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自己
为了调整到第3选择的心态,我们必须首先看到不一样的自己。我们不再只是产品销售人员(讨价还价者),我们不再打电话给客户,告诉他们:“我有一个新的改良版的东西,想不想试一下?”相反,我们成为协同者。我们不断寻找新方法,帮助顾客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你可能经常听到优势谈判很重要这样的话。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一方相对另外一方处于强势地位。对我而言,意义却大不相同。不管我与对方的权力关系如何,我只会在正直、诚实、双赢的心态下同他们进行实力谈判。一个在谈判时运用权力打压对方的人,可能会取得短暂的胜利,但是这种人在市场上不值得信任。要做一个有第3选择思维的谈判者,必须首先视双赢为目标,不接受任何对人对己都不利的事情,不使任何一方失去任何东西。
我的儿子戴维有一段时间担任我们公司的销售总监。一天,一家大公司提出跟我们合作的意向。戴维的销售团队非常兴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如果它能购买我们的服务,我们就能获得丰厚的收入。
可是,认真研究过交易条款之后,戴维意识到折扣打得过低,公司几乎无利可图。他不想做这笔交易,但是销售团队向他施压,让他继续,“这样的客户千载难逢!这笔虽然是特价,但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业务,以后我们肯定会得到更优惠的条件的”。
戴维一直抱有双赢心态,如果客户的胜利以牺牲我们的利益为代价,那么无论销售额多大,关于未来的模糊承诺多么动听,这样的交易都不是好交易。因此,他来到了这位客户所在的总部,试图跟他们达成第3选择。
“每个人都知道游戏规则,”戴维说道,“对方是大公司,谈判代表的职责就是强行让经销商屈服,他们已经习惯于此。他们想回去对领导说,‘看我为你做了什么’。我们不想再玩这个游戏,不双赢就免谈。”
最后,不知道对方是为我们的决绝所影响,还是真心想要我们提供服务,他们最终接受了我们的条款。这对双方来说是双赢的,我们之间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
协同型谈判的基础是双赢心态,并且是从“我”开始的,但双赢心态只是开端,我必须乐意同你一起创造让我们都惊喜的东西。
若干年前,我们想研究一些公司未能成功实现重要目标的原因。我们计划要做一项调查,于是我们把业内最好的调查公司都叫到一起让他们开价,他们报出的价格令我们大吃一惊,我们的反应就是销售人员口中常说的“退缩”。“什么?”我们大叫,我们从未想过做这样一项调查会花费这么多。
后来我们找到了皮特,他是一家知名调查公司的代表。他没有直接开价,而是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做这项调查?你们想做些什么?”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个项目,我们向他解释,多年以来我们的业务范围都是教导个人如何提高效能,而现在有很多人想让我们帮助他们的公司提高效能。我们谈到了我们对信息的需求、客户所面临的挫折以及我们要帮助他们达成的愿景。
皮特倾听了我们的想法,最终给我们提出了若干条建议,没有一条建议需要花费大量费用。他的有些建议甚至不会给他带来任何收入,比如说我们要采访的相关人物的介绍。他教我们如何处理数据来节省调查开支,还坦率地谈起了自己的公司在执行策略上存在的问题。
皮特所做的是很多专业谈判者告诉你不要做的事情。他做出妥协,放弃收入,教我们如何自己做调查而不是选择他的公司去做。他的建议让我们不花钱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他完全坦白自己的成本和利润并表明自己的目的。我们深入谈了很久之后,皮特才为自己的全部建议报出了一个价格。
皮特是过于单纯不会赚钱吗?在我看来,完全不是。皮特不仅是在做一笔交易,他对我们想解决的问题更感兴趣,于是成为了我们项目的忠实合作伙伴。他向我们提供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新颖而独特的方法,他为我们联系了培训调查问卷设计最新知识的专家,他帮助我们改变了头脑中的调查观念:为什么调查,如何调查,调查的局限是什么。我们的钱开始流向他那里。最后,我们委托皮特的公司调查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这仅仅是我们合作的开始。当我们成为调查供应商时,他和他的同事为我们的产品设计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意见。多年来我们一直与皮特合作,他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服务,我们也视他为重要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皮特这样的伙伴会越发珍贵。他们视自己为协同者而不是产品销售人员。很多专业销售人员由于无法坚持协同,导致其自身价值不断贬值。买家会越来越厌倦不会协同的销售人员,而不管他们有没有双赢的心态。
本文摘自《第3选择》
我们的面前总是充满难解、看似无解的问题。于是我们失望、决定放弃,或勉强接受一些最终还是会让自己觉得很糟的妥协。
面对任何问题,大家惯用的第1选择就是按照“我”的方式,第2选择就是按照“你”的方式来进行。冲突点往往就在于,到底是你的选项比较好,还是我的。因此,不论选择哪一方,都会有人觉得受伤或牺牲。史蒂芬R26;柯维指出,这时不妨考虑第3选择: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设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让双方都能从冲突中找到一条出路,称之为“第3选择”(The 3rd Altern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