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样的危机之中,那些有着灵敏经济嗅觉的经济学家们感受到了危机带来的空前压力,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和意见。
这些经济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和立场上对中国当前的形势做出判断,尽管他们的话听起来像是杞人忧天。然而,当一些事实不幸被他们言中,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并非在危言耸听,我们应该对他们的话提起足够的重视。
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较量中获得了“世界制造业中心”“世界工厂”的称号,国内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中国的经济体系还是非常脆弱的。
例如:中国对国外市场的严重依赖,特别是对重要资源的进口严重依赖并没有缓解;中国的自主创新体系还没有形成,在一些核心技术进步方面还受制于国外的大企业集团;中国的产业大部分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行业,表现出“外强中干”的态势。
除此之外,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隐患,如粮食安全、外汇安全、产业安全、能源安全等。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仍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尚未转型为集约型发展模式。
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空间有多大?经济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崛起的步伐会不会被中断?这些都是中国没有办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正因为如此,在危机中前行的中国必须要时刻保持足够的警觉意识。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建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为发达国家创造更多利益。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将中国经济引入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利益轨道上来,从而使其更加符合西方的价值观和全球战略。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些国家开始在全球化的名义下,以种种手段渗透并逐渐掌控了中国各领域、各行业的资源,同时还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和陷阱来误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危机深重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之中,外资已经在严重动摇我们的经济独立,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国家的经济安全,阻碍了我们科技的进步,导致我们内需和出口的二元经济结构无法均衡……这一切造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面对各种问题,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没有必要过分担忧,但也不能漠视问题的存在,更不能陶醉在此前所取得的成就之中沾沾自喜。
我们需要唤醒国人的警觉,树立忧患意识,带着危机感布局战略,谨慎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不希望经济学家们的危险预言成为现实,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大趋势3:萧条还是重生?》
《中国经济大趋势3:萧条还是重生》以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以读者的期待和需求为依托,为中国经济的未来趋势做了周密而详尽的论述,而且其中还有大量的案例解析,最新的数据动态,以及一些有待批评和指正的建议和对策等,帮助读者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有一个综合而全面的了解。
洞察中国经济走向,把握中国经济脉搏,关注中国经济热点,《中国经济大趋势3:萧条还是重生?》将为您奉上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经济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