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本身也在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纵观欧盟曲折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欧盟在扩大、欧元的实施、机构改革以及共同防务问题上都存在着难以回避的棘手问题。正如英国《卫报》一篇文章指出:"今天,欧盟的希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大。"
欧盟扩大;困难重重
欧盟扩大是欧盟为适应全球多极化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而采取的一项政治决策。然而,扩大并不只是成员国数量的简单增加,更意味着欧盟与新成员国双方都要经过一段痛苦的调整、磨合、最终融合于一体化的过程。
扩大对欧盟最直接的挑战是财政负担加重。正在进行入盟谈判的12个国家的人口数占目前欧洲人口总数的30%,但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却只占全欧总值的7%,与欧盟原成员国在经济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使新成员国能够适应和赶上一化的发展,不致拖累一体化的进程,这种经济差距必须在其正式入盟前和过渡期内大幅度减少乃至基本接近。缩减经济差距固然主要是靠新成员国自身的努力,但欧盟的经济财政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东、南欧各国纷纷要求加入欧盟,本就有利用欧盟的经济援助摆脱本国经济困境、加快本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
相对于扩大后欧盟势必成倍增加的预算支出,欧盟的预算收入却是有限的。迄今为止,欧盟那些富裕的国家已为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的经济发展提供过不少经费,未来10年的扩大进程还会要求原成员国为新入盟的国家提供大量的经费。这对前几年为达到经货联盟的趋同指标实行紧缩政策而受到高财政赤字、高失业率困扰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正因为此,各成员国都强调希望保持目前欧盟的经费支出水平,这必然导致欧盟由于财政紧张而使许多政策的实施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长期以来,欧盟所达成的一体化安排总是每一个成员国都愿意且能够接受的,这是因为初期一体化层次较低,且成员国间有更多的共同之处。但随着一体化的深化发展,预计在未来10到15年内,欧盟成员国将可能扩大到28至30个,成员国数量增多,他们之间在一体化接受程度上和承受能力上的差距拉大,难以强求一致。因此,欧盟要适应扩大的挑战,唯一的途径是分层次、分阶段地接纳新成员,内圈以完全信奉欧元和单一市场为基础,外圈是认可欧盟的政治支柱_共同外交政策、完全的民主和人权。但这种想法的困难之处在于外圈的国家不希望在10_20年的时间里充当所谓的二等成员,而圈内的国家又担心欧盟无节制的扩大会削弱他们为之奋斗了多年的一致性。
于是,无庸置疑,"到目前为止,欧盟的扩大是欧盟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操作失误,它可能引起经济上的一场灾难,管理上的一场噩梦。确实,它可能轻而易举地摧毁欧盟。"
冷战后的欧洲局势呈现出新的特征,持续的核对峙虽已结束,但是局部性冲突与动荡却变得异常频繁。这种变化对欧盟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形成共同的立场,还得有对地区性危机采取行动的能力。经济一体化为实现欧盟政治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欧盟的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但由于其成员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往往各行其是,因而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影响远远小于其在经济领域的影响,被称为"跛足巨人"。
从资源和人口方面看,欧洲应足以同美国的防务能力相抗衡,甚至可以取代美国。然而,不管是海湾危机、中东欧冲突、还是科索沃战争,一场场的危机过后,欧盟还得转向美国寻求援助。也正因此,欧盟常常被讥讽为经济巨人,政治侏儒"。20多年的欧盟政治合作已远不能适应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科索沃战争后,欧盟更加迫切地感到需要制定共同的防务政策,并建立独立的欧洲防务力量,以便在军事上逐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2001年11月,欧盟各国国防部长布鲁塞尔会议做出正式决定,于2003年以前建成一支6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在政治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到目前为止,欧盟绝不会也没有能力拥有自己完全独立的防御力量。在军事领域,每当欧洲发生事端,欧盟总是难以形成合力,无法发挥主导作用,只能主要依靠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中的困境,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民族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仍是各国考虑的首要问题,这是欧盟实现其"政治大国"战略的一个最大障碍。各国利益不同,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无论大国、小国,谁也不会主动做出让步。各国仍把主权看得高于一切,其中欧洲的防务开支是美国的60%以上,但收效只有它的10%。
其次,各国在欧盟未来发展模式上的(也即对欧盟主导权)争论。欧盟对未来发展一直有两种设想,一是将欧盟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松散的"国家联盟"(邦联);另一种设想便是要实现欧洲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成为"一个联邦制的国家联盟"。德国外长菲舍尔在2001年5月提出的建立"核心欧洲"的设想便属于后者。实际上,不论是"核心欧洲",还是此后出现的"双速欧洲"、"强化合作"的发展模式,都是素有"欧洲建设双发动机"之称的法国和德国提倡的一种欧洲建设模式。它主张在欧盟内成立一个由部分成员国组成的"核心欧洲",他们可以在政治和经济一体化道路上走得更快一些,作为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同时,这个"核心"是开放的,一旦条件和时机成熟,欧盟其它成员国也可以加入。"核心欧洲"论在欧盟成员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核心欧洲"的发展模式受到英国、丹麦、西班牙等欧盟成员国的反对,这些国家担心这种发展模式将造成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不平等,使欧洲一分为二",同时由某些国家主导欧洲建设。英国政府发言人曾表示,菲舍尔的建议不代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的立场,英国不欣赏"这个可能导致两种发展速度的欧洲体系"。
最后,美国不会坐视欧洲一体化的长足发展。欧洲的稳定和经济增长固然符合美国的利益,但美国绝不愿意失去它在欧洲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更不愿意看到欧洲变成一个独立于美国之外的全球性的政治对手。用基辛格的话来说就是:美国不会无条件地支持任何一种形式的统一 。因此,虽然美国表示希望欧洲分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对欧盟防务计划表示公开反对,但可以想见,美国绝不会从内心欢迎这一计划。美国的利益决定其不可能放弃对北约的领导权,更不会放弃对欧洲独立防务的干预,这是欧洲独立防务计划难以逾越的障碍。。如果真如一位北约官员所说:"允许这一部队在不牵涉北约的危机事态中任意使用北约的军事资产"。那就意味着,欧盟只能把它新建立的军事力量作为北约的一部分,且只在北约决定不采取行动的情况下,才在北约保护伞之外的事态发展中发挥作用。可见,欧盟并不能真正独立于北约之外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实际上并没有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而如果欧盟不能拥有自己独立的外交和防务,也就称不上真正的政治一体化。由此可见,欧盟要把自己建为"政治大国"仍然任重道远,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
22/30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