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间之窗(2)

2014-08-16 18:28:44

    而现在,并购门槛相对以前已明显降低,美国政府为解决企业的资金困境,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由“反对”和“限制”,转向了“支持”和“欢迎”。2008年10月,美国能源部高官就公开对媒体表示:美国欢迎中国对其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进行投资。中国企业并购美国能源企业的阻力陡然减轻。2009年1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又宣布给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松绑,将以往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逐个审查调整为向中国民用企业发放执照。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对此评价说: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意味着,今后只要中国客户取得美国政府的一次性认证,就可以购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这又大大降低了中国企业并购美国高科技企业的门槛。

    三是“人和”的配合。过去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所以失败较多,也与目标企业内部员工的抵触情绪有关。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大,当面对中国企业时,欧美企业的员工往往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他们眼中的中国企业多是以落后国家的负面形象为主,这就使得企业整合变得非常困难。

    而现在,这种局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众多的欧美企业陷入泥潭之中,面临着生死的考验,他们极其盼望能出现一个“白衣骑士”进行拯救,否则就面临裁员乃至企业破产的境地,企业员工作为直接受害者,此刻更是望眼欲穿。但此时美国政府已经焦头烂额,不可能出手相救;欧洲其他国家也是自顾不暇,更不会来并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并购会扮演一种“英雄救美”的角色,以前并购中存在的那些文化差异、人员阻力等问题自然一扫而空。

    2. “抄底”与“投资”之辩

    中国企业抓住金融危机赋予的机遇,走出去并购欧美实体企业,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即这种并购行为是一种中长期的战略性投资行为,重在形成股权上的深度合作关系,而不是短期炒作式的买入卖出;同时它也不是财务投资意义上的“抄底”,而是产业投资意义上的对接。

    前一段时间,中国几家大型企业投资欧美企业发生严重亏损,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如中国投资公司投资美国黑石公司发生的巨亏,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投资欧洲富通集团的巨亏等。为此,国资委向中央企业发出警告:谨慎对外投资,防止出现更大风险。

    客观来看,中国企业最近发生的几起规模较大的海外投资亏损事件,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在时间点上,都发生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标的企业正处于股价高涨的阶段,而中国企业投资后不久,金融危机就爆发了,欧美市场股价全面下跌,从而造成了中企的巨亏;二是投资对象上,巨亏的多是投向欧美金融类企业所致,如欧洲富通集团就是一家保险公司,美国黑石公司则为风投公司,众所周知,欧美的金融类企业在此次危机中都无一幸免,被中国企业并购的几家公司也是如此。

本文摘自《改变中外企业博弈的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中国围棋选手首创一种新型布局方法,由于在对弈中利于抢占实地、获得先机而闻名国际棋坛,遂被命名为“中国流”。
  在中国与西方企业激烈博弈的今天,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要想突破困局,必须形成并购上的“中国流”,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发展制造业所需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让中国的要素资源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上合理分布,中国的企业得以在未来的产业链博弈中占据主动。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试图出海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百年一遇”的机会,欧美不少实体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国企业的并购门槛和收购价格,由“各路军团”组成的中国“远征队”开始乘风起航,海外并购的“中国流”正在展开……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