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08  原始点差  不加佣金。
十七年信誉保障
零起付:0.01美元返佣也可以支付到账。
随时付:随时提现,无周期或次数限制。
免费付:不扣任何手续费,全额到账。
2011-10-10 09:09:28
《财经时报》:现在中国也在倡导“五个统筹”,包括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是非常明确的思路。您是不是认为,中国现在还不具备充分掌握利用国际市场的手段?
李慧:我们还在初学阶段,现在还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实际上,“统一采购”、“长期合约”是在今年初才开始形成一种趋势。中国从原来的“现买现用”模式逐渐转变的过程中,要给点学费,这也是正常情况。
《财经时报》:中国的需求导致价格上涨后,您看到国外的产能增加了吗?
李慧:根据我们对炼油、石化行业的研究看,亚太地区的产能并没有大幅增加。目前采取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短期内产能也不会有太大的增产。
如果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增长将真正从投资拉动方式转向消费拉动,那么消费需求的增长带来的对上游原材料需求的增长将不可阻挡。长远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仍是向上的,应有一个市场化的调控机制替代行政干预,以提高市场的能见度及可预见性,减少可避免的投资损失。
游戏规则已变行政干预应压到最低
过多的行政干预干扰市场预期,阻碍供给的正常进行,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依然受制于目前面临的瓶颈
《财经时报》:您说不要用行政手段干预,但许多市场化的、经济的调控手段,对于中国这样尚未彻底从计划经济中脱胎的经济体,效果不一定最佳。您不认为中国抑制经济过热,实际上就是为了避免大起大落吗?
李慧:主观上是,客观上不是。主观上的意愿并不一定在客观上取得实效。
必须客观地分析引起通缩和通胀的根本原因。现在讨论通胀,最明显的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和资源成本的上涨,这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粮食供应下降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粮食收购政策不稳定,政策不稳定与没有可预见性息息相关,而不可预见性的最根本原因,是行政干预过多,进而引发供需方面的不平衡。
《财经时报》:行政干预过多,对于中国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是否危害很大?
李慧:显而易见。行政干预在原来孤立的市场里可能还能行得通。但中国现在很多方面已与国际接轨,资金来源也不仅是国内,游戏规则和对象都变了,行政干预应压到最低。
需求、供给双管齐下
《财经时报》:不管缺乏利用国际市场手段还是自己内在的各种体制性原因,毕竟价格上涨会对中国经济构成很大的威胁,这不需要抑制吗?
李慧:需要抑制。但应该有更温和的、符合市场经济的方法解决。
通胀的最主要因素是粮食价格、能源价格上涨和高固定资产投入,现在中国对这些方面都在控制。但同时,由于过去的一些政策不力造成的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大家对政府发出的很多信号不理会。可能现在看到政府说不能投资、不能建设,但两三年后,发现原来问题应该反着看。
政府既然推行市场经济,就应用市场行为解决问题。通过制定一个长远可行的发展目标,提高市场能见度,调整产能,价格应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幅度上涨。
中国对目前的价格上涨不能一味地靠压抑供应来遏制。许多新产能很大的程度上属于结构升级,未来的竞争最根本上是成本和诚信的竞争。如果国际市场不能根据中国长远的需求增加产能,今天的抑制过去了,明天依然会出现爆炸性上涨。
通过适度地控制投资,抑制需求,并通过订立长期供货合同,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更好地平抑价格上涨,这个过程很困难,也挺痛苦。但这一步必须要走,必须完全和市场靠拢,这样慢慢就能走向一个正常的平台。
《财经时报》:您的意思是说,抑制需求的同时增加供给,就能更好地解决价格井喷式上涨带来的问题?
李慧:我觉得能起到缓冲作用。在抬高行业准入门槛、起到抑制供应作用的同时,运行模式也应该做一些调整。运行模式包括采购模式,但采购模式的转变真正取决于能见度的提高,即行政干预的减少。我认为,资源紧缺的问题并非完全没有办法解决,但如果不给市场相对明确的长期信号,那就无法解决。
-------------------
另外,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战略储备机制。不仅企业要有这种意识,国家也要有。目前,中国不能说彻底没有储备机制,但运作还不是很市场化。
6月8日周小川在调研时表示,“利率变动要跟上价格变化,否则会形成负利率,导致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倾向的变化”。我猜他的想法是怕消费行为加剧,这完全是对国情一无所知的看法。在目前的数十年来的低利率下,老百姓尚且踊跃储蓄(理由上面已说),何以一升息就会去消费呢?最有可能的是加剧储蓄行为。
长期通缩时嘴上说要防止通缩,那么通缩矫正后就容易有一定程度通胀,调控不会恰好保持通胀在零位,出现通胀后又害怕,这不是叶公好龙么。凭什么通缩就无所谓,通胀就紧张?
这是一次国内经济迈向新起点的通胀,一次结构性的通胀。几十年长期受到不正常价格对待的基础原料、重工业恢复应有的合理价格(价格涨跌几回合后将会巩固),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不看清这个本质,单看通胀数值调控,一定要吃亏。
如果按我看法,这次通胀到一定幅度后,将会变得温和,主要是原料在需求推动下,达到一个价格高度会变成正常波动,今年胀得高,可能明年就不怎么胀了。如果今年升息过快过高,在明年我们看见通胀低,是不是又开始减息呢?打击后的经济,可是容易恢复么?
嗬嗬……,我不是经济学家,乱弹琴。
我预期希望见到政府的如下应对方法:
1。在任何情况下,美国不加息,中国决不加息(理由以上说)。
2。美国不加息至1。5%以上,不考虑加息。
3。如果要加息,一步到位至2。5%,贷款扩大至6%。减少市场预期,减少经济波动。
4。加息到2。5%后,无论通胀指标如何,坚持12个月内不加息(除非有无可辩驳的证据)。最多再调高贷款利率,扩大存贷差。
5。加快电力投资力度,提高电价,刺激民营资金介入电力。(我已知有地方政府如此)
6。压抑少需求的投资,重复的投资,继续刺激农民利益增长。
7。越简单的方案就是好方案。
近期股市跌幅较大,大家总在想股市发生什么问题。我想,企业本身应该没有问题,问题第一来自市场的加息恐惧综合症。第二来自疯狂的扩容。第三来自开放基金的大抛售(当然也有受部分调控的资金不得不退出)。
说到开放式基金,这个来自西方南橘北枳的产物,可能给别有用心的安排到中国股市上来。按理基金应该有稳定股市的作用,但大家回忆一下,自从有了这个混蛋东西,股市从来没有一个大一点的行情,而且随着发行量的增大,股市的上行幅度越来越小,调整下跌的动力越来越大,其本质在中国,它不是一个稳定的基金,实质是一个散户基金,是乱七八糟的各怀心思的股民资金集合,它没期限,行情好时,散户会套现,行情差时散户更象炒股时追涨杀跌一样拼命套现,开放式基金的扩大,实际是散户资金的扩大,属不稳定资金。封闭式基金的停发,实际是稳定基金比例不断降低。市场越跌,开放基金赎回越多,越跌越疯狂,互为因果。所以必须停止发放开放式基金,多发封闭式基金,股市才会稳定。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的作者范K·撒普博士指出:交易成本是影响交易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少有交易系统可以创造比它的成本更高的利润。通过外汇返佣代理开户,可以大幅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升获利潜能、改善交易绩效。
风险提示:
金融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极高的风险,未必适合所有的投资者,请不要相信任何高额投资收益的诱导而贸然投资! 在您决定投资杠杆类金融产品时,请务必考虑您的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导致的损失有可能超过存入的资金,因此您不应该以不能承受损失的资金来投资!投资风险不仅来自于杠杆交易,也有可能来自于交易商, 请仔细甄选合规的交易商以规避风险!所有投资者的交易帐户应仅限本人使用,不应交予第三方操作,任何由接受第三方喊单、操盘等服务而导致的风险和亏损应自己承担,责任自负!
兄弟财经是一间独立的咨询服务公司,不隶属于任何交易商,仅向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降低投资成本的咨询类服务。 兄弟财经不邀约客户投资任何杠杆类的金融产品,不接触投资者资金及账户信息,不提供交易建议,不提供操盘服务,不推荐交易商, 投资者自行选择交易商,兄弟财经仅提供信息咨询,交易商的任何行为均与兄弟财经无关!
投资者在兄弟财经进行任何咨询行为均代表接受和认可上述声明!
所有投资者均为自行选择且直接前往交易商官网进行投资行为(包括提交开户资料和存取资金),兄弟财经不承担客户与交易商之间的交易争议及由交易商问题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 如果您不了解杠杆类金融产品市场的风险,请千万不要参与相关投资交易!
请确保您具备以下条件:专业级的投资知识与能力;可以承受损失的资本(亏损不会导致负债或影响生活)。否则切勿参与杠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