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俳句的节制与博大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最多的,往往不是最好的!
我们追求金钱,为了买更大的房子和更昂贵的车子;我们追求金钱,为了买更漂亮的服饰和更高档次的家俱以及其他一些新鲜玩意。我们需要更大的购物商场而不再是过去的小型商场。与过去相比,我们创造的更多了,我们消费的更多了,同时,我们付出的也更多了。
然而,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却受到了巨大的限制,因为我们能够做的和能够消费的,也就那么些东西。每一天,我们只有少得可怜的时间,一旦我们受到了工作的限制,我们就不能再做更多的事情了。许多人把这些限制当作生活中的一个难题,然而,也有人把它们当作一种挑战:我究竟该如何从一天中挤出更多的时间?如果我能更有效地分配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并且学会提高工作效率,是不是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工作和事情?
这个问题之所以令人费解,是因为它总是没能给出最好的答案。你做的很多工作并不意味着都有意义。实际上,这样无的放矢的瞎忙乎,就像是在赌博:你总是为了得到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回报,盲目地去投入。
这种做法是不会见效的。做大量的事就意味着你是在做一大堆繁琐而不重要的事,同时,你还会因繁琐的工作产生疲劳和压力。
设想一下,有两位记者在同一家报社工作:其中一位每个星期都要写大量的稿子,而另一位决定一个星期只写一篇。第一位记者每个礼拜写三十篇文章,搜罗大量的哪怕有丁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写成不太为人们关注的短、平、快的小文章。编辑会对他的工作很满意,他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和赞赏。
而第二个记者则认为,如果他一个礼拜只写一篇文章,他就要让这篇文章特别有价值。于是,第一天,他花半天的时间来调查和整理资料,创新思考,直到他挑选了一个他觉得会给人们带来巨大冲击力并且产生强烈影响效果的故事。这样的文章肯定是一篇能获奖的文章。接着他继续花两天的时间来研究,再用两天时间把它写出来,并仔细审核每个细节。
猜测一下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他不但创作了本周最好的文章,而且这篇文章还屡获殊荣。他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和喜爱,也因此而晋级。从这篇文章和类似的事情中,第二位记者成就了一份自己的事业。
第一位记者所做的那些繁重的事情,都是短期的没有前途的,而第二位记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较少的事情上,却实现了长期的价值。
这,就是少的力量!
本文摘自《越简单越厉害的工作生活法则》
本书讲述了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如何通过“少的力量”来管理自己的生活,提升人生价值。书的第一部分将探究“少的力量”中的六个指导性原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同时简化生活。第二部分会涉及到如何把“少的力量”运用进实践中,指导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如何把这些原则和窍门运用到一些关键性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