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价值投资的爱好者,我一直有两个宏大的计划:
(1)以自己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写本关于价值投资的概论
(2)研究价值投资与新兴的中国股市之间的关系
很显然第(1)个计划是第(2)个计划的基础,由于中国股市天生的复杂性与怪异性,虽然自己有在中国股市沉浮十多年的经历,但我对第(2)个计划还是毫无心得。
但要写本关于价值投资的概论就我个人的学识与经历来说,我对此并无把握或足够的信心,不过我愿意做一次这样的尝试,我把这种尝试视为对价值投资理论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在格兰姆的《有价证券分析》以后价值投资的理论体系就基本完成,在随后的七八十年里除了费雪的定性分析与芭菲特对特许经营权的诠释对价值投资理论做了部分实质性的拓展外,今天关于价值投资的理论与几十年前并没多大实质性的区别。做为价值投资大师的芭菲特直到今天也没有写一本专门阐述价值投资理论的著作,也许他知道就算写成了这么一本著作除了重复前辈的观点与一些最新的个案分析外不会写出什么新意来吧。
我知道我写的这部关于价值投资的概论只不过是对价值投资理论按自己的理解方式重新进行组合而已,目的是想把价值投资理论以最简单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虽然价值投资在新兴而混乱的中国股市几乎成为了投机的工具从而被扭曲与异化,但着眼于未来在越来越开放的大背景下,真正的价值投资必将发扬光大。今天对价值投资的学习与全面了解也必将成为我们未来成功投资的基础。
多年以来我以价值投资的原则来思考市场与自我,不知不觉中已写了数百篇文章,并与无数朋友就相关问题进行过激烈而富有创意的交流与探讨,我的这本价值投资概论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这是一部“网络版”的开放系统,相关的交流与探讨仍将继续在这套系统里延续。
1:基础篇
格兰姆阐述价值投资理论体系的伟大著作《有价证券分析》共有七八百页,而我却将价值投资理论浓缩为几个核心概念:相关话题链接
(1)复利
(2)安全边际(空间)
(3)内在价值或实质价值
(4)特许经营权
我认为深刻的理解了这几个概念就理解了价值投资的实质与精髓,这几个概念就是价值投资的原则,当我们以这些原则为指导所进行的投资行为就是价值投资。虽然这几个概念不能用“数理”的定量分析公式化(就此而言它们都是模糊的概念)但丝毫不影响它们的可操作性,它们都是投资的哲学而非一般的技术。
2:“自我”篇(投资者“自我”本身就是价值投资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
就上面几个基本概念对初次接触价值投资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容易,理解它们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价值投资理论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非常曲折复杂,并非依靠死记硬背某些所谓的投资定律或格言那么简单,这个学习的过程必须与相当长时间(至少也需要几年以上)的投资实践相互作用才能真正了解其精髓。在很大程度上价值投资的作用是由使用者对其理解的程度决定的,使用者的投资经历、学识水平、所处环境及各自的人生态度等等因素都将影响价值投资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投资者在理解价值投资时一定要意识到“自我”本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能深刻理解“自我”的处境是学习价值投资时要面临的最大障碍,这些年里我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过很多思考与探讨:
知道自己对在那里!
我觉得总结自己的成功与总结自己的失败是同等重要的!
在这个市场我们曾做错了很多事,但我们也有正确的时候!真想知道自己曾做对的事在那里?
这个市场,有太多的错误让我们去犯,真想一天就把所有的错全犯光了
真的高手、不论对错、都了然于心.。
如果一个人仅靠运气,瞎碰碰上几只牛股,并不一定就是好事,他会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是股市天才很难再用心去学,我相信这是人性的弱点,不过也迟早得完蛋把钱吐出来,成功后的定向思维往往会在未来导致失败---成功有时也会成为失败之母!“胡里胡涂”的成功往往会导致更大的“胡里胡涂”的失败。
我们经常把“偶然的成功”与“必然的成功”轻易的联系在一起,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的认为战胜了庄家其实只不过是瞎猫撞上死老鼠。
输(错)要输(错)得明明白白、赢(对)也要赢(对)得清清楚楚。
风险的“层次”
我把风险分几个层次做一些延伸性的探讨,结果是非常意外的。
第一层次的风险----对股市的一无所知
第二层次的风险----对股市的一知半解
第三层次的风险----对股市本来只有一知半解却“自以为”已经全知全解
第四层次的风险----身处风险的包围之中却对风险本身缺乏“自觉”
第一层次的风险----对股市的一无所知:表面上这种风险是巨大的,这完全是一种赌徒的心态,把股市视为纯粹的赌场就好象押大小(赌涨跌),但成败的概率几乎是对待的(当然如果考虑交易成本长期来说这是一场必输无疑的游戏),但在我看来这是股市中最小的一种风险。
第二层次的风险----对股市的一知半解:我始终认为对股市的一知半解比对股市的一无所知具有更大的风险,他们是股市中因各种骗局、陷阱而受害的主体。股市行为必然是一个让人困惑的行为,否则稍懂一点知识的人就能获利。市场中只要有人思考就会有人提供思考的素材(包装或造假的动机因此而生)和门类齐全的各类理念或技术(所谓不同时段的赢利模式),并以此来影响大众的意识与行为(骗局、陷阱就在这一过程中酝酿)。股市中人都是利益至上的主谁都想战胜别人、战胜市场,股市中人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自觉性是最强烈的,但他们学到的东西大多数反而是对自己有害的,动机与结果的背离在股市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我们面对“七亏二平一赢”的命运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义无反顾的进入呢?----因为谁都认为自己是聪明人或懂得(独门)知识与技术、谁都认为自己能成为那10%之中的一员,10%的诱惑却对市场参与者产生100%的效应,这都是“一知半解”惹的祸。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说中国目前的股市“比赌场还黑”,其实吴老只说对了一半,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股市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比赌场还黑,这不是中国特色也许是股市的本质特征之一吧。
第三层次的风险----对股市本来只有一知半解却“自以为”已经全知全解了:我将其视为风险中的较高层次,这种风险的杀伤力是毁灭性的,有人说“股市是消灭狂人的地方”就是对这种风险的最好诠释,我就把股市中的狂人理解为那些只有一知半解却“自以为”已经全知全解了的人。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有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周期中连续的、坚定的犯错误,其实市场中没人会去主动的犯错误,他们在“狂”的心态下当时肯定是在“自以为”的信心倍增的做着正确的决策(事后看只不过是在信心倍增的犯错误)。这类风险的主体是那些拥有一定特权、拥有强大资金或背景、以及过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的屡获成功的机构或个人,在中国的“中经开”就是一个典型(“自以为”对中国特色已经全知全解了)。
1/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