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间之窗(3)

2014-08-16 18:12:45

    这几宗投资亏损案例的发生也有内在原因:

    一方面,近两年是中央企业业绩大幅度提升、众多央企大举扩张、在国内外展开大规模并购的一段时期,尤其是2007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央企并购年”,中国几乎成为了世界并购市场的中心,众多的央企登上世界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并购大戏。但这段时间也恰逢金融危机前夜,那些走出去并购的央企,并未察觉出危机爆发的征兆。

    另一方面,这段时间也是中国市场高速发展,导致中国的资源瓶颈矛盾最突出的时候,走出去并购海外的资源类企业成为打破这一瓶颈的途径,中铝之所以以高价从英国股市上收购力拓,就是因为后者是全球第三大矿业集团,掌握着大量的矿产资源。而在此之前,由于国际矿业巨头轮番抬高铁矿石价格,已造成中国钢铁行业的巨大损失;为了进一步减小损失,获取国际矿业定价权,中铝才决定走出去并购力拓。当这些因素聚集在一起,就导致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出现的亏损。

    前车之鉴,对以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了警示。

    一是要明确本次出海并购的目的:并购是为了改变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是基于产业方向的投资,而非财务上的“抄底”。如果是抱着后一种目的,海外并购就是变为一种“危险的游戏”。

    二是并购的对象选择:本次并购的对象绝非欧美的金融类企业,而是它们的实体企业。实体企业才是中国企业现阶段所需要的技术、渠道、品牌等的载体,才是理想的并购目标。

    三是时间点的把握:目前危机仅是刚刚展开,它的底到底有多深,谁也无法判断,因而如果抱着“抄底”的打算,则可以再继续观察等待一段时间;而如果是抱着产业投资的目的,那么现在的时点是可以接受的。产业并购不仅要考虑标的的价格,还要考虑并购的门槛,以及被并购目标的迫切程度等因素。

    总的来说,在当前金融危机局势下,企业普遍陷入资金困境的时候,中国企业抓住机会走出去并购欧美公司,一方面可以借此获得亟须的技术和管理要素,获得战略性资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这些欧美企业渡过难关,改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从而获得西方企业和社会的认同,形成一个双赢的格局。

本文摘自《改变中外企业博弈的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中国围棋选手首创一种新型布局方法,由于在对弈中利于抢占实地、获得先机而闻名国际棋坛,遂被命名为“中国流”。
  在中国与西方企业激烈博弈的今天,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要想突破困局,必须形成并购上的“中国流”,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发展制造业所需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让中国的要素资源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上合理分布,中国的企业得以在未来的产业链博弈中占据主动。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试图出海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百年一遇”的机会,欧美不少实体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国企业的并购门槛和收购价格,由“各路军团”组成的中国“远征队”开始乘风起航,海外并购的“中国流”正在展开……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