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美国金融风暴复仇记(7)

2014-08-18 08:42:34



  初露峥嵘

  2007年春,一场金融风暴在华尔街酝酿。生活在美国和欧洲的人们,以及全球媒体开始频繁出现一个大众比较陌生的词语--次级房贷。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同年春,美国次贷行业崩溃,超过20家次贷供应商宣布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由此,广为世人所知的美国次贷危机渐显峥嵘。

  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房市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保持繁荣,这也刺激了抵押贷款机构超常规发展的欲望。受利益的驱动,一些银行等放贷机构纷纷降低贷款标准,使得大量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加入了贷款购房者的大潮,成为次贷购房者。

  2005年8月,美国房价达到历史最高点,此后美国不少地区房价开始回落。到2006年,房价上涨势头停滞,房市开始大幅降温。房价下跌使购房者也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

  与此同时,美联储为抑制通货膨胀持续加息,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利率先后提升了4.25个百分点。

  由此,出现了大批"次贷购房者"无力按期偿还贷款的局面,次贷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火"速蔓延

  在经历了2007年前几个月的发酵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蔓延到购买了次贷支持证券的投资者。

  2007年6月7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基金停止赎回。惊恐、疑惑的投资者很快发现,这两只基金持有大量与次贷有关的证券。

  在美国,个人向银行等放贷机构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放贷机构再将住房抵押贷款作为一种资产"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机构。后者将各种住房抵押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ABS)",经由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评级,然后再出售给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等投资者。

  在美国住房市场繁荣时期,上述过程运转流畅,购房者、放贷机构、负责打包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银行和购买这部分证券的投资者,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这场在美国住房市场泡沫中形成的投机盛宴注定不能长久。随着越来越多的次贷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损失开始弥漫,最终波及到持有次贷的各类投资者。

  但当此时,华尔街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似乎毫不知情。2007年7月19日,纽约股市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创下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4 000点大关。



本文摘自《世界经济权力交接的新进程》


   这是一场空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其不利效应如同多米诺骨牌接踵而来,全球目光聚焦于纽约那条著名的街——华尔街。本书像一幅幅素描、一段段写实记录片,把危机中的“风云人物”和五大投行的所作作为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是一篇华尔街次贷危机的全纪录,以其身临其境的故事解说,将我们带到了事件的现场,见证华尔街在过去年代累积的冷酷与贪婪、傲慢与偏见、自私与堕落、阴谋与狰狞。回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到,世界经济实际是在一系列寡头国家间进行着权力传递,这里没有“不死鸟”的传奇故事。然而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却意味着一个世界统治模式的终结。此后,多极世界将取代寡头国家。 本书分析了这次华尔街危机对世界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让读者进一步了解美国金融体系和操作模式。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如何抓住危机中的机会稳步发展综合国力,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在这场危机中给我们注入更多的冷静与理性。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