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9年改革开发以来,民营企业家就一直是见缝插针、遇风则长的群体,正是凭借着对政策先人一步的敏感性、以及抢抓机遇的超强能力,民企才能借着改革的春风,开拓出了一片又一片的广阔天地。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渐进推进,对民企来说无疑是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带来的新机遇,众多民营企业家是抓住时机,主动出击,丰收改革硕果?抑或是洞若观火,谨小慎微,做长远打算,步步为营?我们不妨且听下面两个企业家的故事,再做研判。
欢喜篇一
赵平,45岁,现任一家主营中下游销售批发的中型石油民企市场部总监,赵平从事石油行业已十余年,2000年便进入了一家中小型民营石油企业做市场运营,那几年普遍民营石油企业发展得都不好,截至2008年年初,全国石油民营批发企业关门、倒闭了三分之二,民营加油站倒闭三分之一,亏损的有一万多家,几十万职工下岗失业。赵平所在民营石油公司就在众多倒闭的民营公司之一,就在那一年春节,赵平失业了。回想起来那一天的情形,赵平抽了根烟,缓缓说道:“我永远忘不掉那一天,就是08年春节前夕,也是南方大面积遇到50年一遇的雪灾的那一天,当公司老总宣布公司倒闭的那一刻,几千名员工都沉默了无一人抱怨、吵闹,整个公司寂静得就只能听见窗外肆虐的风雪声。”
“那时候我们老板其实是一个想干实事的老实人,那几年国企几乎垄断了上中下游所有的部分,民企上游没有钱去开发,下游市场也没有多少市场空间,经营石油对民企来说本来就很困难,可是他一直带领大家坚持了很长时间,即使无奈向外借钱,也从不拖欠员工工资,后几年越来越难,市场越来越难做,不得不拖欠大家工资,老板也欠下巨额债款,但因为老板的坚持与鼓励,大家都愿意跟他干下去,可是现在最后一丝希望之垒还是被击溃了,剩下的只有陷入无限对未来前程迷惘之中,其实有的人已托关系找到国企的工作,剩下的我们这些没有出路的人对着突然而降的漫天大雪沉默地呆望。”说到这里,赵平又吐了一口云雾。
本来应是合家团圆的节日,此时此情却分外凄凉。赵平也不得不收拾好了包袱回老家,那年他39岁,古人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是他却刚刚失业归家,既没有立业更不能谈无惑。之后他在家人的安排下在老家在一家小服装厂做市场销售,但一直做得不顺心,感觉事业上再无一展宏图的机会。直到半年后,他接到了一个电话,原来是原所在石油公司的同事好友,说是有一个偏大中型的石油民企,并不是做上游开发挖掘的,而是做下游批发的,有一个市场销售的岗位愿不愿意做,赵平心中忽的燃起了一丝希望之火,他说:“没问题,只要能够再次进入这个行业就行。”
放下电话之后,赵平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城市,心里下了一个决定,不成功绝不回巢。辗转已近六年,中国石油市场也随政策越来越开明优化,自提出混合所有制以来,国家政策一直在倾向放开民营市场空间与防止国有资本流逝之间,尽管进程略显缓慢,但市场自由度相较2008年已开明得多,赵平的心里也慢慢有了谱。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点提出在能源、电力、通信等垄断行业进行混合所有制,这无疑是带给赵平最大的福音。接着,今年2月19日,中石化股份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及至2014年两会期间,董事长傅成玉也重点谈到了公司以销售板块重组为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石油今年这一连串的决策,都依依响应了赵平心中所想。直至3月24日,中石化201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傅成玉将公司混合所有制第一步的方向明确为下游销售业务。赵平顿时意识到等待多时的机会来了,自己所在的公司正是主营下游销售业务,虽然市场在开明,给民企带来阳光,但若能够和国企混合,就能进入垄断领域,不仅市场资源会增加,还能触及产业链上中游,市场发展空间将更加开阔。且一直以来石油领域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还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所以市场定价权由行政机构把握,国企相比于民企能掌握石油定价权,民企也不再担心被市场排挤。且就私心来说,若与国企混合合作,发展与福利也更加稳定,不用再像在民企提心吊胆了。
“2008年,也就是前公司破产失业的那年,确实大多数中小型民企,在国企垄断市场的情况下都倒闭了,但仍有一些民营石油企业找到了国企投奔才侥幸存活下来,且发展情势大逆转,当时我们就是有同事托关系进了国企,而我们公司却因为太小欠贷太多而破产了。说实话确实很眼红的,一个在国企一个在民企,那待遇就是云泥之别啊。”
“如今终于有了这个机会,虽仍在民企,但现在这个公司起码是偏大中型民营企业,且主营下游销售,不像上中游开发挖掘,成本高,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更加稳定且经营数年,经历过不少风雨,亦能发挥市场优势,大有上位混合国企的可能。与国企混合对我们公司是再好不过的决策。因此这回在董事会上我力荐老总去关注中石油的招标,全力为之做准备,只要能够谈成拿下,恐怕在石油行业我们也不用愁了。”赵平捻了捻烟蒂,神情轻松了许多,寒暄些许,便匆匆赶去了会议室。
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正逐渐向民企开放垄断企业的准入门槛,给想踏入垄断产业链的民企带来了不少福音。或许再过几年,赵平的事业理想便能达成,在石油下游销售行业开拓一份自己的领地。同时相比于石油类垄断型行业的混合给民企利行方便,非垄断型行业国企民企之间的混合的作用就轻了许多,但反而体现了以市场竞争为主导的行业对民企来说更加市场自由,发展更有优势。
欢喜篇二
今年7月15日,国资委举行“ 四项改革试点新闻发布会”。会议公布了启动“四项改革”试点的6大央企,分别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又一次大搞经济混合所有制。
这一重大消息一公布,便引起众多民企关注与热议。但同样参加此次会议讨论的民企老总之一,章总却对此次改革不以为意,认为此次改革对民企来说未必是件借机投靠发展的绝佳机会,至少对经营房地产产业的民企来说不是。
果不其然,会议次日,屡次整合收购却也屡次令人失望的,且隶属于6大央企改革试点之一中粮集团的子产业,商业地产上市平台—中粮置地,交上的成绩单依旧不尽如人意,今年上半年业绩较去年暴跌七成。据传中粮集团掌门人宁高宁似乎也萌生了卖意。这给众多国企敲响了一记警钟,但相对于民企来说却像是一件“喜讯”。
而这位章总其实是上海一家主营房地产的民企老总,在房地产业做了十年有余,经历了多次市场危机、政策动荡,他的房地产公司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多年来的成熟经验让他摸清了市场规律和政策指向,才使得他的公司在这个瞬起风云变的地产行业能够稳住脚跟。而缘何此次国家大力鼓励经济混合所有制,老章却不看好,原来是与几年前的一件事有关,同样也与这个中粮地产有着密切联系。
老章有个朋友老刘,同是做房地产行业的老板,但是老刘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商业营业用房,而非老章公司所主营的住宅业务。
2007年,那时中粮置业的试水之作—“西单大悦城”开门营业就大获成功,使得中粮集团大获信心,想通过大悦城的复制实现在全国版图上的扩张,2008年从内部传出计划5年发展20个大悦城,资产规模目标700亿元,后来又扩展到30家。恰巧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国内房地产行业造成了一些冲击,老章和老刘的企业都受了不少影响,因此他们便立刻注意到了财力雄厚的中粮集团,想要在中粮置业即将要发展的大悦城上做文章。
于是到了2009年,哥俩终于等到了机会,中粮集团携旗下北京朝阳大悦城、安定门大悦城、天津大悦城以及沈阳大悦城等7个大中城市的项目集中在上海亮相,进行品牌招商。同时还宣布,其“大悦城”投资总规模将超过700亿元,将在国内大中城市布局,其中上海将布局两到三个。
老刘为了等到这个机会,辛苦筹资,想尽办法总算搞定了上海地区大悦城的招商项目,继而准备下一轮的混合。而老章则没有参与到那次招商中,老章的房地产企业主要以住宅业务为主,老章原本则想的是与中粮旗下另一个地产企业中粮地产谈合作,但自从他从07年研究中粮地产报表以来,他发现扣除经常性损益之后,股东净利润一直在下滑,直至2009年,中粮地产先后又通过二级市场出售中汇医药、江西铜业等股权,若非抛售股权,净利润怕是更下降得厉害。这一切的信息都使老章隐约感到不安,便迟迟没有再提出混合中粮地产的计划。
开始几年大悦城发展形势美丽,2010年中粮也把25%的资源投入到酒店地产上来,再度重视地产业务的发展,老刘抓准时机亦投资了中粮地产下的住宅项目,直至13年中粮置地借壳上市后,发现形势似渐渐发生了变化,2013年,中粮置地资产周转率只有0.13%,而万科的资产周转率高达31.6%,保利则为32.7%。原来中粮置地虽说物业管理与投资而非住宅物业,但竟有六成以上的业绩由高端住宅项目贡献,大悦城资金回报率低,投资成本大,是租金增长缓慢,周转有难的主要原因。而同时中粮地产也越来越不争气,从2007年到2013年中粮地产收入增加了12倍,但主营业务净利润却下降了2000万元,在其他房地产企业都赚得钵满盆溢的情况下,中粮地产这样的业绩显得触目惊心。老刘开始尝到了甜头,后来也尝到了不少苦楚,深感资金周转压力。
而与此同时,老章主营住宅的地产企业却相较之下却做得风生水起,尽管2008年商业地产发展有所回落,但在2004年以来,房地产销售一直持续增长,这十年正是房地产发展的黄金十年。随着十一五、十二五国家对城镇化的推进,也使房地产需求大幅增长,老章的企业也在这波改革洪流中收获不少,投资对象也从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老章没有将希望投入到国企身上,而是任凭自己多年市场经营能力,提高企业口碑与竞争力,获得了不少市场份额与产业链资源。这些年的经历也让他深刻认识到房地产行业本就是竞争型行业,以市场竞争为主导,对民企来说并没有太多必要与国企混合,民企的市场竞争实力日趋体现。
(上述案例主人公均为化名,案例亦带有演绎成份,请勿对号入座)
自1979年改革开发以来,民营企业家就一直是见缝插针、遇风则长的群体,正是凭借着对政策先人一步的敏感性、以及抢抓机遇的超强能力,民企才能借着改革的春风,开拓出了一片又一片的广阔天地。
在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混合所有制也在不断革新,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由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开启的以混合所有制为特征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其之所以令广大民营企业家为之欢喜,自有其原因所在。
本文摘自《混合所有制的逻辑》
经济新常态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动了谁的“奶酪 ”?国企改革20年未竟之路将走向何方?民营企业因 何欢喜又担忧?国有企业如何重新激发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关注 和议论不少,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却不多。宋文阁、刘 福东编著的这本《混合所有制的逻辑(新常态下的国 企改革和民企机遇)》在回顾国企改革艰辛历程、总 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深刻解读混合所有 制的内涵特征和实践路径,在当前的历史性机遇下, 从操作层面给出国企与民企借势升级的指导意见,为 中国经济全面深化改革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