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核弹”的引爆(2)

2014-08-16 20:13:13

    “金融核弹”的第二层冲击波,是滥用“金融创新”所致的损失。金融创新在本轮经济危机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它是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把“次级贷款”渐次转化为一组全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如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DO(债务抵押债券)、CDS(信用违约掉期)等衍生品。

    金融机构在为购房人提供了次级贷款后,就通过华尔街的包装高手们——投资银行、评级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对次级贷款进行了证券化,转变为MBS;又经过创新改装变成了CDO;再经过保险公司的赔付包装,又成为了CDS……

    由于在这一过程中,质量很差、风险很高的次级房贷在经过华尔街的完美包装后,已是丑小鸭变天鹅,成为一种看上去风险很低、投资价值又不菲的“优质债券”,于是吸引到众多人的追捧——当一个垃圾品的外面裹上层层的美丽包装纸后,市场已被它的绚烂外表所迷惑,已经没有人,甚至包括始作俑者在内的人都搞不清它的价值到底几许!包括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银行等在内的各类机构都加入了投资队伍,次贷的风险开始被层层放大。当危机来临时,链条上的所有人都陷入了劫数。

    这是“核弹”产生的第三层冲击波,它已经把美国经济冲得七零八落——据有人估算,仅次贷衍生出的CDS,损失就高达3~5万亿美元!但这还不是全部,还有更大的危险在后面。

    “金融核弹”的第四层冲击波,是“对冲基金”遭受重创。全球对冲基金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投资群体,据统计,截至2008年初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2.65万亿美元,庞大的对冲基金在本轮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冲基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运作机制,它是次级房贷这种有风险资产的最理想投资人选。它们在投资中运用资金杠杆,以1元的自有资金进行10元的交易,极度扩张了投资风险。同时,对冲基金在运作上基本处于黑箱状态,金融监管当局和投资者对基金内部的运营情况所知甚少,缺少有效监管,这使得对冲基金成为次级债券投资中的最大牺牲者,大批基金在危机中倒闭清盘。据索罗斯估算,在本轮危机中,对冲基金的缩水量超过三分之二。而对冲基金的破产又把投资对冲基金的各大投行也拉下马。

本文摘自《改变中外企业博弈的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中国围棋选手首创一种新型布局方法,由于在对弈中利于抢占实地、获得先机而闻名国际棋坛,遂被命名为“中国流”。
  在中国与西方企业激烈博弈的今天,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要想突破困局,必须形成并购上的“中国流”,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发展制造业所需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让中国的要素资源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上合理分布,中国的企业得以在未来的产业链博弈中占据主动。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试图出海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百年一遇”的机会,欧美不少实体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国企业的并购门槛和收购价格,由“各路军团”组成的中国“远征队”开始乘风起航,海外并购的“中国流”正在展开……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