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群雄角力--新?区,盛宴还是鸡肋?(6)

2013-11-23 08:41:44



  还有,在申报"新特区"过程中,一向精明的河南人这次显得有些迟钝。相比河南,同属于中部的湖南、湖北早就在规划绸缪,"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一体化"都曾参与过第三批"新特区"的竞争。

  武汉的申报除了下手比较早外,还研究得比较透,曾经五换申报主题,才获得成功。湖南也早已在城市群、区域一体化、重点经济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和实践。湖南提交的新的长株潭新区开发建设方案,按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要求多次做出调整,新方案更加符合改革、示范和发展的要求。湖南省的主要领导也是不露声色,加紧公关。在申报"新特区"时,"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强调自己鲜明而又独特的个性,也强调自己对于全国其他区域的参考意义和典型意义。可以说,湖北、湖南这些举措,对于中央在考量和选择这两个地方做"新特区"时的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南本地的媒体也在批评,河南的行动确实慢了半拍。直至2007年8月25日,河南才在一次"高峰论坛"上第一次对外界表态,"郑汴一体化"将申报第四批"新特区"。

  其实从客观上分析,河南下手未必就很晚。早在2005年郑东新区就已经十分成熟,在申报第四批"新特区"时,郑州曾以河南省重点打造的郑东新区作为主题申报"新特区",但遭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和反对,因为已经有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先例试点,如果继续以郑东新区这种模式为主题进行申报,获得批准的可能性极低。所以在冲刺第四批"新特区"时,河南才正式亮出"郑汴一体化"的旗子,并作为申报主题。

  2007年底,当河南申报"新特区"最终落榜的消息传来时,河南本地媒体《河南商报》一篇题为《中部新特区花落武汉长沙,三地竞争郑州落榜》的报道显得不无沮丧:湘鄂沸腾,欣喜至极,河南反思,落寞寡欢--郑州为什么落败?这一次败落,再一次拨动了郑州人敏感的神经。与湘鄂两地的兴高采烈、意气风发相比,河南则开始总结经验教训,陷入深深反思与自责之中:相比"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郑汴一体化"显得弱小、年轻、不够分量,如果以"中原城市群"的名义来申请"新特区",可能几率更大一些。郑州的发展模式一直也是受到质疑的。"郑汴一体化"虽然提得早,但其名头也早被"长株潭"盖过了;原来的"中原城市群"也已败给"武汉1+8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当时的弱点是其改革探索没有"郑汴一体化"成熟,其城市间的合作还仅仅停留在口号、文字上,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联合、对接,也没有带动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并未形成有机联系。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国城市危与机:大困局
  国家“十二五”战略已经开局,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如箭在弦。竞争世纪,谁已被遗忘?区域经济时代,谁在快速崛起?中国的城市竞争已经空前白热化,城市之间为抢夺各种资源而展开的竞争可谓波澜壮阔,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收集了中国内地城市在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城市发展与竞争过程中失误运作的大量经典案例,也对中国城市圈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乱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书丰富的案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发展竞争过程中最受人关注也是最为典型的标本,也是目前最具参考性的中国城市竞争MBA案例库。该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观点尖锐、批判性强,对种种城市乱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