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的春天到来了吗?

2014-11-07 15:13:14

  国企改革劲风再起,挟“混合所有制”的大潮而来,其势汹涌!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国企改革的新方向之后,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媒体关注,舆论热议,气氛可谓热烈。不仅先后有多家央企宣布启动混合所有制试点,多个地方国资委亦纷纷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线图……种种变化,都揭示着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加速推进。

  获得更为公平的市场主体地位,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心中的梦想。20年前,得益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民营企业首次感受到作为市场主体的存在,但是,这种感觉稍纵即逝,在此之后,“玻璃门”、“弹簧门”一直阻碍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在20年后的今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扑面而来,再次开启了民营企业的历史性新机遇。

  正因此,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注,不亚于作为改革主体的国有企业。与以往不同,新一轮国企改革以最大的热情,向民营企业敞开了大门,其指向不在“国进民退”,也不在“国退民进”,而在于互利合作,共荣共赢。

  在过去的20年里,民营企业伴随着国企改革一路走来,虽历尽艰辛,但也创造了发展的奇迹,同时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设想,下一个20年,在民营企业兴退荣衰的历史坐标上,民营企业家们将注定成为改革发展的弄潮儿,一主沉浮!

  1

  民营企业是改革的参与者,更是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性新机遇面前,民营企业的自我定位理应如此。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曾说,“民营企业要发声,要讲话,民营企业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合法组织有序地参与政治,让我们的生意稳定,推动改革,推动前进。”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许多民营企业家面对混合所有制改革,面对国有企业抛出的橄榄枝,都有一种复杂的情绪:山芋好吃,却容易烫手,接不是,不接也不是。在这些民营企业家眼里,和享受“超规格”待遇的国企相比,一些民企过去是被排挤的,今后也难保不是被动的。

  也许,现在是改一改这种观念的时候了。在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企和国企两种角色,不应该存在主动和被动之分。

  首先,现在的民营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好的发展环境,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也大,机会越来越多。2014年年初,娃哈哈董事长、民营企业的代表宗庆后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民企的发展环境时说,“我认为民营经济的第二个春天已经到来。现在社会倡导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民企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市场逐渐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给我们民营经济带来了很多投资发展机会。”从近些年中国经济环境的总体变化来看,宗庆后的话,无疑是客观的。在越来越好的发展环境下,民营企业若甘于被动,只会坐失良机。

  其次,就混合所有制改革而言,改革就意味着要破除阻力,民营企业要抓住当前的机遇,就应该有所担当。换句话说,改革是有风险的,面对风险,民企要谨慎,但更要有胆识和勇气。有胆识的民企不应该仅是坐等政策,还要有闯劲,为改革冲出一条路来。虽然摆在面前的路还比较长,但惟其如此,民营企业解放思想,发挥主动性才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在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民营企业要坚持原则,做好自己。

  所谓做好自己,第一个意思是保护好自己。在改革中遇到现实问题的时候,例如权益被侵害,民营企业不要怕事,要迎难而上,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做,不仅是对自身的保护,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上讲,更是对改革的助益。

  做好自己的另一个意思,是管好自己。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些模糊地带暴露出来,这就为一些投机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民营企业要经得起利益诱惑,加强自律,守法经营,不贪图不义之财,不法之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那些抱有投机思想,存在侥幸心理的个别不法之徒,虽然一时可以利用改革的漏洞为自己谋利,但最终,都难逃法律的制裁。

  总之,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处于探索、破局、试点时期。改革的成功,离不开民营企业的争取和努力。民企应保持乐观,破除思想禁锢,积极参与、尝试,在借力改革的同时,也要助力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国企和民企的双赢,达到改革的最终目的。

  2

  评价既往的国企改革,我们常常在欣喜中又不无忧虑。这些年来,国企的发展壮大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从国企和民企两者关系来看,不同时期和阶段,“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两种改革走向也引来了不少争议,并的的确确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现实问题。十年来民营企业的生存境况和地位就是这些问题的一个生动注脚。

  2003年国资委的成立,是国企改革的大事,从此,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得到统一和落实。其后,国有企业在国资委的强力带领之下,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不断做大。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民营企业发展中坎坷不断的遭遇。

  在2004年国家实行的宏观调控中,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受到的不同待遇仍然让人记忆犹新,当年,国有企业大批上马钢铁项目,引入外资,民营资本却在国家政策的禁令中连连折戟;2005年和2010年,国家宣布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先后两次出台“非公36条”,一新一旧,皆无功而返,层出不穷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让一些民营企业碰破了头,伤透了心……

  民营企业近些年来被边缘化的命运需要客观对待,也值得我们同情。但从当下的现实出发,应该肯定,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根本目的固然是为了挖除国企的弊病,但从另一面讲,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未尝不是对民营企业的空前肯定。混合所有制最好的出路在于国企和民企的合作共赢,混合之后,国企民企一条船,如果民营企业不能施展活力,国有企业又谈何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抛开历史不谈,民营企业家对当前改革喜忧掺半的态度中,也的确还包含着现实的顾虑。这种顾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2014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放松管制与民企机遇”讨论会是论坛的一个板块,讨论会现场的调查显示,对于目前的改革和政策,有近七成企业家持“不确定”和“观望”态度,而超九成的民营企业家都在担心,进入垄断行业后会不会没有话语权,或开放行业的利润会不会太低。

  对于参与垄断行业的最佳时机是否已经到来,民营企业家们的看法也不乐观,表态“暂不进入,等待制度明朗”的企业家占半数以上。这样的看法,凸显了他们在面对改革抛出的市场蛋糕的巨大诱惑时矛盾和复杂的心态。

  民营企业的这种心态,是有着充分合理性的。例如,在一些地方和部分企业早已积极推出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的今天,对改革内容和进程意义重大的总脚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却迟迟不见落地,顶层设计悬而未决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本就心存芥蒂的民营企业家们又多了一分疑虑。

  顶层设计至关重要,意见和方案的形成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统一,这个过程可能是非常曲折和复杂的,可能要经历无数次的讨论和修改。但是在国家的最高意见出台之前,央企和地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或许难有实质性的推进。如果意见不能出台,或者出台的方案不够合理,那么,民营企业势必会用脚投票,质疑改革。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民营企业家的观望不无道理。

  需要明确的是,民营企业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冷对和观望,并不是排斥改革本身,而是等待更多的能保障民企权益的政策落地,等待改革者们送上一颗定心丸,只有如此,民营企业家们才会确认,民营企业的春天的确已经到来。

  必须认识到,没有哪个民营企业家愿意错失发展的机遇。一直以来,尽管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境况让人忧心和同情,但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不仅让企业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甚至能够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更多的民营企业家,还在并不理想的企业生存环境中坚持,不断找寻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如果摆在面前的混合所有改革是一次机遇,哪位民营企业家愿意错过呢?

  毫无疑问,这正是民营企业家们对改革抱有热切期待的原因所在。

  3

  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 的吴敬琏老先生表示,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推动国企改革,首先必须要做的,是重树民营企业家信心。吴敬琏老先生的话,可谓一语戳中了民营企业家们最难解的心结,也戳中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尴尬之处。

  在改革的机遇面前,民企业家们应该主动转变心态,提振精神,向改革要信心。

  向改革要信心,首先的要求是,在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认识上,民营企业家们应该抛除历史成见,少一些感性和情绪,多一些理性和客观。

  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八届三种全会《决定》的表述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对此,2014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做了更为详细、具体的论述。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评价说,“混合所有制是我们今后长时间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在大政方针有明确的规定,信心首先来自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信心。”从国企发展的现实和必然规律来看,混合所有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只能前进,不能回头。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决定,是政策制定者对改革形势深化认识、顺势而为的结果。这应该是民营企业家对改革信心的根本来源。

  现在舆论中对改革存在一些忧虑甚至质疑,这些声音,情绪化的不少,有理有据的也有,民营企业家要区别看待,宁可多做些研究,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被舆论所裹挟。这样做,一方面,对自己提高认识、明辨是非会有切实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为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次,向改革要信心,要求民企业多一点耐心,给改革一点时间。

  国有企业的新一轮改革,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不能脱离这个背景。这就意味,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牵涉面广,系统性强,改革的深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需要稳步推进。

  例如,“四项改革”试点方案出台后,有些人发现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企业不在试点范围之内,就迫不及待地说,改革没有诚意。其实,只要稍加思考,就不难理解,改革才刚刚起步,做出这种断言,显然为时尚早。另外,先易后难是改革的常理,垄断企业规模庞大,相比竞争性国有企业,也缺乏改革经验,贸然推进,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民营企业期待改革加快步伐的急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同样不能忘记,我国的国企改革因为操之过急,是走过弯路的。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但还需要在实施细节上深入把握,如何把制度和政策安排周密,让改革的形式合理,方法得当,在考验政策制定者智慧的同时,也需要时间来保证。

  重树对改革的信心,有利于民企把握改革的机遇。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民营企业家需要做的,是理性分析当前形势,看到改革的进步,并且拿出一些耐心,给改革一点时间,等待更多保障性的政策和制度落地。

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曹德旺等30位福建企业家的回信,引发了企业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在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企业家们就企业改革提出了建言和倡议,习近平则在回信中鼓励企业家们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释放了推动改革、支持民企发展的强烈信号,也极大地激发了民营企业家们把企业发展壮大的热情和动力。

  就当下而言,民营企业面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机遇,正需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

本文摘自《混合所有制的逻辑》


   经济新常态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动了谁的“奶酪 ”?国企改革20年未竟之路将走向何方?民营企业因 何欢喜又担忧?国有企业如何重新激发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关注 和议论不少,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却不多。宋文阁、刘 福东编著的这本《混合所有制的逻辑(新常态下的国 企改革和民企机遇)》在回顾国企改革艰辛历程、总 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深刻解读混合所有 制的内涵特征和实践路径,在当前的历史性机遇下, 从操作层面给出国企与民企借势升级的指导意见,为 中国经济全面深化改革贡献智慧与力量。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