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顺利实施,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在1948年至1952年达到了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的战前的水平。欧洲的经济恢复也带来了的对能源及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其有力的促使了自第一产业革命以来德国传统行业的振兴,特别是煤炭、钢铁、能源工业等。在此带动下,德国在棉纺织业、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的优势也得以逐渐发挥。
传统上,德国的工业生产受到国家经济方针的影响。另一方面,德国的企业家们也曾设立了协会与政府协商,表达他们的利益倾向。在这样的模式下,德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起了十分有效的作用。在战后的新形式下,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德国以国家主导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首先是由于军事限制,大部分生产军需导向的重工业企业如Thyssen,Siemens,和BASF都转向生产民用物品,汽车、电子、电讯等高附加产值的行业独立出来并维持高市场占有,同时仍保持了相当份额的机器制造工业。
其次,德国的经济越来越以出口为导向,出口逐步增长到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政府和企业都为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社会化市场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而马克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这些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使这些调整向更为优化的方向进行。德国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1960-1990年间,德国的对外贸易几乎无一例外地保持顺差,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德国马克较早就面临升值压力。20世纪60年代,德国马克升值成为现实。随着马克升值,当时德国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掩盖的问题逐渐暴露:生产化工、棉纺织和仪器产品的企业数量日益增加,然而这些企业的产品与其他竞争国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缺乏竞争力。而德国马克的升值则会严重影响这些产品的出口。例如Grundig AG,一个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在与日本更为便宜的产品竞争中,对英国和意大利的出口都大幅降低;BASF公司更是被迫大幅削减出口价格和生产利润以保留其国际市场。为了保持其出口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多的企业调整了经济策略。为了保持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些企业转向了具有传统优势的汽车生产和仪器制造。此外,一些企业逐步减少常规产品生产,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符合世界市场需求的出口型产品。再者,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生产向廉价地区进行转移。
德国政府在面对马克升值带来的冲击的过程中也扮演了积极的角色,以保障其经济平稳运行,制订了多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而且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主要包括:清理改造传统高能量消耗产业,初步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措施来拯救老企业;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资助,吸引资金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十分重视扶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科研和开发的支持力度等。通过优惠政策加上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德国政府掌握了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权,使得信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工业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