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钱包有一个隐藏的秘密(1)

2014-08-08 20:26:21

    还是把钱存到银行放心

    20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过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人们把钱存到银行,却得不到一分一厘的利息,即零利率,任由银行处置他们的存款。类似情况在我国也发生过,我国在1999-2006年期间一直保持了极低的存款利率,且开征了20%的利息税,本来就极少的利息,还要上缴一部分给国家,所剩下的就少得更可怜了。

    没有过生活体验的人,对此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无法理解。在他们看来,在零利率或近于零利率的情况下,与其将钱存入银行,还不如将它存放在家里,这样既可以随时用它来消费,又可以抓住合适的时机进行投资。要知道,去银行存取款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经常得排队,还要牢记密码而又不能让他人知道,既费力又费脑(西方将往返于银行与家庭之间的成本称为"磨鞋底成本")。在存款没有可观利息收入的情况下,将钱存入银行得不偿失。

    但是,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上述那个时期,大多数人会选择把钱存入银行,而不是存放在家里。以我国为例,1999-2006年间的居民年末存款余款是"芝麻开花,节节高",1999年年末是59621.8亿元,2006年年末是161587.3亿元,年均保持了15.3%的增长率;在当时的日本,情况也是与此大抵相似。这个事实引出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按照人们理财的正常思维,今天的100元仅相当于明天的80、90元,在银行零利率或低利率的情况下,将钱存在银行无疑是亏损的。在如此亏损的情况下,为何大多数居民都心甘情愿地把钱送给银行,让银行去谋利呢?

    问题二:既然将钱存入银行是一件相当划不来的事情,还不如将钱即时消费掉或进行一些投资,这样至少能获得与当时钱数相对等的效用。那为何事实并非如此呢?

    其实,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此时此刻有着深刻的感受,不用专家解答也再清楚不过了。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金融危机在中国的扩散与蔓延,我们进入了经济周期的另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物价不再持续上涨,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结束了之前的疯涨状态;工作不再那么好找,之前部分经济学家所预测的中国劳动力人口将在2009年进入短缺时代没有成为现实,而是失业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困难;居民的收入进入到了缓慢增长阶段,很多单位不再给员工加薪,甚至出现了减薪现象。总而言之,我们现在处在了一个与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之前截然不同的时期了,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我们的经济进入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这就是上述两个的问题答案本质所在。

    

本文摘自《通货紧缩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经济危机继续蔓延,通货紧缩初露端倪我们的钱越来越值钱了,但我们挣钱却越来越难了为什么能够买到便宜的东西是件危险的事? 通货紧缩下如何理财?如何生财?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金融危机在中国的扩散与蔓延,我们进入了经济周期的另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物价不再持续上涨,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结束了之前的疯涨状态;工作不再那么好找,之前部分经济学家所预测的中国劳动力人口将在2009年进入短缺时代没有成为现实,而是失业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困难;居民的收入进入到了缓慢增长阶段,很多单位不再给员工加薪,甚至...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