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是问题一和问题二答案的本质所在呢?我们知道,经济进入衰退阶段后主要会表现出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物价总体水平与之前相比,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二是社会失业人员显著增加。当物价总体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时,"今天的100元仅相当于明天80、90元"的命题就不再成立,今天的100元有可能会是明天110元了。因而,即使现在的银行利率为零,人们也愿意把钱存入进去,毕竟我们手头有钱时,总会显得比没钱在手时更要慷慨和大方。当社会失业人员显著增加时,大量的企业出现了生存困境,产品生产出来而销售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把自己积蓄的钱投资到某个领域,是需要有非凡的勇气和锐利的眼光,如此高的要求,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望而却步,想想还是把钱存到银行放心。
我们的钱包里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现在,我们回过头再想想,在2008年上半年之前,国家还在强调要稳定物价,防止物价过快上涨,银行在不断加息;一转眼,到了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10月份以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似乎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演变成了要稳定物价,不是防其过快上涨,而是要防止其过快下跌,银行也随之出台了相关的降息政策。经济学家将2008年上半之前的经济形势称之为通货膨胀,而之后的经济形势称之为通货紧缩。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们的钱将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可以将两块钱当作一块钱来用;而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我们现在的钱要比以前值钱多了,得把一块钱当作两块来花。
我们的钱一会儿不值钱,一会儿又值钱,这可真够累人的!很显然,我们现在处在了通货紧缩、钱值钱的时代。如果你钱包里现在有着一定数量的钱,我想你是盼望你这些钱非常值钱,最好一元人民币能有一美元甚至是一英磅的购买能力。但是,我要告诉你,如果你这个想法是暂时的,可以理解;如果是长期的,那你就犯了一个很明显的常识性错误。
本文摘自《通货紧缩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