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谁是“中国第一”?(4)

2014-09-16 18:30:23

    在1999年,麦当劳凭借其价格仅为2元的圆筒雪糕,在快餐行业的冰激凌销售中一直压倒肯德基。针对这种状况,肯德基在2000年推出了模仿意味甚浓的脆皮甜筒,并定出与麦当劳相当的价格,这一招与麦当劳推出麦辣鸡翅时运用的策略如出一辙,而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销售成果。

    7月上旬,麦当劳在北京宣布把圆筒雪糕的价格由2元大幅降低至1元,同时推出“1元冰凉价”的广告。不到两天,肯德基马上还以颜色,在广州、深圳等地的报纸上打出醒目的“1元心动价”广告,宣布把脆皮甜筒的价格降低一半也卖1元,同时推出鸡翅产品买二送一活动,抗击麦当劳的买鸡类产品送鸡翅活动。

    新一轮的“麦肯”大战又开火了。

    这个明显不挣钱只挣人气的冰激凌畅销品,在连续近5个月的销售中简直成了热门货。没人对这场降价战有所质疑。“麦当劳”和“肯德基”之间的“斗法”一直是消费者比较愿意看到的“风景”。这与当时其他行业降价大战引发的轩然大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1年8月,肯德基、麦当劳双方本已异常激烈的竞争又上了一个层次。在武汉,消费者拿着麦当劳的优惠券到肯德基去消费,只要肯德基有同类的产品,肯德基也予以优惠,而随后麦当劳宣称,“对于同行业内的餐厅优惠券,如果麦当劳有同类的产品,则都可在麦当劳餐厅使用。”

    “这么做只是为了让消费者100%满意。”双方似乎心照不宣都坚决否认这是针对对手的竞争手段。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两家看似联手便民,实则明争暗斗。最直接的是,   收上优惠券后,可以让顾客不再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用餐消费了。

    不管肯德基、麦当劳之间的竞争谁输谁赢,但它却诠释出了洋快餐经营成功的理念所在:永远都要努力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永远都在努力超越对手。

    门店数量悬殊 时间上赛跑

    自中国改革开放后,印象中总是中式快餐向洋快餐学习、挑战或叫板。作为洋快餐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之间,一直是不动声色、我行我素,似乎大家各自忙各自的。但为什么在肯德基进入中国12年、麦当劳进入中国9年后双方却打起来了?

    众所周知,作为快餐,稳定的产品价格一直是其经营持续稳健的象征之一。肯德基与麦当劳两者在同类产品的定价上,在很长的时间里是基本持平的。从1999年开始,由于双方的产品日益雷同,开店的数量不断增加,竞争更加公开化。双方总是你推出一个产品,对方就随后也推出新的产品,你降价促销,对方也随即降价促销,甚至促销券都可以在双方的餐厅里通用。同时,广告上的口水战也是愈演愈烈。

    

本文摘自《肯德基——中国式进化》


   本书作者在持续8年对肯德基的观察、报道、研究的基础上,记叙了肯德基自1987年进入中国后22年的发展历程,从团队、供应链、拓展战略、产品、服务、危机处理、企业文化等各个角度剖析了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深层次原因,记录了肯德基中国进化的全轨迹,点明了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本土化。这既是一部企业发展史,也是一套企业成功经营管理的操作准则。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