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营销将社会公益、企业效益和消费者个人利益有机地融为一体。慈善机构需要资金,帮助更多的人;企业通过单支产品或一段时间的部分利润,来做慈善事业,企业体现的是社会责任感;消费者喜欢对社会有贡献和责任感的企业,愿意购买这些企业的产品。三者之间形成多赢互动的爱心价值链,不仅为买卖双方创造了精神和物质价值,也大大提升了慈善募捐的社会效果。
品牌的慈善行为绝不是见好事就做,跨国品牌们不约而同地将在中国开展的慈善事业锁定在三个主要领域:儿童教育、环保和体育事业。从捐款“希望工程”等教育项目到资助特困学生、免费邀请福利院儿童和残疾儿童就餐;从举办“三人篮球冠军挑战赛”、“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等公益体育文化比赛,到捐赠书籍画册,肯德基是个榜样。
跨国公司:成也慈善,败也慈善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跨国公司尽管已经深深融入中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认识、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把握有了丰富的经验,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似乎还远远不够。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08年5月12日,让世界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面对巨大灾难,中国儒家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得以彰显,中国企业纷纷以巨额捐助践行“兼济天下”的传统观念。相比之下,恪守西方商业伦理的跨国企业们却难以理解这种行为,更忽略了这股力量的强大。
地震一周后,一个“国际铁公鸡排行榜”的信息广为流传,一些没有及时捐款的外企遭到网络舆论的强烈抨击。跨国公司顿时陷入千夫所指的境地,企业形象遇到了品牌“大地震”,它们的产品也遭到了消费者的抵制。
事实尚不清楚,愤怒已然集结。随后几天,“国际铁公鸡排行榜”突然像发生核裂变般爆传于各大论坛、聊天室、MSN及QQ,“铁公鸡榜”还通过手机短信海量传播。但是,真正令跨国公司们始料未及的事情稍后发生了,消费者从网络和短信上的口诛笔伐迅速地转向身体力行上。
5月20日上午10点左右,四川南充市五星商业步行街上的一家麦当劳餐厅的门口,被贴上了超大打印版的“国际超级铁公鸡”,并注明,“凭你的良心,互相抵制!”导致上百人聚集抗议麦当劳不捐款。在四川攀枝花、陕西西安、山西运城等城市,肯德基也遭遇了不同规模的围堵。“很多餐厅不得不暂时停业。”
本文摘自《肯德基——中国式进化》
本书作者在持续8年对肯德基的观察、报道、研究的基础上,记叙了肯德基自1987年进入中国后22年的发展历程,从团队、供应链、拓展战略、产品、服务、危机处理、企业文化等各个角度剖析了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深层次原因,记录了肯德基中国进化的全轨迹,点明了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本土化。这既是一部企业发展史,也是一套企业成功经营管理的操作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