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留学人数的不断增长,留学生所学专业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最初派遣的留学生多以理工科为主,经济管理类与人文学科等专业早期留学人员涉足较少。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尤其市场经济催发了创业大潮,人们甚至意识到科技的现代化也需要伴随科技的产业化。因此,我国留学人员的专业开始发生巨大变化,更多的人选择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会计、医科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实用型学科,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也使人文社科专业的留学生日渐增多。而从最近几年的留学大潮中也可以看到,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趋多元化,专业也更细化,留学生分流到了各个专业领域,像通信、环境、建筑、翻译、生物、传媒、市场等多个以前很少问津的专业,现在成为热门专业。随着国内就业难度增加,这两年美国商科、医科成热门,英国理工科热度增加;加拿大金融类专业持续走热;新加坡物流类专业成新宠;爱尔兰音乐治疗教育引起关注;马来西亚心理学、多媒体专业也受到一些学生追捧。跟当年的理工类留学生比,现在的学生更注重自身价值的体现。
在珠海工作期间,张永琪对于社会的关注更多集中在日益蓬勃的市场经济上面,心中潜藏的留学梦并没有在这个时刻得到释放,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
留学潮使得出国留学的整体年龄越来越“青春”。其实在国内老三届的大学生当中,就有很多都是高龄生,公费留学一般又多是出国读硕士、博士,因此年龄普遍偏大。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自费留学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中国从中学教育到高考再到高等教育竞争激烈,教育实力却又不佳,与自身的国际地位严重不相称,教育体系也屡遭诟病,因此,留学低龄化的趋势开始出现,许多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读本科,甚至去读中学。
要追溯低龄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是清政府派出的120名留美幼童,他们的年龄都在9~15岁之间。其中,至少有50多人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可以说,中国留学的历史是从低龄化留学开始的。但现今的低龄化留学趋势,却更多源自国内就业的压力以及教育水平的落后。在当前的家庭中,家长多以子女的教育投资为主。因此,具有国际化和全球化意识的新一代学生家长会千方百计送子女出国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伴随着归国留学人员的增多,他们的就业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回归的留学人员,特别是公费留学生,大部分都集中在政府机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国有企业就业。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的海归人才都在体制外就业,主要活跃在新经济、高科技和第三产业领域,西方跨国公司的在华高管、新经济领域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留学生出身,这些高层次人才是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随着本土企业走出去的需要,海归人才未来还将在本土企业国际化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目前已有超过30万的留学生回归,海归让中国加速进入互联网时代,也给许多传统产业注入活力。海归群体给中国带来的多元效应还体现在观念上,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国际商业规则、国际化的思维与思想文化观念等等,影响深远。海归从政也出现了新气象。海归派从政始自清末,辉煌于民国,黯然于“文革”,复兴于当代。与历史上的叱咤风云相比,当代海归对中国政坛的最大贡献是凭借专业技能与先进理念,在政策设计与具体执行上,帮助中国经济社会与国际接轨。
本文摘自《环球雅思的连锁传奇》
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从1997年开始做雅思培训,到如今12年弹指一挥间,环球雅思学校已经从当年仅有26平方米的教室发展成为今日在全国60个城市拥有分校的民办学校,其获得的荣誉更是不计其数。2009年环球雅思再次获得软银赛富的投资,并开始筹备上市。
如同所有的创业一样,环球雅思的成立和成长,也伴随着艰辛与困难,当然也有快乐与幸福。无论是困难还是幸福,沉淀下来的回忆全都是一种财富。把环球雅思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在逆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希望之灯。让更多的人明白,创业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