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兵败哥伦比亚:手上钱一多 人就容易傻
【卦意小解】
同人接下来就是大有,能跟人合作就能实现大富有。大有指的是大富有,这是说真正的大富有才是大亨通、大吉利。大有卦旨在揭示如何保有这种大富裕、大亨通的态势。
大有卦突出一个“德”字。“德”是什么?就是你在大富贵时候的格局,有多少财富你就得有多大的德行,你才能压得住这些财富。古人说“小丑备物,终必亡”,说的就是压不住这些财富的小丑,终究还是会被这些财富所累,引起别人对你的掠夺。
大有卦对从商之人一个很重要的启发,便是在追求事业扩张时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格局以应对不同的挑战。即便是在“大有”这种好局势中也万不可掉以轻心,不用心经营,到最后往往会成为拿一手好牌的输家。
【案例】
在并购中,新手犯错并不稀奇,即使是精明老到的行家,也照样会跌跟头。外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若不小心细致,不但难以保持“大有”卦所揭示的这种外部优势,甚至会使自己陷入困境,索尼这样的巨头就曾在风头正健时吃过这种闷亏。
索尼的前身是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1946年以19.5万日元创立的“东京通讯工业株式会社 ”。他们以修理收音机和留声机起家,在短短十年间依靠自主研发的磁带录音机和晶体管收音机成为日本的行业巨头。与传统日企的保守型发展策略不同,索尼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海外发行股票,依托海外资本市场来壮大自身实力。
索尼还通过直接购买海外企业来实现自己的国际化路径,索尼先后收购了CBS唱片公司和CES电影公司,这两次并购都很成功。但这些并购的成功经验并没有使得索尼在接下来的并购中交到好运,反而在两次小成功之后变得盲目自大起来。在花费高额代价并购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之后,索尼一度陷入麻烦的泥沼。索尼在这次并购中,由于过于自信,犯了一个财富新贵们最容易犯的通病,即“自我膨胀过度”。
毫无疑问,索尼当时的大方向是对的,而且很明智。索尼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收购电影公司?索尼当时手上握有Betamax这种大尺寸录像技术,但很多电影在拍摄时是用飞利浦公司发明的家用录像技术VHS。对以技术起家的企业而言,能够掌握行业技术话语权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让自己的技术成为全球行业标准是每个技术型企业心照不宣的最高奋斗目标。推广技术,这才是索尼花大力气买电影公司的初衷,只要控制了终端,还怕没人用你的技术?索尼买下哥伦比亚,目的是要寻求使自己的录像技术成为新的工业标准。
路线正确并不能保证万事无忧,索尼在这次并购中不仅仓促而且失察。轻敌与过度自信带来的粗心大意,才是导致索尼在交易之后面临麻烦不断的症结所在。索尼在此次并购交易中的粗心最起码让三路人马占尽了便宜 。
第一个尝尽甜头的便是哥伦比亚的原持有方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从1982年开始经营哥伦比亚,但效益一直不好,当可口可乐的格杰特得知索尼急需收购电影公司,便以每股27美元的价格将可口可乐持有的哥伦比亚49%的股票卖给了盛田昭夫这位老朋友,要知道并购时哥伦比亚的股票市价才21美元,可口可乐狠赚了10多亿美元。
如果索尼并不觉得这个交易不划算相反是一种诚意的话,那么索尼用275万美元年薪高薪聘请皮特•古柏和琼•皮特斯担任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首席执行官,就实在是诚意得有些过头了。这两位因曾替华纳公司制作过《雨人》和《蝙蝠侠》而声名远播,但善于拍电影不代表善于经营电影公司,此二人的真实管理能力与所得薪酬明显不成正比。
另外当时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被索尼高层漏掉了,索尼并不知道他们曾与华纳签订了5年期独家电影拍摄合同,没有任何一个知情人给索尼反馈“合同未到期”这个信息。这就直接导致华纳这个与并购交易无关的第三方,也从财大气粗的索尼这里顺手占了点便宜。索尼刚和古柏、皮特斯签完聘用协议就被华纳告上法庭,虽然纠纷在正式进入法律程序前以调节的方式解决了,但为此索尼又多花了一笔冤枉钱。古柏和皮特斯不但没有带领哥伦比亚实现盛田昭夫的愿景,还在惨淡经营的时候拿到了4000多万的遣散费。索尼公司在美国负责收购哥伦比亚的苏尔霍夫无奈只好成为代罪羔羊,以辞职谢罪。直到出井伸之接手美国业务,索尼才渐渐缓过劲来。
本文摘自《周易六十四卦破解六十四个全球并购案例》
本书共分64小节,分别运用《易经》里的64卦卦理剖析了64个比较典型的全球并购案例,既有成功的经验之谈,也有失败的惨败教训,还有如何规避恶意收购的方法技巧,条分缕析中蕴含了大量的战略管理思想。本书视角独特,语言生动有趣,它关注商业管理的大战略、大格局、大趋势,颇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