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一传统技术分析理论方法是错误的。二讲授和学习传统技术理论方法是自欺欺人,害人害已。三正确的投资大道是研究供求关系。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行业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都形成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而做为金融行业一个分支——证券市场却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和其它行业比较起来,它无疑是很幼稚的。它的理论体系和操作实践都很不成熟,其中的传统技术分析理论更是错误百出。在近几十年来,各行各业的理论和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证券行业的理论和方法却一直停滞不前,这不能不说是证券行业的一个悲哀。
我今天在这里明确的指出,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及方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
传统技术理论产生的年代人们坚信二大实践科学理论:1相似理论2简化理论
相似理论:当时人们认为相似的实验条件会产生相似的实验结果。传统技术分析尊循这一观点,认为相似的技术形态会导致相似的未来走势。因此传统技术理论把无以计算的形态归类为几大经典技术形态,认为可以照此推类未来的走势。这和当时人们的科学认识水平有关系,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体系——即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那怕亿万之一的不同,就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就像我们平时,经常打的台球,你击出去的角度一点轻微的误差,在经过数次折板过,方向就已经和原计划的大相径庭。因此科学家们意识到原来的理论只适合于线性体系。而世界上更普遍的存在体系却是非线性的。例如天气预报,万亿分之一的原始数据的误差就会产生完全相反的天气结果。科学家比喻说,太平洋上空的一只蝴蝶删动一下翅膀就会在北美洲引发一场龙券风。大量的事物都是以几何级的速度发展变化,实践中我们也会普遍看到微小的前因变化就会导致不同产结果。因此在当今的科学论坛上,传统技术分析已经失去了其科学的理论基础。
很多相似形态的个股,其后来的发展走势完全不同。科学家已经证实,股市的交易行为体系属于非线性系统。
2简化理论:几十年前的科学家在研究复杂的物理或化学现象时,为了便于研究,对他们进行了简化处理,比如研究一个空中飞行的羽毛球的运动轨迹,把它简化处理,假想成一个质点,通过研究这个质点的运动来研究羽毛球的运动轨迹。这在当时取得了很多科学成果。传统技术理论也沿用了当时的思维,把数以万计的走势简化处理成有限的几类形态,认为研究他们就可搞明白很多复杂的走势。当今的科学们发现很多问题无法简化处理,如在混沌系统中的研究只能用高级计算机收集尽可能多的大量数据来复现当时的环境。股市交易体系也是一个无序的混沌体系,每天存在大量的无序的交易行为。科学们用了最高级的计算机对股市中的交易行为进行了模拟,但最终没有成功。因为股市是个开放的体系,其中所蕴含的数据太大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技术分析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是根本站不住的。已被现代科学证明是错误的方法论。
可是当今,我看到市场上大多数的人正在一本正经的传授和学习着这一错误的理论和方法,我看到人们在糊里糊涂地奉献出自己的金钱给股市。刘刘工作室现在的每个学员都深刻的认识到这点。很多初学者不明白,抱着良好的愿望想系统的学一学基础知识,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学的基础知识根本就是错误的。只会引他们进入投资亏损的不归路。这个错误百出的传统技术理论正在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把人们引向失败的深渊。刚才我是从科学的发展的角度来说明传统技术的错误性。下面我要从经济学角度来和同学们探讨传统技术分析的可笑。
大道至简。是说,真正的本质是简到不能再简了。
而当今市场上的许多理论方法却背道而驰,繁而又繁。生怕别人看懂似的,曲折繁琐。好像不如此则无法显示其理论的高深。
人们都知道:股价涨跌的本质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这是个浅显的道理和事实,分析研究股市应直接从这个本质入手。
可是,当前的市场上的理论极少从“供求关系”这一本质出发。因此它们无法真实地体现股市的内在规律。
这些理论有三大致命缺陷。
一、目前市场上的理论或方法几乎无一不是从指标入手。可是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供求关系这一本质。各种指标都是根据股价和成交量而来的,可以说指标是股价和成交量的影子。影子和主体的本身,二者绝对不能画等号。每种指标都在歪曲其主体本身。分析一个人,不观察这个人本身,而是去看这个人的影子,这真是一大谬论,但它却真实地存在股市当中。指标的各种缺点和局限,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各位都深有体会。
二、技术指标的天生缺陷是由于它没能很好地反映股价运动的本质--供求关系。因此造成了它的第二大缺点:无法真正地了解市场环境的转化过程。无法真正了解个股中的内在因素。(任何变化都要最终落实到供求上,供求的变化造成市场环境的悄然转化。)脱离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孤立地用数字模型分析市场,无疑是错误的。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相似走势的个股,后期走势常会不同。如果用现在的大多数理论和方法去研究,会得出后期走势相同的怪论。例如:600808马钢股份,某年从不足3元起步,狂升到3.6元附近后进行强势整理,市场极为火热响应,散户们纷纷杀入。按照市场传统理论方法一定会发出买入指示,结果,当年马钢3.6元附近最后成头,追入者全部被套。又一年,马钢再次从不足3元处起步,涨到3.6元以上进行强势整理,此时传统理论方法按理说应再次指示买入,这次当然对了,直冲到6元多。(问题是这时侯,很多人由于上次的教训已不敢再买)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很多论方法的准确性只有50%,
为什么相似的走势,会造成后期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当时不同的市场环境,导致马钢在3.6元附近产生了不同的买卖供求关系。
我听过一个老师讲个股和大盘,他为了说明大盘将要下跌大量引用传统技术指标,如布林线和VOL等指标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他说指数和股价位于布林线上轨代表着回调就要开始,同学们可以打开历史上的指数和个股的K线图,可以明确的看到很多情况下股指和股价位于布林线上轨时照样继续上涨!这位老师说VOL成死差意味着将要调整,我不否认会有这种情况,但是我们回顾历史,同样会看到无数的VOL成死差后续继上涨的例子。
不要盲从理论,不要盲信权威。同学们。要用客观的眼睛去了解这个世界,去认知真理,去研究事实!我们学过数学的都知道,一个定义或定理只要你能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这个定理是错误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打开K线图你会发现应用技术指标如布林线VOLMACDKDJ均线所做出的推论。我们都可以在历史数据图中,找出相反的例子来证明其推论的错误。比如最基本的均线理论是金叉理论,它的含义是短期或中期均线向上穿越中期或长期均线,可以做为买入点。我们打开历史K线图确实可以看到很多个股和很多情况下,成金叉后上涨!但是我们更不应漠视有很多个股和很多情况下成金叉后,不久就成为头部,继而下跌。从此看金叉理论方法无法在实践中应用,因为你买入后实际上,上涨和下跌的概率各占一半。那又和抛硬币决定买不买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