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中国的对策

2011-10-06 09:27:34

中国未必能够继续以收购外汇的办法保持人民币不升值,因为贬值预期已经为升值预期所替代,国际反倾销越来越烈,除去美国、欧洲、日本以外,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急剧上升,其中印度、阿根廷、巴西、南非增加最快,印度2002年提起10起。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提起第一例反倾销调查,至2002年10月,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501起,包括33个国家,涉及出口金额160亿美元。最多是美国和欧洲,占2/5。

人民币升值压力是难以避免的,应该允许有一定的升值,比如5年之后到1:7的水平。外贸顺差变为逆差,资本净外流才可能变成净内流。国民财富因货币升值而继续增加,按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迅速增长,由目前的1000美元,到2008年可望提高50%,到1500美元。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什么?以美元表示的国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高潮,社会财富突然增加,泡沫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继续。其代价就是: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内生产企业遭到进一步打击。通货紧缩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财政危机、外汇危机和货币危机,那时通货紧缩就可能转变为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导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

中国承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适度升值,但是应该提前采取对策,缓解货币升值的压力,预防可能产生的恶果。

第一,外向型战略向启动内部需求转变。首先要调整分配关系,遏制两极分化,提高普通工人、农民的购买力,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扩大范围包括农村和农民工。落实义务教育,普及医疗保障。对于改革中受损失的弱势群体,应该给予补偿。

第二,从保护资本向保护劳动转变。经济自由主义鼓吹的“中国资本不足,劳动力过剩”已成历史。继续鼓励资本特别是外资,压抑劳动权利,将加剧而不是缓解劳动力过剩。劳动时间的延长、工资和劳动保障的削减、甚至童工的出现都在加剧劳动力过剩,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盲目扩张。应该从保护劳动人手,调整劳资关系,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盲目发展,使国内劳动者的工资有所提高。

第三,对外资从超国民待遇向国民待遇转变。取消对外资一切优惠,对国内资本提供平等条件。特别是对国内企业减税,在垄断部门实行市场准人。外资不是越多越好。特别是外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度发展,很快就出现过剩。

第四,从静态比较利益向动态比较利益转变。国家支持战略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这是扩大国内投资需求的关键。国家要鼓励自主知识产权,民族企业的名称不能废除,国家产业政策不能废除,国防不能轻视,国家安全概念不能没有,对外开放度不能过高。

第五,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调整。稳健的金融货币政策向积极方面转变。股票市场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首先以无偿或者低价配售国有股的方式,实现全流通,恢复大牛市,然后允许外资进入国内股市;银行体系应首先向民间资本开放,房地产金融应发展,货币发行量应该扩大。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发行国债向减税转变,相应精简机构。人民币不应该完全自由兑换,可以小幅度浮动升值,同时放松外汇管制,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期可能持续数年,总体说来,这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表现,我们将进入一个国民财富迅速增长、人民收入和购买力大幅度提高、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然后资本净流入的时期,我国的经济实力和面临的问题远非10年以前的短缺经济时代可比。但这绝不意味着危机就没有可能,饿可以饿死人,饱也可以撑死人。对于任何可能出现的机遇都应该利用,并且未雨绸缪。人民币升值是一件好事,这是中国人民数十年奋斗积累起来的综合国力的总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突然增加,是由于国际跨国公司为了抢占中国未来市场的战略投资行为所造成的。如何利用其积极方面而避免积累过多矛盾,是中国经济学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 来源:福建论坛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