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民办教育企业有着更成熟的发展经验,更加善于资本市场上的博弈。私募可以将国外先进教育管理理念引入。
私募基金在将一所“学校”转变为“企业”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战略规划、完善公司治理,以及之后的IO等方面有专长。
当然,要在教育这个特殊的行业内和私募获得双赢,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就是“校长”。
从“校长”到“老板”,是一个商业化的过程,再到“企业家”,则是如何保持基业常青的过程。由于身份间的“对立”,这些过程将是充满艰辛,甚至矛盾重重的,尤其在中国的教育产业化仍刚刚起步的今天。
首先,是基金及股市对企业增长速度的要求,与教育本身品牌培育以及保持良好教学质量间的矛盾。尽管新东方在股市上表现良好,但校长俞敏洪却在上市后感慨,压力很大,也很疲惫,甚至“后悔把新东方做大”,后悔“把新东方弄上市”。“作为一家好的上市公司,你就要‘铁定’做到收入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以及人数要增长多少。但对于一个教育机构来说,它最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是在于它的教学质量,而并不在于它的学生每年增长了多少。我就陷入这个矛盾,一方面要保持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保证教学质量同步增长。”
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从建立到赴纽交所上市,整整13年的细火慢炖,方才煲出“新东方”这一锅香浓的高汤。环球雅思从1997年开创,到2006年获得风投也过了将近10年的路程,而在2008年获得的第二轮融资,才使得环球雅思在上市的路上能够越走越快。
张永琪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教育企业的同行提出建议:在争取投资时最好量力而行。审视自己的发展是否可以达到私募基金提出的要求,如果以牺牲教学质量换取资金,那结果将是拔苗助长。
与风投家们相比,教育家们在生意经上确实欠火候,许多学校校长在新东方和环球雅思资本进入热潮之后,在媒体报道推动和市场压力下,开始发热。一时间“百年教育理想”孕育而生,不论学校大小,现在经营状况如何,不管上市目的如何,都开始四处寻找风险投资机会,家家上市的决心成了学校大小场合的表态口号,仿佛中国培训教育人人都能淘金。一时间,教育融资商业计划书,雪片般投向手拿资本的风投家们。每份商业计划书都精心包装描绘了往年辉煌的业绩和代表来年雄心壮志的财务收益数字。
本文摘自《环球雅思的连锁传奇》
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从1997年开始做雅思培训,到如今12年弹指一挥间,环球雅思学校已经从当年仅有26平方米的教室发展成为今日在全国60个城市拥有分校的民办学校,其获得的荣誉更是不计其数。2009年环球雅思再次获得软银赛富的投资,并开始筹备上市。
如同所有的创业一样,环球雅思的成立和成长,也伴随着艰辛与困难,当然也有快乐与幸福。无论是困难还是幸福,沉淀下来的回忆全都是一种财富。把环球雅思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在逆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希望之灯。让更多的人明白,创业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