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本来就是一种介于公交和私人汽车之间的交通工具,满足钱多而时间少的人的交通需要应该是其本意。钱少而时间多的人可以去坐公交车,而不是等在马路边打出租车。从这个角度讲,我支持出租车涨价。我甚至认为涨幅还太小,上海出租车完全可以上调到5元每公里。要知道在德国等发达国家,出租车是相当贵的,每公里要折合人民币20元左右。
但还是有很多人反对出租车涨价,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什么不减少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而要消费者多掏钱?多数人都意识不到,减少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只能改善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并不能缓解出租车的供求矛盾,所以这只是一个纯粹的再分配方案,而涨价则是恢复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有效方案。
但是一个政策再好,如果不能让老百姓接受,也不是一项容易执行的政策。应该看到,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城市管理者给予出租车公司垄断经营权后的所得。提高出租车计费标准,单纯地让垄断者获益,是拿老百姓的钱去补贴他们,难怪老百姓不开心。这是现代城市管理应该极力避免的。如果出租车营运执照被允许公开拍卖,继而把拍卖所得用来补贴老百姓(比如上海世博会期间,政府向每个上海人发200元公交卡),或者用于改善公交系统,且每年向全体市民报告这部分经费的使用情况,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质询。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事关出租车涨价一事,我就不仅单手,而且举双手赞成了。
本文摘自《经济学家有点烦》
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本书作者给出的答案也许出乎你的意料:经济学“不怎么谈钱”,而是讲“人类的福祉”;自利是人的天性,人们总是期望个人小小的幸福可以“最大化”,经济学探讨的正是幸福最大化过程中该如何科学决策的问题。由此,小到相亲结婚、生儿育女、买车买房,大到社会财富分配、资本市场运行、城市化进程,均属于经济学的考察范围。
然而,深谙幸福之道的经济学家却烦恼上了,为何?作者用经济学者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娓娓道来,告诉你为什么“经济学家有点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