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移动通信服务合作伙伴,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移动邀请了许多全球电信业的同行来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和观看比赛,应邀前来的包括AT&T、沃达丰、软银等电信运营商的首席执行官。电信运营商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经营情况,在这个时候,谈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咄咄逼人的iPhone了。当时,苹果刚刚在iPhone上推出应用商店,7月11日,苹果应用商店正式上线,3天后,可供下载的应用就达800个,下载量达到1 000万次,我们无不感到震惊。交谈中,大家都有一种预感,这次苹果推出的应用商店一定会对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软银董事长孙正义说,苹果的应用商店所产生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会超过iPhone本身。
应用商店是一个为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者提供的软件销售平台。其运作方式很简单,开发者向应用商店提供经过认证的应用软件,消费者直接在应用商店购买。应用商店推动手机软件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轨道。从行业生态链的角度看,应用商店使手机终端制造商直接参与了应用服务的经营。当一个用户从苹果应用商店购买软件时,他直接向应用商店支付费用,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运营商除了提供接入服务以外,完全没有参与交易。苹果公司掌握着应用商店平台的管理权和控制权。
应用商店使开发者的成果有了应用的机会,激发了开发者的热情和才智。一时间,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出现在应用商店。人们这才真正感觉到智能手机还会有这么多用途。雪球越滚越大,连主流报纸、杂志和电视媒体都进入了应用商店。iPhone的使用者们见面,往往首先要谈的就是最近又从应用商店下载了什么新的应用。
2013年1月苹果宣布,应用商店里的应用下载量已突破了400亿次,将近 200亿次的下载量是在2012年产生的,而当年的12月份更是贡献了超过20亿次的下载量。目前应用商店已经有5亿个注册账号,商店内的应用数量超过77.5万个,应用开发者从中获得的收入也超了70亿美元。
当然,就形式而言,应用商店平台是可以被复制的,而实际上也很快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商店。
互联网运营商和操作系统提供商推出了应用商店。谷歌推出了一个名为安卓市场(Android Market)的平台,这是为安卓设备开发的在线应用程序商店。后来谷歌将安卓市场与谷歌音乐、谷歌图书、谷歌电影集中在一起,并将其更名为谷歌商店(Google Play)。微软则推出了名为Windows移动市场(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的应用商店,后来又改名为Windows手机商店(Windows Phone Store)。
手机生产厂商纷纷效仿苹果,办起了自己的应用商店。如诺基亚推出了Ovi,后来又取消了这个品牌,统一使用诺基亚品牌。三星推出了三星应用(Samsung Apps),黑莓推出了黑莓世界(BlackBerry World),联想推出了联想应用商店,酷派推出了酷商场(Coolmart),华为推出了华为应用市场。但是,从实际下载量来看,这些厂商的应用商店与苹果应用商店相比差距甚大,而且厂商开设的应用商店所提供的应用多数是免费的。
当然,还有一些专业的应用商店网站,这些应用商店的提供者既不是手机厂商,也不是互联网运营商。国际上比较有名的GetJar就是这样的一家应用商店。正因为GetJar没有自己的手机产品,也不提供手机操作系统,所以GetJar的目标是为各种类型的手机提供应用软件。GetJar的应用软件总共覆盖1 700多种手机,既包括智能手机,也包括功能手机。
在2011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我参加了一场关于信息技术的专题论坛。论坛的主讲人有三位,我是其中一个,另一位是脸谱网(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吉姆R26;布雷耶(Jim Breyer),还有一位就是GetJar的创始人伊利亚R26;劳尔斯(Ilja Laurs)。论坛的讨论很热烈,参加的全是互联网行业人士或互联网企业的投资者。讨论的主题就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和社交网络。
有机会与劳尔斯先生攀谈,探讨应用商店的前景,劳尔斯先生是立陶宛裔的创业者。GetJar的第一个特点是其开放式的应用市场,为各种应用开发商提供一个发布他们产品的大平台,例如GetJar与腾讯结成合作伙伴,在GetJar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平台上发布手机QQ浏览器;第二个特点是面向各种类型的手机;第三个特点是免费,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免费应用商店。2011年GetJar的下载量就已经突破20亿。
与劳尔斯先生在达沃斯见面后,我就特别关注GetJar的状况,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我比较看好这一类不是为某一操作系统的手机提供服务,而是面向所有手机的应用商店平台。中国移动还与GetJar商谈过在应用商店上开展合作的问题,由于双方在经营模式方面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最终没有达成合作协议。不过,我还是很关注GetJar。
2014年2月,我看到媒体报道,中国的久邦数码公司正式宣布收购GetJar,收购交易额约千万美元,包括530万美元的现金和价值约 500 万美元的股票。久邦数码是“3G门户网”的提供者,在久邦数码收购GetJar时,GetJar可提供约
57 000个应用程序,每月下载量约为6 000万次。
在国内已经有一批独立应用商店,大多数都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3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第3季度中国安卓平台的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客户端市场活跃用户数为5亿,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安卓市场(HiMarket)的份额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30.4%、14.8%、12.8%。这些独立应用商店也都是按照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模式,免费向用户提供应用软件。
毫无疑问,我最关心的是运营商的应用商店。2008年,在苹果推出应用商店不久,中国移动就开始积极筹备建立自己的应用商店。
运营商要不要有自己的应用商店?当苹果应用商店大行其道的时候,我经常与国内外的同行们讨论这个问题。
运营商建立自己的应用商店有众多的理由。其一是运营商最了解客户,了解客户的构成,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流向和流量,可以为客户提供他们最需要的应用软件;其二是运营商有一套健全的支付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以方便地建立应用商店的经营模式;其三是当其他应用商店只集中于开发适合特定手机或特定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时,运营商有责任为所有的用户提供应用软件。
2009年8月18 日,中国移动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推出中国移动应用商场,又称MM(Mobile Market,中国移动应用商场)。MM是一个面向各类内容及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手机软件开发商和个人开发者,为亿万客户提供的基于手机各类应用和数字商品的平台。这是全球第一个由运营商主导的应用软件商店。我记得那次发布会的主题是:“激情点燃新梦想,G3引领新生活。”
MM不断发展,聚合了各类开发者开发的各种应用和数字内容,满足跨平台、跨终端客户实时体验、下载、订购的需求。同时,MM也汇聚了中国移动九大业务基地丰富的数字内容资源,有音乐基地提供的超过160万首歌曲;有游戏基地提供的2 100多款精品单机游戏;有阅读基地提供的22万册正版优质书籍;有视频基地提供的150万条视频节目。这些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运营商做应用商店,是在新的生态环境下的有益尝试。
应用商店这个名字很通俗,但是含义很深,应用商店翻开了现代商业史上新的一页。说它是商店,它没有任何店面,也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而且不需要物流运送;说它不是商店,它实实在在地在出售各种商品。当然,这是特定的商品,我们称之为数字产品。
数字产品指信息内容基于数字格式的交换物,如果说普通的有形产品的交换是原子的交换的话,数字产品的交换就是比特的交换。数字产品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信息和娱乐,如电子书、电子刊物、音乐、视频、游戏、棋牌、照相处理等产品。第二类是服务,如股票交易、理财、导航、旅馆预订等产品;第三类是教育,如远程教育、外语学习等。第四类是电子票证,如电影票,演唱会票、飞机票、火车票等。第五类是工具,如浏览器、文字处理软件等。
这些数字产品大部分都可以在应用商店交易。应用商店与网上购物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网购有一个产品运送的过程,而数字商品是无形的商品,不需要运输,所有的交易全部可以在网络上完成。
应用商店是信息时代数字商品交换的平台,应用商店既适应了数字商品的销售特点,也保持了传统商业的基本特性。当然应用商店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电子票证管理等许多领域,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本文摘自《移动时代生存》
移动时代,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手机也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本身,很少有人能脱离手机生活。今天,全球移动电话总数已经超过70亿部,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正在期待移动通信新的发展与可能。
《移动时代生存》以作者亲身经历与体会为基础,结合严肃的思考,讲述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中国电信行业发展的台前幕后,描绘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机会,思考在手机时代人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并展望未来的信息产业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