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另一个关于说服力微妙之处的例子。有一大群学生被召集到一家制作高科技耳机的公司,他们被告知要参与一项市场调研工作。公司给每人发了一个耳机,想要检验一下使用者在运动,如上下舞蹈或来回摇头时,耳机的播放效果如何。所有的学生都听了琳达?朗斯达特(Linda Ronstadt)和老鹰乐队演唱的歌曲,然后又听了收音机里的一篇社论,是关于高校应该把学费从587美元提高到750美元的讨论。要求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听到磁带里的社论时用力上下点头。要求另外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听到社论时左右摇头。最后三分之一的同学属于受控制组。要求他们别乱动头。听完之后,每个学生领到一份简短的问卷,问题涉及歌曲的听音质量和摇头造成的听音效果。对问卷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才是实验员们真正想得到的信息,该问题是:您觉得本科生每年应该交多少学费比较合适?
正如对3位新闻播音员的调查结果一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同样令人难以置信。那些不晃动头部的学生对听到的社论无动于衷。他们觉得收取582美元学费比较合适,或者就收取已经规定的数额。那些一边听社论一边左右摇头的学生——尽管他们认为自己当时是在检验耳机的质量——坚决反对提高学费。他们希望把学费降低到平均每年467美元。而那些上下点头的同学觉得社论很有说服力,他们希望把学费提高到平均646美元。这个简单的上下点头动作,虽然表面上看完全是为了另一个原因,却足以让他们支持一个让自己多掏腰包的政策。可见,这里的点头动作与1984年大选时彼得?詹宁斯的微笑起到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这两项研究对我们了解汤姆?高这类人,或者说,我们生活中的推销员,具有重要而有效的启发作用。第一个实验表明小事情显然和大事情一样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在耳机研究中,那篇社论对于不晃动头部的学生没有多少说服力。但是,听众一旦上下点头,社论发挥了巨大的说服作用。就詹宁斯的情况而言,马伦认为一个人支持某个政治家的微小信号通常无关紧要。但是,当这种信号以特殊的而且是人们毫无防备的方式出现时,它就会突然间产生很大作用。马伦解释说:“收看电视新闻时,人们不会有意识地排除偏见或者觉得自己应该与新闻播音员辩论一番。这不像是有人在劝你:这位候选人不错,值得给他投票。这不是明显的文字信息,所以大家不会认真思考。这种信息太微妙了,因此也太不易察觉了,所以大家很难提防。”
这两项研究的第二个启示是非文字性暗示与文字性暗示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我们在讲话时,微妙的周边环境可能比谈到的内容更重要。但是,不管怎么说,詹宁斯并非有意要在他的新闻播音中注入各种亲里根信息的。事实上,如我所提到过的,大家都注意到了,美国广播公司是对里根最有敌意的。艾伯塔大学的加里?韦尔斯和密苏里大学的理查德?佩蒂在耳机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如果电视广告的画面能使观众的头部反复垂直运动(比如,像上下弹动的球一样),这则广告就会非常见效。”观察事物时伴以简单的身体运动能对我们的感受和思维产生巨大影响。
这两项研究的第三个启示,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启示,就是说服工作往往是通过大家不喜欢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这里不是要告诉大家微笑和点头都是下意识的信息。其实这些信息直截了当,就摆在桌面上。只是因为它们太为微妙。如果问一下那些点头的同学,他们为什么愿意大幅度提高学费——是他们自己要付的学费——不会有谁回答这是因为听社论时他在不断点头。他们很可能会说,这是因为他们觉得社论特别有见解,特别高明。他们会把自己的态度归因于一些显而易见、合乎逻辑的理由。相同地,观看美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的观众中,那些投票支持里根的人绝不会告诉大家,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彼得?詹宁斯每次在提到里根总统时都会微笑。他们会说,这是因为他们喜欢里根推行的政策,或者他们认为里根干得很出色。他们绝不会想到自己的决定竟会受到新闻播音员一个微笑或一次点头这类随意的而且似乎是毫无意义的动作的诱导。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搞清楚汤姆?高这类人如此富有说服力的原因所在,我们就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他的口才上。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微妙、隐蔽以及没有付诸于语言的东西。
本文摘自《如何制造流行》
本书是一本谈论怎样让产品发起流行潮的专门性著作。书中将产品爆发流行的现象归因为三种模式: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及环境威力法则。个别人物法则是圈层营销或者说窄众营销的理论基础。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指导了我们如何去寻找目标客户中的传播员、内行与推销员——那些有着非凡人际能力的人们。附着力因素解决的是项目应该怎样传递信息的问题。附着力因素首先告诉我们要在诸多卖点中提炼出高质量的信息,并寻找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不可抗拒。环境威力法则针对的是客户感知与项目期望表达的信息是否高度一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