市场,暂停了小麦、糖、棉籽和棉籽油期货。出于军事需要,这时候美国建立起了一套涵盖所有商品的价格管制系统。1918年停战协议签署后,世界各国的价格管制才被取消。一战后,谷物价格波动无常,这助长了人们对谷物投机者的反感。
一战使位于伦敦和德国汉堡的传统的原糖市场关闭,于是纽约咖啡交易所顺势于1914年推出了原糖期货。两年后,纽约咖啡交易所改名为纽约咖啡和糖交易所(NYMEX),并于1916年将通过黑板报价的交易方式引入了交易厅。
1919年,成立于19世纪70年代、植根于农产品交易的芝加哥黄油和鸡蛋交易所更名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同时,成立了CME结算所。CME12月1日开市时,在45分钟内共计成交了三批鸡蛋合约,100位会员各象征性地交易了约100美元。
20年代:期货业纳入政府管理
1922年,美国设立了谷物期货管理局,旨在对谷物期货交易进行监管,防止价格垄断、维护交易秩序,这也是联邦政府对美国期货交易进行规范的开端。虽然CBOT曾经对《谷物期货法》进行过挑战,但1923年联邦高级法院维护了它的法律权威。当谷物期货管理局开始讨论设立期货价格日内涨跌幅限制时,CBOT总裁FrankL.Carey称其是对供需自由的可悲的限制。
1925年,CBOT获得了宣布市场进入紧急状态与制定其自己的价格日涨跌幅限制的权力。然而,麻烦也在酝酿。从1924年底至1925年间,传奇式谷物投机商阿瑟库坦已交割了500万浦式耳小麦,推动小麦价格上涨超过了2美元/浦式耳。这一年,CBOT的交易量达到了540万张,该纪录一直保持到了1963年。
几乎与此同时,政府公布了谷物交易调查的最终报告(该调查于1916年开始)。最后,CBOT决定采纳农业部长WilliamJardine的改革建议,包括规范大户持仓报告、建立一个集中的票据交换所。1926年,为CBOT期货交易提供保证的芝加哥期货交易结算公司终于成立了,但此时距离1919年CME创设结算所已经7年了,与1924年NYMEX成立类似机构相比,也晚了两年。
虽然自1903年NYMEX(主要是一个现货市场)已经拥有了常规性的期货交易时段,然而直到1921年,该交易所才为黄油和鸡蛋的期货交易制定了规则。两年后,交易所总裁JuliusD.Mahr报告说,期货交易令该类商品“交易量大幅增加”。起初的这些规则鼓励合约到期时进行实物交割,而不是在合约到期前对冲了结,因而99%的合约以交割作了结。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