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治世--“仁主型”领导(1)

2014-09-21 17:11:52

    第三节 治世--高恩、低威、高德的“仁主型”领导

    孔子言“必世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馀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於今。呜呼,岂不仁哉!

    --司马迁

    《论语?卫灵公》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意思是说,“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就行了。”其实,天底下哪有这么美的事情?所谓无为而治,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理想罢了,即使在治世,也不可能做到“无为”而“治”啊!

    商鞅在其《君臣》一文中说:“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那么,是不是有了君臣之义、五官之分和法制之禁就可以了呢?还远远不够!“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五官分而无常,则乱。法制设而私善行,则民不畏刑。”那怎么办呢?“君尊则令行。官修则有常事。法制明则民畏刑。”

    汉文帝是被香港科技大学樊景立教授首推的仁主型领导,他坚持黄老的无为而治,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那么,文帝真的从“无为”实现了“而治”吗?其实不然。

    汉文帝登基,是扫灭诸吕之后,宗室、功臣、外戚三种势力相互斗争与妥协的结果。从主观上看,汉文帝并不是高祖得宠之子,母亲薄姬也不是宫中得势之人,这却使文帝从小就无荒淫之举、骄矜之态,素有“仁孝宽厚”的美誉。他的自身条件,使他成为最佳人选。从客观上看,文帝即位,是最高统治集团进行的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是皇权体制的重新组合。宗室、功臣、外戚三种势力的消长都可能引起皇权结构的变动,所以,任何势力过度追逐自身利益,都会打破均衡,导致冲突。因为文帝母族“薄氏谨良”,即软弱谨慎,对宗室和功臣两大集团构不成威胁,所以才得到他们的首肯。这种皇权结构关系,使文帝不可能推动积极有为的政策,也使其“势”天生不足。

    在“高恩”方面,汉文帝厚赏诛灭诸吕的有功之臣和宗室,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组成新的汉廷中央。除了保留旧有的诸侯王之外,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诸侯王,并根据群臣的建议,文帝立长子刘启为太子。这样,自汉高祖以来,预立太子就成为汉家的定制。在对待普通百姓方面,文帝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即纳三十分之一的土地税,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此外,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在徭役方面,文帝“偃武兴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这样的减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本文摘自《管人要靠恩威德》


   每个管理者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恩、威、德”这三种管理手段。
本书以幽默的语言,机智的笔调,丰富生动的历史典故。精当地诠释了“恩、威、德”在管理中的实践方式。
作者结合中国本土管理实践和西方现代管理科学,提出“适度管理”的理念:管理没有最好,但却可以有效地防止最坏;你的管理是可以不断优化的。
读完本书。可以帮助你:
◎明晰恩、威、德在管理中各自的功能;
◎理解恩、威、德三者在管理中的相互关系;
◎全面把握各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及其优劣长短;
◎评估自身的管理状态,找到最适合你的管理方式。
◎摆脱坏的管理方式.挖掘潜在管理能量,使管理资源配置优化。

 承诺与声明

兄弟财经是全球历史最悠久,信誉最好的外汇返佣代理。多年来兄弟财经兢兢业业,稳定发展,获得了全球各地投资者的青睐与信任。历经十余年的积淀,打造了我们在业内良好的品牌信誉。

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无任何意图被视为买卖任何货币或差价合约的建议或请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观点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况下更改。本文并未考 虑任何特定用户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 重新发生。本文所载信息之来源虽被认为可靠,但作者不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作者也不对任何可能因参考本文内容及观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承担责任。

外汇和其他产品保证金交易存在高风险,不适合所有投资者。亏损可能超出您的账户注资。增大杠杆意味着增加风险。在决定交易外汇之前,您需仔细考虑您的财务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报价或其他信息等都仅 作与本文所含主题相关的一般类信息.

同时, 兄弟财经不提供任何投资、法律或税务的建议。您需向合适的顾问征询所有关于投资、法律或税务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