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北部制造集团确立了中央政府的主导权,美国真正成为独立的大国。共和党吸纳了原买办商业集团,金融集团,并利用西部的广阔土地团结了西部的小农场主,利用黑人牵制了南部社会的种植园主,将南部的发展纳入到北部工业发展的进程中,从而开创了一个工业大进军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是在政策上以高关税为标志的。到80年代,高关税使联邦国库充裕。1888年民主党曾经试图动摇高关税政策,民主党参议员罗杰?米尔斯提出了降低关税的法案,却被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否决。1890年,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通过了《1890年麦金利关税法》,平均税率由38%增至50%。1897年,共和党人威廉?麦金利入主白宫后,国会通过了《丁利关税法》,其税率又进一步提高。此后,关税仍不断提高,一直到1930年前夕,还通过了一个高关税法[18]。
高关税有力地保护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内战以前,美国还是个农业国。每1美元投入工业,就有7美元投入农场、牲畜、农业工具和设备,农产品占全部商品生产的一半以上。就工业结构而言,内战前手工作坊、工场和小企业仍占压倒优势。但内战结束后的不到半个世纪里,这一切就完全变了。1879年到1884年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从1870年到190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三倍多。1900年时,美国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19]。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民族工业从幼稚到强大要经历多么漫长和曲折的道路,而且完全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如果认清这一点,那么不难想见,今天世界贸易组织给发展中国家几年或十几年的所谓幼稚工业保护期,其意义恐怕是死刑――缓期执行。
三、认清中国在竞争中的位置
美国由弱到强的崛起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市场经济的真谛,即市场经济是弱肉强食的经济。弱者如果不想被强者吃掉,唯一的办法就是认清自己的竞争地位和实力,一方面深沟壁垒,另一方面找准强者的弱点主动出击,打一场经济上的以弱胜强、由弱到强的持久战。那么中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呢?
旧中国显然是个弱者。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股份制、董事会、交易所其实都不是新鲜事物。最近在北大举办了中国百年证券展,展览表明,中国清末就开始发行股票,上海滩的杜月笙等闻人更是身兼多家公司的董事长。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中国的民族工业无论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还是股份制、合作制、民营独资,都无力抵御洋货的倾销和外国企业的竞争。
一战期间,由于英、法、德等欧洲强国忙于战争,美日两国实力还不足以独吞中国市场,外国向中国销售的商品总值从1914年的56924海关两,减少至1915年的45447海关两,1916年至1918年都在55500海关两以下,从而给民族工业的发展留出了空间。1895年至1913年的19年间,民族工业年均新增投资额为633万元,在1914-1949年的六年间,该项投资额上升为1430万元[20]。其中,棉纱厂、面粉厂尤其兴旺。以绵纱厂为例,战争使中国棉花输出量减少,而棉纱的进口量减少,造成棉贱纱贵的局面,使棉纱业利润丰厚,大大地刺激了民族棉纱工业的发展。战争结束后,英、法、德、瑞士等国又卷土重来,而美国的势力更见强盛,民族工业复遭重创。仍以棉纱业为例,由于战后外资纱厂倾销绵纱,又兼高价收购棉花,“棉贱纱贵”的局面一改为“棉贵纱贱”,华资企业本小利薄、技术落后,纷纷被外资企业兼并或被迫破产[21]。二战前后民族工业又一次经历了类似的命运。二战期间,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客观上获得了免受外资威胁的经济环境,民族工业有了长足进展,不仅数量上增长较快,而且工业结构上也有所改善。战争结束后,美国工业生产力大量过剩,急于独霸中国市场,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nbsp;其中最主要、危害最大的是1946年11月4日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条约》,该条约是集中国近现代史上全面出卖国家主权之大成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22]。该条约表面上是非常平等的,中国亦可在美国享受美国在中国的待遇,但事实上却成了美国大量向中国倾销过剩产品的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的价格仅为中国同类商品价格的三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民族工业根本无法抵挡,纷纷破产。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上海、天津、重庆、汉口、广州等地,工厂倒闭达27000余家,到1948年初,天津工厂已倒闭70-80%[23]。严重的破产、倒闭浪潮使失业剧增,民怨沸腾,加速了国民党的亡覆。
经过新中国三十多年关起门来的建设,到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已经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拥有了世界各大主要高技术产业,如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但是,与世界强国相比,我们的工业仍然是弱小,仍不具备可以敞开大门与巨型跨国竞争的实力。事实上,八十年代的开放是有限度的,关税税率很高,市场基本逐渐向国外放开,但幅度不大,所引进的外资以中小资本,港澳台资和东南亚资本为主,对国有民族工业尚未构成大的挑战。正因为如此,虽然八十年代国有企业也有很多问题,却大多利润丰厚,工人的工资、奖金、福利都得以不断提高。可以说,八十年代的成功是在前三十年建设的基础上,保护和开放有机结合的成功。然而,由于片面地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成功归功于开放,九十年代后,政府几次大幅度降低关税,巨型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给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民族工业带来巨大压力。国有企业竞争不过进口商品和外资企业商品,产品大量积压,生产能力过程,出现大面积亏损,工人下岗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东北的重工业企业,由于各地大量引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本国重工业的前景已经岌岌可危。由此可见,虽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额都已经不小,但中国还没有强大的民族工业,还没有在世界市场经济海洋里遨游的大鲨鱼,还没有走完由弱到强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真正的国情不是落后,而是弱小。落后到先进只是个时间问题,弱小到强大却是一场生死博斗,胜利和失败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都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但大部分国家却都是市场竞争的失败者。
顺便说一句,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会首先提出国有工业,因为只有国家才拥有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船舶工业、电子工业、兵器工业、重型机械工业,这些才是国民经济的骨胳和肌肉。如果这些工业纷纷垮掉,就算服装鞋帽业发达十倍,把全世界的业务都揽过来,中国也是弱小国家,只有一堆任人宰割的经济脂肪。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