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变局下的出路(3)

2014-08-16 22:57:46

    “走出去”真正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此间已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具备了一定的“走出去”的条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也迫使企业走出去寻求多种战略性资源。中国的大部分产业由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产品出现相对过剩,也出现资源短缺现象,出口顺差不断扩大所引致的贸易报复行为也在日渐增多;此时“走出去”参控一些海外资源或投资一些海外企业,既有利于缓解国内的资源紧张压力,也有利于减少国与国间的贸易争端。在这种形势下,“走出去”的从微观到宏观的条件已逐步成熟。于是,政府开始着手制定有关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

    3. “走出去”的探索

    199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和财政部《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意见》。这一文件从以往的鼓励来料加工贸易业务在国内开展,变为鼓励去国外开展。它被认为是政府对外开放战略开始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一个拐点。到2000年,中央正式提出制定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年后,实施“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了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走出去”大幕拉开。

    此后政府从各个层面出台了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以扶持“走出去”的企业。如投资项目管理方面,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境外投资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外汇管理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关于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有关问题通知》等文件;金融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下发了《关于对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政策的通知》;保险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了《关于建立境外投资重点项目风险保障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在2004年之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量年均增幅只有13.9%,而最近5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0%。到200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余额(非金融部分)已达到900亿美元,当年增加187亿美元。而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称,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已进行了102起海外并购,涉及金额321亿美元,占整个亚洲地区(除日本)的45%,而2007年时,这一数字只占到16%。1

本文摘自《改变中外企业博弈的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中国围棋选手首创一种新型布局方法,由于在对弈中利于抢占实地、获得先机而闻名国际棋坛,遂被命名为“中国流”。
  在中国与西方企业激烈博弈的今天,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要想突破困局,必须形成并购上的“中国流”,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得发展制造业所需的技术、品牌和渠道,让中国的要素资源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上合理分布,中国的企业得以在未来的产业链博弈中占据主动。
  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试图出海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百年一遇”的机会,欧美不少实体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大大降低了中国企业的并购门槛和收购价格,由“各路军团”组成的中国“远征队”开始乘风起航,海外并购的“中国流”正在展开……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