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顺后逆,巧妙反驳
所谓先顺后逆是指先顺承对方的意思,对对方所说的话加以肯定,然后急转直下,说出相反或不同的观念。从兵法上来讲,这种说话的机巧是借敌力为我力,引诱对方走向荒谬的极端。然后,出其不意地突然逆转,集中火力杀回马枪,使对方冷不丁受当头棒喝而晕头转向,失去招架之功。
先顺后逆不在乎力量的强弱,而在于把握语机,语机把握准了,即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一些人一说话就喜欢口出狂言,你若与他正面交锋,很可能造成两败俱伤。先顺后逆就是先满足对方的表现欲,让他按他自己的逻辑思维尽情地表现,甚至还可以适当地附和他、怂恿他,直至他的弱点充分暴露出来,随即来个“突逆”,这样,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革”期间,某农场召开批判大会,批判一位小学教师打了自己的妻子。
台下的群众都知道那位教师的妻子与造反派头头有染,但大家敢怒而不敢言。教师的妻子首先上台,声泪俱下地控诉说:“他不把我当人看待,把我当成他的私有财产。”
这时,一位下放的知识分子突然跃身上台,顺着那位教师妻子的话指着教师说:“你也是个读书人,是人民教师,怎么能把你的老婆当成私有财产?你的错误是严重的,必须彻底认罪……”
造反派头头和教师的妻子均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这时,那位下放的知识分子又突然提高嗓门接着说:“我警告你,今后一定要把你的老婆当成公有财产,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一席话,顿时让台下沉默的人群轰然大笑,而造反派头头和他的姘妇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某些敢怒不敢言的时刻,这种方法会非常有用。这种幽默技巧常见于口头语言之中,由回答的一方使用。下面我们分类来看:
1、附加条件法
即先顺承对方的意思,然后转换一个口气附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往往是事实上不可能的或主观无法做到的。如:
有一次,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为了赶到一家大剧院演出,急急忙忙跨上一辆马车,他一边催车夫快点,一边向车夫问价。
“先生,你要付我10法郎。”马车夫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音乐家,便有意讹诈他。
“你这是开玩笑吧?”帕格尼尼吃惊地问道。
“我想不是。今天人们去听你一根琴弦拉琴,你可是每人收10法郎啊!我这个价格不算多。”
“那好吧,我付你10法郎,不过你得用一个轮子把我送到剧院。”
例子中的音乐家帕格尼尼,对于车夫的敲诈勒索,没有义愤填膺,断然拒绝,而是先同意付款,然后提出了一个令车夫无法做到的条件:用一个轮子把他送到剧院。这客观上便起到了拒绝勒索的作用。
某马戏团有一个重要的节目:驯狮表演。一个年轻漂亮的女驯狮员,手拿指挥棒,让狮子做高难度的动作,演到高潮时,女郎口中含一块糖,让狮子用舌头接过去。为了渲染气氛,马戏团的经理问观众:“哪位观众敢上来试一试?”
台下一片沉默,突然有位男士应声答道:“我敢。”观众一下子把目光聚集到他身上,停了片刻,他接着说:“不过,我要演狮子。”
马戏团经理是要观众与狮子一同表演,但是由于在“试一试”的前面理所当然地省略了“与狮子”三个字,这便给了那位男士以可乘之机,他先出人意料地作出肯定的回答,然后来一个转折,从而开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玩笑:他要上去与那位女驯狮员接吻。
本文摘自《教你如何与人交流》
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出色沟通所需要具备的各种技巧,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掌握良好的沟通秘诀。本书涉及了沟通的各种细节,从说话技巧、沟通分寸、幽默用语、倾听技巧、印象管理、人脉拓展等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帮助读者掌握良好沟通所需要具备的各种技巧。本书更细致地讲解了职场沟通、商场沟通、情场沟通必须具备的沟通技巧,便于读者在实际生活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