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金融圈里的行者,但不是唯一的一个。譬如美国知名的投资专家克里斯托弗·迈耶,便擅长于世界各国进行实地考察,寻找不期而遇的投资机会。这位仁兄不但周游于美加澳纽,还跑遍哥伦比亚、巴西、尼加拉瓜、南非、阿联酋、印度、中国等国家,为的就是研究各种资源的投资价值。又譬如曾与索罗斯共同创立量子基金、10年间为量子基金资产增值33倍的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也以喜欢周游列国见称,甚至被誉为“投资骑士”。
据闻,这位旅游爱好者很多投资决定,也源自他在途中取得的灵感。当然,最终的命中率有多高,旁人便无法知晓了。
投资点子不期而遇
好吧,就算勤奋如牛的你不认同这种看似慵懒散漫的生活方式,但你总有出差公干的时候吧?就算你喜欢“宅”在家里,但每三四年总会出国旅游一次吧?
若论勤奋,世上没几个人比得上前麦哲伦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此君在职的时候,几乎每月走访50家公司、阅读700份年报;退休之前,只度过两次假,而且途中都不忘考察当地的公司。
林奇这种“另类旅游”方式,一样带给他不同的投资启发。这是他一向的习惯。
早在1967年在富达公司当暑期实习生的时候,林奇便是如此。当时他被派往美国各地参观多间公司,如瑟格报业集团和国际教科书公司等;回来以后,他发现自己虽然对出版业界多了认识,但对长途汽车公司灰狗的了解反而更深。
出色的投资者即使偶尔出门一次,往往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股神”巴菲特平常轻易不出门,1995年才第一次来中国旅游,和比尔·盖茨一玩就是17天,遍览故宫、长城等历史名胜。不过,这次旅行让他感触最深的不是咱们的山河景色或历史文化,而是中国的众多人口及消费欲望。“这将是可口可乐的庞大市场。”巴菲特说,“下一个比尔·盖茨将出现在这里。”
自此巴菲特将其锐利的选股目光,频频落在中国企业上,则是众所周知的后话了。
本文摘自《投资是一场长途旅行》
“我的生命因投资和旅行而丰富。”内地公认最成功的私募基金经理之一的李驰,热衷于旅途上考察环球经济,同时思考投资哲理。他把投资视作一场长途旅行,虽然沿途风光明媚,但偶遇低谷狂潮,便须以超乎常人的耐力,坚持走在价值投资的路上。
在内地及香港证券市场已经走了22年的李驰,完整经历了几次牛熊交替,深明坚守投资正道者的甘苦,但他更加确信价值投资者坐了几年“冷板凳”,实为长期盈利模式中必经的回撤过程。他在本书中阐述,如今市场的价值遭严重低估的各种因由,预期蓝筹股的真实价值势将回归,甚至断言现在就是买入中国金融股的最佳时机。