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新的货币危机

2011-10-14 09:01:11

一、数据分析引发对经典理论的怀疑

三年以前,我出版了《货币异化与产权革命》一书,其中对货币规律出现异化的本质原因,即创新劳动引领世界范围的劳动价值比较,进而使“劳动”出现异化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做了详细阐述。但我当时已经感到,货币异化理论还不成熟,特别是它的实用性。在后来的三年,我有意识地将货币异化理论应用于外汇市场操作,格外注意采取衍生于货币异化理论的一系列新的市场分析方法,并改变市场熟悉或习惯了的分析方法。这些新的分析方法不但使我在操盘中获益匪浅,更丰富了货币异化理论。而所谓新的分析方法的关键就是:看淡一些被传统理论重视的、被市场经常炒做的所谓重要经济数据。

在我看来,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货币异化的过程,许多过去被认为是真理或铁定的分析方法的规律性认识已经不灵了。如以国界计量的GDP,进出口,贸易和财政赤字,包括物价指数等对汇价的影响越来越小,因为,随着货币的全球化、劳动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以及产品生产网络的全球化,按照国界统计出来的大量经济数据已经越来越无法说明一个国家或一种货币的真实实力。我深刻地感到:经济的全球化是使货币规律出现异化的最重要外部原因。

怀疑是创新的源泉。我的怀疑是从美元在2004年的大幅度下跌和预言2005年的强势反弹开始的。我在2004年11月曾经发表一篇评论,其中预言,美元在2005年应该大幅度反弹(见北京青年报汇市课堂),为什么有这样的预言,就是我清楚地看到,美国的经济数据并不象美国政府经常公布的那些数据所描述的那样可怕。比如美国的贸易逆差:2004年美国公布的贸易逆差是6660亿美元,而同年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子公司的销售额却达到36830亿美元,是当年美国本土出口额12040亿美元的三倍;更有说服力的数据是,美国公司2004年在海外的盈利为3150亿美元,相当于贸易逆差的一半,当然,这些利润很多是在虚拟金融市场获取的,但如果只有一半来自于实体经济的销售额,美国公司按资本所得和所有权所得计量的出口额也应该有50000亿元,其中当年的增量就达到26%,显然,仅仅是这些的增量就远远地大于美国2004年的贸易逆差6660亿美元。由此看出,美国的贸易逆差虽然已经高达GDP的7%左右,但不吓人!因为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海外也创造着GDP,而这些GDP没有被统计在本土GDP内,显然,若将美国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海外的销售额统计在美国本土的进出口增量中,反向的数据可能更吓人。

但是,这些数据并没有被市场重视,相反的是,市场却津津乐道地大谈美国政府公布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以此炒做美元的疲软和未来的下跌。由于有了新的分析方法,我们还能相信这些被市场炒做的数据吗?在外汇市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被市场反复炒做的美国人不储蓄。从美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看,美国人的储蓄率的确已经几年来都维持在零轴之下,相对于亚洲国家,如日本和中国,美国人简直是象疯了一样的花钱。但是,我试分析了一下美国人的资产持有量增长情况,发现其中大有文章。原来,我们所看到的美国人的储蓄率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一是美国企业的储蓄(未分配公司利润)在2001到2004年间从2.1%猛增至4.5%,来自海外经营机构的利润更是大幅度地上升了70%;二是在个人储蓄方面,由于美国人大量投资房地产、共同基金和货币市场及股票,这些权益的收入大幅度地增加,2004年美国个人净财富的增量为美国政府公布的所谓可支配收入的5.6倍。另外的统计证明,美国人拥有公司股权的家庭,从1989年的31.6%稳定增长至2004年的65%。这说明美国家庭的资产结构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市场分析师仍然沿用传统的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到这些变化,不仅低估了美国人的实际财富水平,更低估了美元的实力!

正由于我看到了美国良好的经济基本面比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强很多,所以我才敢在巴非特等巨头纷纷做空美元时预言美元指数在2005年会反弹1000点以上。但我没有想到的是,美元在2005年的表现太优异了,它不但超过了1000点,而且兑日元在2005年上涨了19%,兑欧元上涨了14%!这促使我重新审视货币异化理论,特别是货币异化理论中对货币对之间波动率的研究。我发现,在2005年,国际间的短期资本流动大幅度地增加(远远地超过长期资本的增加),短线炒做盛行,在没有任何危机和意外的市场环境中,外汇市场每天的波动幅度仍然平均达到80——120点,也就是说,在国际外汇市场主要的货币对之间每天的波动幅度接近1%,一年的波动幅度普遍地超过10%,甚至接近20%。

如此巨大的波动,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有什么新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能解释或告诉我们新的规律呢?

为了探询这个新情况背后可能掩盖的新规律,我开始研究日元。2005年日元的超常规下跌极端地显现了一个在全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通行的反规律货币现象。它改变了传统的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却进一步丰富了我的货币异化理论。

我发现,日本在二十年间的GDP成长几乎一直徘徊在零轴之下,而日本的基础货币发行量却始终保持在10%左右(相对于基础货币发行最大的中国,其与GDP相比大出了几百倍)。日本之所以敢开足马力发行货币,借口是需要与通货紧缩做斗争。按照传统的货币理论,加大货币发行力度的确是对付通货紧缩的有利武器,因为过多的货币发行必然刺激通货膨胀,引起物价的反弹。可日本的事实却是,虽然日本央行越来越大胆地发行货币,但对物价却没有构成压力,相反,市场货币量越多,物价越跌,反而为新的货币发行提供了借口。更由于超额货币发行是以零利率做配合,日本事实上将全世界的货币价格压至极低!我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与邻为壑的货币政策不仅是日本在采用,在近20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在疯狂地发行基础货币,如,美国的货币发行量长期以来一直以高于1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同期美国的GDP增长不到3%。所以说,日本的情况并不是例外!而之所以日本的货币政策成为典型,是因为美国已经进入了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收获期,进入了大举投资海外,使美元独霸世界之后的货币回流期。由于有资本的回流与利率的提高相配合,才凸显出日本的零利率和超宽松货币政策是多么无理。其实是,美国已经做了初一,日本人只不过是再做十五而已。

问题的关键还不是这里。为什么象日本和美国等国家这样疯狂地发行基础货币,没有导致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呢?

熟悉凯恩斯理论或马克思理论的学者都应该知道,过量发行货币的结果会是什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而在近20年间,这个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不但没有恶性通货膨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越来越大胆地发行基础货币正是在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做斗争的旗号下(稳定物价)进行的,尽管这些“超额”货币对物价的影响似乎越来越小。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