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D-SCDMA的网络建设中,中国移动的技术人员与设备制造厂商的技术人员一起参加了网络设备的安装、调测和优化工作。
智能天线是TD-SCDMA技术的一个特点。使用智能天线可以在通信过程中动态调整各个天线单元激励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形成符合覆盖区域要求的广播波束和针对用户的业务波束,广播波束可根据覆盖区域要求设定或改变波束形状,业务波束会随用户移动而移动,始终跟随用户。
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在网络维护中,发现70%以上的智能天线权值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网络的质量,主要原因是各主设备厂商未充分重视广播波束赋形,这就容易造成覆盖效果与规划方案的差异,导致覆盖空洞和干扰问题的产生。河北公司不仅发现了问题,还自行开发出了权值仿真软件,完善了TD-SCDMA智能天线输入输出数据格式的标准,确定了关于TD-SCDMA设计、建设、维护、优化补充原则,编制了TD-SCDMA智能天线广播波束赋形操作应用手册,编制了TD-SCDMA智能天线广播波束权值管理功能规范,并在中国移动全集团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前,我去各省市公司的时候,通常是去营业厅和客户服务中心那些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部门,但在建设TD-SCDMA网络的那些日子里,我每次去基层公司,总是要先去网络设备的安装现场看看,经常能看到中国移动的技术人员与厂商的技术人员在一起攻克技术难题,并看到在技术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有些设备的改进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有些技术的改进一眼就能看出来,例如天线。TD-SCDMA采用的是智能天线,这种新型天线在性能上有许多优势,但是,智能天线的体积太大。由于体积大,天线的重量增加,风阻也大,带来了安装的困难,而且影响美观,有人说看起来像块门板。如果缩小体积,增益又会降低,看起来是个两难的问题。那时,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基站,每次,都发现新安装的天线总是比以前的要小一点,而且也越来越美观了。技术人员告诉我,由于改进了技术,新的智能天线不仅缩小了体积,而且增强了功能。
完善TD-SCDMA产业链的过程给了中国移动的技术人员一个很好的提升对网络的理解和控制能力的机会,这些能力的提升在此后发展TD-LTE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可靠的网络质量是中国移动保持多年的一个优势,在2G时代,中国移动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各方面的认可。论覆盖的广度,中国移动的网络覆盖了城乡各地,包括偏僻的农村;论覆盖的深度,中国移动的网络覆盖了城市大楼的电梯和地下室。许多国外的同行都很羡慕这种密集的无缝覆盖,跨国移动通信运营商米雷康姆的前首席执行官马克R26;布尔斯(Marc Beuls)几次对我说,他常年在世界各地出差,相比之下,他认为中国移动的网络质量最有竞争力。在3G建设开始以后,大家都在想,中国移动的3G网络还能保持像以前那样的网络质量标准吗?
优秀的网络质量是中国移动的优势,也是中国移动的传统,中国移动当然要长期保持这个传统。公司明确提出在3G建设中必须继续坚持最高的网络质量标准,随时随地确保网络畅通。
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在3G网络运营的初期,公司突然出现了很多关于网络质量方面的用户投诉,投诉的重点问题是掉话。掉话指的是用户在通话过程中突然出现了通话的中断,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行走途中或车辆行驶途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手机通话在跨越不同基站时,没有完成平滑的切换。这种现象在中国移动的2G网络上已经很少出现了,即使在个别地方出现,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修复。
经过测试发现,当时既存在3G基站与3G基站之间的切换问题,也存在3G基站与2G基站之间的切换问题。在3G网络建设初期,3G覆盖还不完整,根据设计,在没有3G覆盖的地方,通话会自动切换到2G。但是,一开始这种切换经常不成功,造成掉话。
网络质量是移动通信服务的基础,提高3G网络质量成为公司的当务之急,公司迅速采取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那段时间公司的生产经营分析会上,我们总是花很多时间讨论3G网络的运行质量和3G与2G互操作方面的问题。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切换失败的原因较多,需要一个一个地解决。
2009年2月,中国移动启动了“3G网络质量提升大会战”,要求在6月底之前,在全国范围内使3G网络接通率达到96%以上,将掉话率降到2%以下。
在一段时间内,公司的很多员工都自愿担当起网络质量测试的角色,我也不例外。那时,只要坐上汽车,我就会接通手机,并使手机一直保持接通状态,发现问题就记录下来。有一次,在连续一小时的通话中掉话3次,我把我的观察记录发给了公司网络部,请他们分析。我很清楚,我不是网络测试的专家,也没有专门的测试仪器,我这样做只是想提醒大家更加重视网络质量。
公司网络部组织力量在全网开展网络质量测试,通过“地毯式”的检查,不仅发现问题,而且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制订了解决方案。测试发现,在通话方面出现的问题,既有网络设备上的原因,也有手机的原因。后来我们通过与网络设备制造厂商和手机制造厂商的共同努力,解决了这些问题。
保持和达到2G的网络质量标准当然不是TD-SCDMA网络建设的最终目标,中国移动在3G网络建设中不断改进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利用最新的技术优化网络。C-RAN(集中式无线接入系统)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C-RAN的建设过程,是在TD-SCDMA建设中运营商与制造商密切配合产生的结果。C-RAN是根据现网条件和技术进步的趋势提出的新型无线接入网构架,其重点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集中式基带处理池。C-RAN架构,不仅可以减少基站机房数量,降低能源消耗,而且有利于运营商迅速地完成网络的扩容或者升级。运营商只需要增设一些新的远端无线射频单元连接到基带处理池,并在基带池中适当增加处理能力,就可以轻易实现网络覆盖的扩展或网络容量的增加。这样的设想在理论上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要真正实现还是需要厂家做出大量的研发工作。中国移动与厂家很好地配合,顺利地建设了C-RAN系统,推进了基站的技术升级。这种集中式的基站建设是运营商一直向往的目标,中国移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这个目标。有了集中的基带池的支撑,室外基站只剩下天线和微型的远端无线射频单元,新型的基站看上去就像一根高耸的路灯杆。我在室外散步时,看到这些漂亮而又轻盈的基站天线,既为中国移动从事网络建设工作的员工感到骄傲,又有一种对制造厂商的支持和配合的感激心情。
中国移动建设3G网络的过程就是一个TD-SCDMA产业链不断成熟的过程,一个新网络的建设和运行,凝聚了多方面的力量,从芯片到元器件,从软件开发到硬件生产,从网络设备到移动终端,从网络组织到应用开发。
产业链的实质是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各个环节之间必须密切配合,同时,产业链的合作给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带来了机会。
制造厂商在产业链的合作中增强了自身的实力,特别是自主研发的能力,面对着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靠自己。运营商也通过TD-SCDMA的磨炼,参与到移动网络基础技术的研发之中,提升了对网络的理解能力,将这种能力贯穿到网络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之中,就能从整体上提升网络服务的质量。
在建设TD-SCDMA的过程中,我们既面临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也始终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变成我们克服困难的动力。
一次,我在北京出席一个大型论坛,与会者来自世界各地,其中有多位跨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在问答环节,台下一位参会者举手,这是我国信息产业界一位很资深的专家。轮到他提问的时候,他说:其实我没有问题要问,今天中国移动的董事长在这里,我想特别说一下,中国移动建设TD-SCDMA网络是技术创新的实际行动,这个项目对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期待中国移动的3G建设取得成功。
还有一次,我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演讲,主题是企业管理。在问答环节,经管学院一位资深的老师几次举手后,站起来,同样没提任何问题,他说,他本人一直关注3G,在这方面做过许多研究,他一直盼望运营商能建设TD-SCDMA网络,他相信中国移动能够发挥自身的规模优势,把TD-SCDMA网络建设好。
这一类鼓励的话其实以前也经常听到,但是,在中国移动3G发展面临众多困难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我感到特别亲切。每一次中国移动的干部大会上,我都会把这种鼓励的声音传达给大家。
中国移动在荆棘密布的3G道路上一步一步地艰难攀登。
本文摘自《移动时代生存》
移动时代,手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手机也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本身,很少有人能脱离手机生活。今天,全球移动电话总数已经超过70亿部,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正在期待移动通信新的发展与可能。
《移动时代生存》以作者亲身经历与体会为基础,结合严肃的思考,讲述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中国电信行业发展的台前幕后,描绘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机会,思考在手机时代人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并展望未来的信息产业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