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上行月(1~4月)

2013-08-29 09:20:03

  从前面的数据图中,我们能够知道,年初是一年行情中最甜蜜的时间,历史上1~4月的各月涨幅平均值,无论是剔除极端值,还是按照全部22年,以及最近12年来看,都是正向的。主要原因是在经历了年底结算的压力后,主力资金做行情的欲望重新变强;而对银行来说,本着早投放早收益的方针,年初往往是一年中信贷投放最多,股市资金面最宽松的时间,这为股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年初有固定的年报事件,提供了各类丰富的题材与炒作概念;年初也是资金为一年收益打下基础的时间,即便是市场所处的趋势并不强,主力也会千方百计地制造局部行情,因此对股民来说,你想要赢利,想要赚大钱,必须要好好把握这段时间的操作。而笔者这几年连续在博客公开验证自己创立的“年报实战系统”,并且取得了连续的成功,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年初的利润。

  1月篇:股市之际在1月

  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而股市之际在于1月。

  1月行情既是一年的开端,又是年初1~4月上涨行情的主导月份,可以说是重中之重。1月行情总结起来有三大特点,或者说三大研究的重点。第一个是1月行情决定年线涨跌的性质,尤其是资金面的变革决定全年股市的走向和特征。第二个是1月走势决定了年报操作开始的时间和走向。第三个是1月底或2月初往往是春节长假,而一年中除了春节,类似十一长假,以及一些小长假,股民都将面临节日持币、持股的抉择,所以节日时持币、持股策略的选择标准,以及具体的持币方案和持股板块选择是需要仔细研究的,而由于1月研究要素较多,为了更加便于研究,笔者将这部分内容与2月春节效应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析,放在2月篇中。

  1月涨则年线阳,1月跌则年线阴

  如图2-1所示,纵观22年来A股的走势,我们可以发现,1月上涨往往对应的年线就会上涨,股民赚钱的机会也会很多;反之,1月下跌对应的年线就会下跌,同时全年的操作也会比较艰难。而且“1月涨则年线阳,1月跌则年线阴”的概率高达80%以上,既然能够在22年的交易中形成规律那么必然是有其原因的,尤其是22年间A股出现了很多的变化,个股数量激增,做空机制的丰富,主力资金构成更加多元化,各类交易制度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等,却都没有改变“1月效应”的出现,这也能够说明市场在1月有重要的因素反复出现。

  为了找到这样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需要从“股市钱规则”三大核心要素——资金、赚钱效应和赢利模式来分析。1月是年初时资金面最为宽松,也没有结算和排名压力,各路资金早投入早收益的时间,此时主力介入带来赚钱效应,就会激发更多的资金效仿,从而将行情做大;而此时资金不入,那么随后经济和政策面更为复杂了,流入股市的资金只会更少。所以1月时主力确定了方向,就定下了其一年操作的方针和主线热点,让这不仅决定了市场走势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市场赚钱效应的强弱,这是“1月涨则年线阳,1月跌则年线阴”的内涵所在。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在年初股市走弱的情况下,主力想要赢利就必须要通过一些特殊的赢利模式手段,比如说股指期货和ETF的套利模式,次新股,以及局部行情中的概念股与题材股等,这也是为何一旦行情年初走弱,热点把握难度也会增加的原因。

  此外1月很容易出现资金面的变革,这也会大幅影响全年行情的运行。如图2-2所示,图中方框部分是将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1月走势进行了重点标注。其中我们可以发现,2010年的1月18日和2011年的1月20日都出现了上调准备金率的情况,结果不仅当时出现了一波下跌行情,也导致了2010年间的A股走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虽然10月国庆带来了一些起色,但很快仍继续向下调整,并未能改变概念下跌的大趋势。在2011年1月再度出现了准备金率的上调导致1月走势的下跌,全年行情也跟随弱势,此时行情比2010年还弱,即便是反弹也只能维系在局部行情,很难出现像样的连续反弹走势,只出现了三个成规模的赚钱赢利期,即1月26日、6月21日和10月24日为起点的三波行情,而行情规模也在逐步降低,一切都是源于年初资金面的收紧行为导致主力对全年行情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这就出现了前面提到的,主力必须要利用特殊赢利模式来赚钱,这样资金越来越减少对指数等大行情的投入,而是转向投机型品种的研究,从而也导致行情持续走弱,而2012年1月和年线走势更为神奇,1月本身走势就呈现一个V型,先跌后涨,而回看全年,呈现出一个N字型的走势,在年初构筑了一个大M头,随后连续6个月下跌,靠12月的长阳,一举将年线收红,再度实现了1月阳则年线阳的走势,这不得不说是时间效应的神奇。

  那么基本了解了1月提示的资金面动态之后,股民又会产生疑问,1月是如何影响着市场的牛熊股运行模式呢。如图2-3和图2-4所示?笔者特意挑选了2005~2012年这个时间段(之所以挑这个时间段,源于其间有过两波牛市,一波是2005~2007年,即998~6124点行情,两个图从左侧作了两个标记就是对应998点和6124点;另一波就是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小牛市,即1664~3478点,左侧第三个标注对应的就是3478点;而最右侧的标注是2010年国情行情时的高点,股民要记住这四个关键的时间点,后面将重点分析)。而之所以要调整这两个指数,是源于上证50指数是权重股和价值型蓝筹股的代表,中小板是股性活跃和概念丰富的中小盘股的代表,所以这样的对比能够轻松找到市场主线板块,对应资金的性质以及股市的牛熊特征。

  下面进行真正的对比研究。要找到牛市根源,就必须要说到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这段时间,也就是沪指从998~6124点的大行情,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上证50指数是市场的主要领涨力量,从693点一路涨到了4772点,涨幅是超越主板指数的,如果兑换成沪指点位即是超过6870点。而这个时间段,中小板综指则从998点涨到了6315点,涨幅是落后上证50指数近10%的。当然这里我们注意一下,上证50指数是权重股的代表,其大多是没有新股注入的,而中小板综指是不断地在扩容,这也给其指数带来了一些被动上涨,所以其涨幅实际上应该更差一些。如果单纯从个股来看,这波牛市行情中,实际的主导力量是以金融、地产、煤炭、有色、钢铁为首的权重股,大量中小盘个股只是跟风上涨,而且很多个股涨幅落后于指数很多,甚至很多个股并没有涨。我们再对比两个图的量能(图2-3和图2-4中都有对量能进行标注),能够发现,上证50指数为首的权重股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2009年2月至2009年7月,2010年10月出现了明显的放量,而这期间恰恰是指数最强的时刻,其余时间都是缩量的状态,而实际上从2006年至2011年年底,权重股持续放量的时间在降低,这说明主力资金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在下降,所以市场的强势格局无法形成。反而我们看中小板综指能够发现,自从2008年10月之后,市场量能明显开始放量,并且持续了3年多的时间,很显然当市场资金对市场失去控制的时候,大量资金只能去选择资金消耗量小的中小盘个股,特别是当IPO加速后持续给中小盘个股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所以出现了中小盘个股接力炒作,这是形成中小板牛市,而权重股熊市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所谓牛市就是资金与赚钱效应的良性循环,资金投入行情带来了热点产生了赢利,这样此节场内外观望资金入市做多,从而继续推动热点的走高,量能越活跃赚钱效应越明显,越能赚钱越吸引资金。而如果说消耗资金量大的权重股能够活跃,形成明显的赚钱效应那么则说明市场资金量充沛,股指必然会出现大行情,甚至是大牛市;如果说资金面由充沛开始收紧,但能够维系局部的热点,那么大量资金就会撤离权重股而转向中小盘个股,则权重股就会低迷,而消耗资金量小的中小盘个股就会活跃,甚至出现中小盘股的牛市,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间走势就是典型;如果说资金面继续收紧,那么行情范围就会更加缩小,甚至连中小盘个股行情都无法维系,只能够维系很小范围内个股的短期行情,还要不断地更换热点来维系投机型的利润,2011年的走势就是典型。

  要想找到熊市根源就要说到2009年8月后持续了将近30个月的弱势行情,也就是图2-3和图2-4中左侧标注的第三个位置,在这里我们明显看到市场进行了一个风格转换,中小板综指持续走高,并在2010年11月创出了历史新高。也正是在2009年8月的热点转换后,沪深主板市场陷入到了低迷,一直调整至今,长达27个月之久,这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上证50指数为首的权重持续弱势,高点逐步降低,低点不断被刷新,因此可以判断正是权重股的低迷导致了2年多市场的调整,而权重股低迷的最大一个因素就是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市场炒作成本的增加,其使得指数下跌、市盈率下降、股市见底三者产生了背离。在2009年8月之前,只要市场下跌,市盈率就会跟随下降,同时流通市值也跟随调整,那么达到低估值区间就会反弹,但在这2年多的调整中估值持续下降就是没有反弹,这源于指数下降的同时,新股和大小非解禁导致流通市值也在快速扩张,出现了个股越跌其炒作成本反而越高的情况,导致主力资金无利可图从而持续外流寻找其他市场的机会,这也是为何同期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出现交投活跃的原因。第二个是赢利模式的丰富,2010年4月之后,股指期货和ETF等多向交易的品种出现,直接改变了市场赚钱效应,主力资金不再需要通过持续做多来获利,而是可以通过无风险套利,以及利用市场机会做空来赢利,还有诸多跨品种、跨地区、跨周期的套利模式,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赘述,希望了解案例和系统的股民可以参考《赚在起跑线》书中的“股指期货与ETF套利实战系统”的分析(同时笔者也会在本书的12月篇对套利操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由此,股民应该明白,资金面结构和板块间量能活跃特性直接决定市场的牛熊和热点板块的变化,而1月恰恰就是这些信息呈现最活跃的时间。所以对股民来说,我们要重视1月行情,要格外关注此时资金面的变化,要对全年行情的大趋势作出一个清醒的?断。如果此时出现加息、提升准备金率等收紧资金面的行为,那么对于1~4月行情的影响还相对有限,但时间越往后推移对行情影响越大,资金面的掣肘会让市场行情规模大大降低,更多的时候股民只能对创业板、中小板等中小盘个股进行关注,或者是进行类似股指期货和ETF的套利操作。相反,如果1月没有出现收紧行为,而是延续之前的宽松行为,甚至还出现了降息、下调准备金率等资金面宽松的行为,那么该年是非常有希望走出波澜壮阔的大行情,各类品种都有望活跃,特别是那些价值蓝筹股和权重股最容易被大资金青睐,实际上2009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处于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呵护下,这与2010年和2011年正好相反,所以2009年市场走出了一波非常良好的走势,尤其是银行、地产、钢铁、煤炭、有色等权重股大幅走强,相对来说,中小盘个股表现则很一般。由此可见,由1月走势来推测全年行情的走向和热点板块性质,是股民实现赢利的一条捷径,这也是笔者“主体思维选股法”所推崇的自上而下的选股方式。

  说到这里,股民可能会想到一种现象——每年年初和上一个年度的年底时,媒体、机构都非常喜欢推荐年度金股和对年内行情高度预测,而每当到了年底再来看这些预测时,很多都是非常可笑的,所谓的金股很多不仅没有走强,反而成为熊股,那些年内高点、低点和走势预测更是相差甚远,所以很多股民总是对这样的预测抱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笔者认为股市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就在于不可预知性、未知性和突发性,所以预测的意义在于对全年走势和热点作出一种提前的研判,其并不是要创造和改变行情,而是说要提前做好风险规避的策略准备,同时也要对于市场可能出现的机会进行研究和伏击,这样股民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股市出现的各类走势。由于A股规模的扩大,资金构成的复杂,影响市场的国际、国内因素越来越多,再加之市场体系的不断创新,对于投资者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如今个股数量大大增加,在数千只个股中选股本身就很困难。而且如今股指上涨也不再是全体个股都能够享受,而是反弹主线大涨,跟风板块小涨,而大量的个股是滞涨甚至是下跌,风格的转换也成为市场每波行情的要点。所以我们看各类预测的时候,尽量去借鉴其思路,掌握市场的各类规律,经过自己的思考来进行预测,而不要照搬别人的结果,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预测的意义。此外,通过前面介绍,股民应该了解了,真正预测全年走势的黄金时间是在1月底,此时通过1月走势的整体脉络和资金面特点去预测全年的牛股板块与走势是可能的,而在之前去作各类预测,基本上都是一种“空谈”,很难有实际的意义。

  1月除了预测全年热点板块和走势的任务之外,最重要的,也是股民直接产生收益的就是年报了。年报板块非常特殊,拥有三大优势。第一,年报是固定时间段中的固定事件,即每年1月第一个交易日到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其是反复出现,这就为实现复利效应提供了条件,而复利效应是普通人实现巨额财富的最可行的途径。第二,年报板块是一年中最早出现行情的板块,把握好该板块就抓住了1~4月行情的主线,对于实现一年的赢利目标大有裨益,同时年初操作成功能够让股民一年都拥有心理上的优势。第三,炒作这个板块的资金和行情特点相对固定,这样就为实现赢利模式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值得股民花费精力来研究,并长期用其获利。笔者在《主体思维选股法》书中介绍的年报实战系统的初级版使用战法,随后又在《赚在起跑线》中将“年报实战系统”的高级版公布给了大家,并将系统的要素构成、创立思路、模式化过程、拓展模式等全部的细节介绍了出来,同时在最近几年的博客中也进行过了连续的公开验证,取得了成功。下面笔者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系统,如图2-5所示。

  首先,笔者确立了“年报第一股”这个介入点,因为每年1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必然会有正式的公告来明确上一年度年报预计公布的顺序,这个时间和事件都是固定的,而且信息来源是交易所官网,这比任何渠道的小道消息都可靠,显然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未知因素,让年报板块变得有章可循。

  其次,由于市场规模扩大之后,“年报第一股”已经是一个群体,包括沪深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中最早公布年报的个股,因此需要对这些个股进行一个筛选,选出其中更具年报炒作特点的个股。(若股民初次运用该系统,把握并不熟练,那么系统的条件可以放宽一些,即可以最早公布年报个股为基础,在同样较早公布的年报个股中找寻与最早一批公布年报个股行业或概念相类似个股。)筛选的条件就是看其是否具有板块代表性。较早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为的就是“广告”效应(因为整个市场都对最早公布年报的个股感兴趣,无疑这本身就是一种宣传),容易引起资金注意,股性更为活跃。同时一般敢于早期公布的都是业绩较好的,至少说是被粉饰得很漂亮的个股,那么此时我们就要看其业绩较好的原因,是否具有板块内普遍的示范意义,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很容易形成资金对整个板块的追逐,从而出现明显的赢利效应,那么这就是我们要找寻的目标了。

  然后,我们还要适当地结合一下当时的热点时政。年报是过去一年的汇总,在第二年年初公布,那么其本身就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年报第一股”中有符合过去一年中热点政策的部分,无疑是如虎添翼的行为。该点是我们选股时,进行更深层次发掘的关键,下面的实际案例中笔者会就此进行重点的分析。接着,在经过了筛选,确定了“年报第一股”中真正有效的品种之后,下面就要对其所对应的板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挖掘适合自己投资风格和操作模式的个股,此时往往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时间了,因为只要板块选择合理,那么基本上可获得平均收益,而更高的提升就在于股民精选个股和对于个股时机的把握了。最后,笔者给大家明确三点注意事项。第一是年报板块时间范围是1月初到4月底,一般过了4月底之后,这个板块随着年报的尾声也就基本进入到了平台整理期,甚至是一年中的高点,所以这个时间点要掌握好。如图2-6、图2-7和图2-8所示,这是最近几年,笔者利用“年报实战系统”挖掘出来的年报牛股群的代表个股,都是1~4月的股市领涨品种,处于涨幅榜前列,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在4月下旬结束了行情,随后就是长期的横盘、调整,即便你再持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无法带来更多的利润。所以说年报板块就是特定时间中的特定行情,过了这个时间周期,其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股民千万别因为一时的操作成功就忘记了操作时间。

  第二点是高送转这个因素,这个和笔者在《股市钱规则》一书中介绍的牛股与概念要素的关系类似,即牛股往往会显现一些概念要素,但并不是有概念的个股就会成为牛股;年报牛股往往都会有一些高送转的潜质,但并不是说所有高送转个股就会大涨,就能够成为年报牛股。因为送转是要除权的,如果没有抢权与填权走势,送配对追寻利差操作的股民来说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而且很多时候高送转往往是有陷阱的,比如说丹化科技在2009年亏损4487.62万元,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数,根本无法进行利润分配,但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以10股转10股的比例进行转增,这样其通过高送转的行为就可以逃避其亏损的负面效应。与此同时,高送转还往往是再融资和圈钱的外衣,分红是用现金方式将利润回报给股民,而送股是无须付出真金白银的,只是将股本与账务进行调整,将应分配利润转为公司股本的增加。因此无论送多少股,上市公司都未曾给予股民一分钱的回报,而抛出了高送转概念后,很容易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炒作,也就更容易通过再融资议案的股东和股民投票。这样上市公司只是通过送股就获得了诸多的利益,不仅省下了大笔应该分红的资金,还重新向股民圈到了大量的现金,股价也得到了提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第三是时间点与介入个股的关系,年报个股的研究是越早越好,但并不是说越早介入越好,也需要对于市场趋势作一个明确的分析后再选择合适的时间,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热点板块都需要顺应大势和市场运行规律才有意义,这点也是需要明确给股民的。这其实也是笔者总结的小经验。由于1月是一年当中资金压力最小的时候,如果说1月资金没有选择入市那么能够说的是市场有其所顾虑的事情,而1月下旬和2月上旬又往往是春节的时间,此时做空的情绪又会下降,所以说年初的市场往往较为微妙。若是市场走势能够在1月尽快由多头掌控,那么我们可以轻松地介入,但如果是市场在1月趋弱,那么我们要介入的时间就应该错后,甚至要到2月中下旬才能够介入。

  对于初次使用这种系统的股民,需要一定时间来熟悉,尤其是可以查阅一下《赚在起跑线:股市赢家模式》书中介绍的这几年使用该系统的详细案例。而对于很多经常阅读笔者博客和已经阅读过之前笔者书籍的股民来说,应该早已经对这套系统很熟悉了,类似2008年年报挖掘了以中兵光电为首的军工板块,2009年年报挖掘了以康强电子为首的电子元器件板块,2010年年报行情挖掘了以三爱富为首的化工化纤板块,均取得了板块平均涨幅在50%以上、强势个股在100%以上的收益,所以对于股民来说,1月是股民利用该套系统获利的黄金时间。

本文摘自《日历买股法》


  所谓股市时间效应,即正确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等于被套,错误的时间做正确的时间也是被套,如果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就是深套,只有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会赢利。所以从时间角度来看。股民必须要按照日历效应按图索骥找到时下的热点个股,才能实现赢利。在我们常规的思维中,股民总是以股市和个股角度去进行操作,而股民本身是弱势群体,对市场要素、政策、消息、趋势等方面感知存在滞后性,因此很容易被套;同样从个股出发,由于股民本身没有资金优势,对上市公司研究能力较差结果还是很容易被套。但从时间角度出发则不同,这就如同我们熟知的"天时"。根据不同的"天时"播种对应的农作物,就很容易收获,而这正是笔者在《解套第二课:日历买股法》要达到的效果。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