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投资人尊敬与推崇的股神巴菲特,靠价值投资哲学赚得令人称羡的财富。他的投资方法有个妙喻“滚雪球”,真的非常贴切。
简单说,滚雪球原理有两个重点: 一是找到值得抱的雪球,也就是价值被低估的好公司;二是滚雪球的跑道要够长,就是买进之后长抱不卖,每年不断累积获利,雪球就会愈滚愈大。
滚雪球原理应用的就是威力强大的复利概念。想学巴菲特赚大钱,你一定要懂什么是复利。但在认识复利之前,我还是先讲一下单利的概念。
单利计息是把本金与利息分开
单利和复利是金融机构计算利息的两种方式,目前的金融机构大多混合采用单、复利的计算方式,因此,投资人必须要清楚两者的用法与意义,才能对财务知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单利的计息方式是本金与利息分开,也就是本金归本金,利息归利息。不论时间长短,用来计算利息的本金,是不会改变的。
例如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5%,你存入本金10万元,不论存款期间是1个月、1年或3年,都是用10万元的本金来计算。这三个期间的期末本利和,也就是本金加利息。
这个例子说明年利率5%,10万元的本金,每年会产生5000元的利息,3年会产生15000元的利息,是1年的3倍;当然,1个月的利息就是5000元的1/12。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单利产生的利息是以线性在增长。
如果金融机构都以单利来计算利息的话,那么存款人选择愈短的存款期限愈有利,因为拿到的本金加利息,可以合并再拿去存,下一次的本金就变大了。
例如,现在年利率5%,存款1年可以拿到5000元的利息,假如只存半年,虽然半年只有一半的利息2500元,但是将半年后的本利和102500元,再拿去银行存半年,期末时就会得到:
102500×[1+5%×(6/12)]=105063元
上、下半年分2笔去存的利息总共是5063元,比起一次存1年的5000元利息,多了63元。
你有没有发现,条件都没有改变,总存款期间还是1年,年利率还是5%,本金也还是10万元,计息方式也一样都是单利,唯一不一样的是,一种是一次性存1年,一种是分两次存,每一次存款期间为半年。分成两次存款,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利息。因为半年后所拿到的本利和102500元,可以当做下半年的本金去计息,所以总利息当然比一次存款高了。
聪明的投资人知道单利存款的期间愈短,期末的本利和就会愈高,银行为了让投资大众不必进进出出分多次存款,可以一次存久一点,于是就采取复利的计息方式。
复利的本金会随期数垫高
复利的意思就是每次到期后的本利和,会自动当做下一期的本金继续计息,也就是每期的本金,会随着经过的期数愈垫愈高。复利的公式如下:
【复利的公式】
FV=PV×(1+r)n
FV为期末本利和,PV为期初本金,R为每期利率,n为年数
写成中文的算式就是:
期末本利和=期初本金×(1+利率)年数
◎用EXCEL公式来表示
年化回报率=(期末净值/期初投入)^(1/年数)-1
再用上面的例子来看看什么是复利,本金10万元,年利率5%,存款1年,每年复利1次,1年后的本利和:
FV=100000×(1+5%)1=105000元
但是,并不是每年都只有复利1次,银行的定存每个月就会计息1次,所以相当于每年复利12次。如果每年复利m次,上述复利公式就可改成通用形式:
【复利的通用公式】
FV=PV×1+Rmm×n
如果每个月复利1次,那么1年后的本利和就等于:
FV=100000×(1+5%/12)(12×1)=105116元
复利其实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人口增长也是复利的一种,如果每年人口出生率为3%,那么5年后的人口就是现在的1.16倍,计算如下:
(1+3%)5=1.16倍
复利的威力就在于每年所产生的利息或报酬,会继续当成下一期的本金,持续投资下去。也就是把赚到的钱,再继续投入,这样只要时间一久,金额就会增长得很快。这也就是巴菲特的滚雪球原理。
表2-3是期初本金10万元,不同回报率和不同年数对期末本利和的影响。看看16%那一栏(最右边),期初投入的10万元,到第5年时才不过约21万元;可是,到20年时已经将近200万元;到了30年更是飙到将近860万元。换句话说,如果你现在拿出10万元,投资在一个回报率16%的商品上,30年之后,10万元会变成860万元。想想看,如果把这笔钱存在银行,你是不是亏大了?
看到这里,你一定就明白,为什么投资回报率在投资理财中是这么重要了,既然志在致富,当然要找投资回报率较高的投资机会了。
怪老子语录:用复利计息的理财方式,就能让钱滚钱,获利惊人。
本文摘自《领薪水后的第一本理财书》
要投资,先学会理财;要赚钱,方法是关键。本书作者萧世斌是台湾地区知名的大众理财专家,他坚持“做投资要会让数字说话”的理念,坚信投资者一定要懂财务管理。通过15年的学习、摸索、修正,他将自己研究多年的实用投资经验整合成试算表,与读者分享。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大众讲授投资课程,让读者们轻松学会财务知识、各类资产价值评估、个人家庭财务规划等,真正“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