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资本外流与资本外逃
2002年我国政府清理国有资产流失,引起全国上下对资本外逃的议论。
从战略层面考虑资本外逃,就要总体看资本外流,把资本外逃看成是资本外流的一部分。资本外流分为被动性外流和主动性外流。被动性外流指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国家采取收购外汇的办法进行公开市场干预,控制汇率升值,于是积累起巨额外汇储备。这种合法的资本外流,是由于国内经济发展不能够消耗那么多外汇,被迫存放海外的,所以成为被动性资本外流。中国之所以有如此大规模的被动性资本外流,是因为:第一,人民币在1994年超额贬值50%以后,一直由政府控制不升值;第二,国内通货紧缩使实际汇率贬值:第三,农民工的低工资、政府出口退税等因素,提高了出口竞争力;第四,外资以每年400—500亿美元的速度大量进入,将国内资本挤出国外;第五,限制货币自由兑换和海外投资。
主动性外流指资本外逃。是指违反国家外汇管制和结汇制度的要求,非法将外汇转移国外的行为,包括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洗钱”行为。关于资本外逃数量的估计,已经有许多。如有人估计,1997年为364.74亿美元,1998年为386.37亿美元,1999年为238,3亿美元,2000年为48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委内瑞拉、墨西哥和阿根廷的世界最大资本外逃国。简单的估计办法,是把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遗漏”判断为资本外逃,总数估计有2000亿美元左右。资本外逃的基本原因,第一是国家实施外汇管制,如果没有外汇管制就无所谓资本外逃。第二是“洗钱”活动,许多非法收入都需要转移国外,才能够获得合法性,逃避本国政府的清查。在中国大约2000亿美元的外逃资本中,大约有1/4以外资身份又投资进入中国。
只分析资本外逃,不分析资本总体外流,并且仅仅把问题归结为洗钱,不能够全面理解转轨和开放时期的特殊性,也容易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只重视资本外逃,不注意资本总外流,还会低估中国资本流动的总规模。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储蓄远远大于投资,已经是一个资本过剩的国家,储蓄大于投资的部分,就是资本净外流的部分。资本净外流,是资本总外流减去资本总内流。资本总内流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实物资本,总量大约5000亿美元,那么,资本总外流至少有7000亿美元,主要是货币资本,包括:国家外汇储备2400亿美元,企业和居民合法存款,其余就是非法的资本外逃,大约2000亿美元。非法资本外逃2000亿美元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暴富阶层非法洗钱的情况,而资本总外流规模如此之大,则说明:引进外资太多,把国内资本挤出了国外,这是对外资优惠政策造成的。
四、人民币未来趋势
(一)贬值论与升值论
人民币贬值论在1994—1999年盛行,现在仍然有市场,即认为中国的外汇市场是垄断的,货币当局是外汇主要买方,国有银行是主要卖方,是买方垄断与卖方寡头市场,这样的市场形成的现期汇率偏离竞争市场的公平价格,远期汇率则人为地排除了市场风险因素。人民币名义汇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局的政策取向,实际上是内在的固定汇率。在外汇管制下讲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合理水平没有意义,应该考察实际汇率。新加坡大学的俞乔计算过去5年的国内物价上升使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高估30%;亚洲金融危机使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有效汇率商估了45%。中国加入WTO以后,人民币贬值论又有了新的证据,如贸易逆差的出现等等,但是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成为主流。
2002年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舆论压力越来越大。日本和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使中国生产的商品更昂贵,从而遏制中国的出口。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警告说,将人民币升值将导致疯狂的投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将是毁灭性的。中国应该做的是维持人民币同美元汇率的稳定。有人估计,虽然日本从中国进口已经从10年前的6%上升到现在16%,但只占日本GDP1.6%,困扰日本多年的通货紧缩是日本自己造成的。中国的廉价商品实际上帮助增加日本公众的实际收入,在宏观意义上,中国的廉价商品对美国经济也更多的是有利。来自中国的产品只占美国进口产品的9.3%。
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人民币升值不能缓解东亚其它经济体的通缩压力,相反削弱国内的需求,使通缩更加严重。人民币稳定对东亚和整个世界都具有最佳利益,应让市场来决定人民币价值,这只有当资本账户大部分开放才可能。中国对一些在世界贸易中占据显著地位的经济体正形成明显压力。中国出口占全球贸易的4.5%,占世界贸易边际增长的20%。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使国际上对中国商品和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使国内的工资水平面临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家庭在银行的存款1万亿美元,这是中国人在全球经济活动中苦干20余年才积累起来的,西方和日本的家庭净财富达到80万亿美元,和他们比起来,中国的消费者还很不宽裕。人民币重新估值对中国肯定不好,并可能使东亚和全球经济跟着变得不稳定——因为如果中国通缩加剧,也会使东亚经济体对中国的出口减少,劳动力市场环境变坏会危害社会的稳定。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我们的对策
人民币中期升值趋势自1994年确立,已延续9年,没有升值是由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收购多余外汇造成的,这就是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到2500亿美元的原因,估计5年左右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扩大浮动范围,从0.3%扩大到3%或者5%,人民币名义汇率就会浮动升值到上限,难以上下浮动。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压力来自:
第一,国内储蓄大大超过投资,资本过剩。外向型经济和单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已经走到尽头,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剩,而急需发展的国防与战略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因无短期利润而投资不足,过剩资本大量流出国外,表现为资本净外流。
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剩的其他原因还有:农民收入降低,城市工人下岗,缺乏购买力:两极分化严重造成消费和产业断层,使大多数消费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
第三,外资因优惠政策,每年以500亿美元的速度进入,进一步挤垮国内企业,并拖累国内银行,而企业破产清算,在银行就表现为通货紧缩。外资企业是以外资银行为基础的,因此,国内通货紧缩不会结束。
第四,通货紧缩指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人民币购买力提高。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人民币必定对外币升值。而对外币升值,将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货紧缩,从而进入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货紧缩的循环。国家如果继续购买外汇,不让人民币升值,就会加大资本外流,越来越多的资金被挤出国外。人民币遵循自己的轨迹采取逐步升值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加剧国内通货紧缩将长期存在。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