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学者与其在纸面上做功夫,探讨新的核战略,不如认真研究一下,究竟如何应付今后本国在核安全态势上将面临的变数。这才是当务之急。
首先,美、俄两国拥有预警卫星,能够在敌国来袭导弹数十分钟的飞行过程中发出预警信号,留给本国战略打击力量作出反应的时间。目前中国导弹预警卫星体系付诸阙如,敌国核导弹漫天飞来,也无从获悉,只能在查实敌方核导弹在本国领土上爆炸以后才能作出反击。在核危机一发千钧的阶段,万一假想敌国按捺不住冲动,想对中国发动核袭击,这种军事反应滞后的状况显然不能产生足够的慑止作用。
今后中国可能会加快建设本国的导弹预警卫星体系,以及研制如何经由激光、反卫星导弹等手段致使敌国导弹预警卫星体系失能,或者双管齐下。中国这样做的宗旨是通过改变本国在敌国核导弹来袭时在军事反应上滞后的状况,增加本国战略打击力量的反应速度和生存能力,亦即提高本国的核威慑力。
其次,美国将在西太平洋部署反导系统,不啻部署在中国家门口的杀手锏。核导弹在初始发射阶段飞行速度很慢,从中国发射往东飞行的导弹,直到飞近第一岛链仍未达到高速、高空的阶段,反导系统容易拦截。况且,中国洲际导弹的数量又远不如俄罗斯,不足以千弹竞发的形式压制反导系统。一旦美国反导系统部署成功,对中国战略核力量而言无疑是添了一道坎。
假如美国反导系统在亚太地区部署完毕,也就在中国周边设下一道反制核导弹的“天网”。届时,美国同中、俄等国发生军事摊牌时,双方核导弹互相指向对方要害处,恰如双方均持枪指向对方,一方仅持枪而已,另一方却不仅持枪,还身穿防弹衣。彼此所处的情势,孰优孰劣,不言自喻。届时中国又如何维持核报复的实力呢?
再次,小则局限于东北亚地区,大则延伸至中国面对的整个外部世界,迄今已经发生以及今后可能发生的涉及中国的变化趋势,将对中国崛起的势头、进程以及核态势造成什么后果?
换言之,近年美国军事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美、日两国又在加紧研制反导系统,今后将分别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这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态,究竟会对中国今后发展战略武器的方向产生什么影响?
复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同伊斯兰激进势力的冲突正在进行之中,这两股势力之间的激烈碰撞仍在持续。原本这两股势力都有可能对中国构成巨大的压力,如今它们却在远离中国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地,彼此消耗着惊人的爆发力。
同时,一种趋势不容忽视,即华盛顿正在朝伊斯兰世界挥舞橄榄枝,美军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也是迟早的事,区别只是在何时及何种状态下撤出而已。美军撤出这两个国家以后,就为华盛顿同伊斯兰世界改善关系搬走了绊脚石。一旦双方腾出手来,均有可能对中国构成压力。届时,中国周边地区出现风吹草动,美、日、韩、澳、新从东面施加军事压力,伊斯兰激进势力支持疆独组织在新疆和内地挑起事端,可能对中国形成政治上的东西夹击。
设若疆独分子同北京矛盾激化,而又适逢时机成熟,无疑会不择手段,诉诸向核设施渗透以及染指放射性核材料甚至“脏弹”的非常手段,向北京施加空前巨大的压力。这些可能性都应该纳入当局的考虑范围之内。
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坐落在新疆,当地还设有若干核设施。新疆出现大动荡,无疑会影响到中国核力量的建设和核战略的落实。鉴此,眼前中国恰恰可以腾出手来,打时间差,办该办的事。中国拟定的对策以及落实政策的力度,日后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核态势。
最后,“无核世界”的主张正在呈现上升的势头,方兴未艾。今后会出现什么发展趋势?姑且不论该主张究竟会在何时成为现实,仅就阶段性的美、俄两国大幅度裁减核武器而言,是否会付诸实施?此举对中国又有什么影响?核国家贯彻“无核世界”的主张,还涉及一个经济层面的考虑。众多核弹头中的大批高浓度的武器级核装料,要稀释成在和平用途中使用的低浓度的核燃料,需要天文数字的费用,过去主要由美国承担费用。至今美国迟迟未能摆脱金融海啸的拖累,今后是否有经济能力承担这笔巨款?
美、俄两国大幅度裁减核武器的后续行动牵涉颇广,诸如将武器级核装料稀释成低浓度的核燃料以及如何落实有效的国际监督,等等。倘若美国在财政上不能持续支撑,又没有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会对“无核世界”主张的进展造成什么后果?
今后核力量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许有发生异化的趋向。“无核世界”的构想问世,多数核国家表示认同,就是一个佐证。未来该构想进展如何,令人瞩目。这个动态也应该纳入整体政策考虑之中。
本文摘自《远观中国大战略》
中国正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中国崛起的阴影下,中国与西方大国,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变得越发微妙;朝鲜半岛剑拔弩张,朝鲜屡次进行的核试验让东北亚国家的核竞赛一再升级,令中国陷入核国家的包围圈;南海局势急转直下,南海诸国借助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纷纷发难,中国在海洋疆域上面临的问题已从简单的海洋权益之争转变为海洋战略博弈;外患加重的同时,内乱不减,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加剧,群体事件频发。国内外矛盾聚焦之下,本书映照现实,环顾当下,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重大战略环境,鞭辟入里,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