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人品牌是无形资产
2007年12月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语录解读
李嘉诚说:“个人品牌是无形资产,财富是有形资产,如果一个商人想要出人头地,必须要懂得经营和挖掘自己的无形资产,把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
李嘉诚特别注重经营和挖掘自己的无形资产,李嘉诚非常重视名气,在他看来,做生意就要先做名气,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财宝就会滚滚而至。李嘉诚正是因为经营有方,往往赢得双丰收,不仅有名,而且获利。
李嘉诚认为,“名气就是你店铺的名牌。”李嘉诚的公司取“长江”之名,其中就孕育着一种民族的品牌意识,能够唤起民族的认同感。在经商的过程中,李嘉诚绝不放过任何一次扬名的机会。1973年,当世界危机波及香港的时候,李嘉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至今仍被香港商界传为佳话。香港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塑料原料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受价格的影响也最大。危机爆发前每磅塑料原料的价格是0.65港元,危机爆发后涨到每磅4~5港元。当时李嘉诚由于在塑料业的实力以及在经商过程中的良好的声誉,已经是香港潮联塑料制造业商会主席,但他的经营重点已经逐步转移到地产上了,因此,这场塑料危机,对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况且,长江公司本身也有充足的原料储备。
尽管这件事与自己的利害关系不大,李嘉诚也毫不犹豫地挂帅救业。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数百家塑料厂入股组建了联合塑料原料公司。原先单个塑料厂家的购货量太小,无法达到交易额度,现在由联合塑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可以直接由国外进口塑料原料,进行交易。所购进的原料,全部按市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也就不攻自破了。致使笼罩全港塑料业达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被消除了。
不但如此,李嘉诚在这次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2.4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待料的会员厂家。可以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20万磅的配额,以原价优先转让给需求量大的厂家。
在此次危难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余家。李嘉诚因此被称为香港塑料业的“救世主”。李嘉诚救人于危难中的义举,为他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他的名气和声望一时无二,而名气和声望回馈的无疑是无尽的生意和财富。
本文摘自《深度解读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他被誉为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他经营着世界最大的港口,垄断着面向内地的输电线,他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他从制造业到地产业、再到港口业、电信业,随后又进入零售业、互联网行业。尽管他在每一个行业都属于后来者,但他不断地超越自己和前人,最终成为每一个行业中的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统领的和记黄埔集团,被美国《商业周刊》、《财富》杂志誉为“全球最赚钱的企业”。他就是李嘉诚,叱咤商海半个多世纪的“全球最佳企业家”。 本书从创业精神、经商与做人、团队建设与人才使用、管理艺术、战略决策、投资与资本运营、社会责任等七个方面收录了李嘉诚的精彩语录,原汁原味地奉献给读者,并以李嘉诚的创业故事为实例进行深度解读,希望读者在阅读经典语录时,不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沟通,更能够领悟到语录背后深层次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